腊月二十八习俗多,5件事别忘,延续传统年味足,为过年做好准备

小茉莉美食记 2024-02-06 10:50:30

小年以后,距离新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各种习俗也变得多了,人们进入了最为忙碌的时刻,为了给今年圆满收尾,也为来年祈福好运。

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赶年集……这两日都是在准备年货,在过去食物和物资都比较匮乏,到了过年期间商店集市也会歇业,所以在过年期间要用到的各种物品以及传统年货都要提前多买些,这样过年才方便踏实。时至今日,生活好了,过年期间超市也开着,不过人们依然喜欢在年前都买好,图的就是个过年的氛围。

马上就到了腊月二十八,离着过年更近了一步,这一天要忙的事情也不少,依照传统,有5件事情要完成,为过年做好最后的准备,下面就来看看是哪5件事吧,再忙也别忘了~

1、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在过去这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为什么要发面呢?人们发好的面要用来蒸制各种馒头,花卷,花馍等,这些蒸熟的食物不仅要用来过年期间吃,还是祭祖祭灶神要用到的。另外蒸制的食物保存起来方便,过年期间经常拿出来热一热吃,口感不减,非常方便。更为重要的时候,人们更看重蒸制发面食物背后的美好寓意,人们以蒸来象征着热气腾腾的日子,也象征蒸蒸日上的生活。

当然十里不同俗,二十八发面的习俗在各地的表现也会有所差异,现在北京地区讲究二十八发面,二十九蒸制各种面食;而河北地区家家户户都要“蒸枣花”;山西地区要“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南地区则讲究“蒸糕炸疙瘩”。无论是哪里,人们都在为过年忙碌着,年味儿真的是越来越足了。

2、打糕

过年了,最不能少的当属年糕了,其寓意着“年年高升”,从腊月一直要吃到正月里。不过南北地区的年糕形式不同,制作方式也有所差异,我国北方地区一般是以糯米面或是黄米面,直接用水拌好,搭配枣,红小豆等上锅蒸熟。而南方地区的传统里则是以粘米粉和栗子面混合蒸熟,之后经过反复的捶打,使年糕的质地进一步细腻柔韧。制作打糕是个体力活,往往要几个人轮流着进行,就在这捶打声中,打糕做好了,过年的热闹劲儿也出来了。

3、洗邋遢

过年讲究“除旧迎新”,一方面是要将家里打扫干净整洁,以好的状态迎接新年,同时人们认为这些灰尘,脏东西象征着穷气,霉运等,要将其彻底扫出去,来迎接新一年的好运气。从腊月二十四开始便要进行各种收拾,床单被子窗帘等都要摘下来洗干净。到了二十八更是讲究“洗邋遢”,每个人都要洗个澡,还要将换下来的脏衣服也都洗干净。

过年是讲究的日子,把个人以及家里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是对过年的重视;此外过年少不了亲友到访,以干净整洁的状态来迎接,也是对亲友的尊重;当然过年是与家里人享受团圆的时候,提前收拾好也可以使家人休息的时候更加舒适。

4、贴花花

过年了,不仅要把家里清扫干净,还要用象征过年的元素来装饰。所谓的贴花花也就是指年画,窗花,春联等,这些都是最能体现过年的物品,也是古来有之的习俗。过去每逢赶年集的时候,人们都会买上几张年画贴在家里,年画本身都彰显着过年的红火劲儿,同时更蕴含着美好的祝福,花开富贵,年年有余等等。

以前剪窗花也是年前的一件重要内容,老人们堪称民间艺术家,看似平常的红纸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了栩栩如生的鸟兽,漂亮的花朵,还有各种福字,祝福语,张贴在窗户上,好看又吉祥。

春联就更不用多说了,从南到北,家家户户都要贴,里里外外都要贴,一阵春风拂过,过年的喜庆氛围就在院子里流淌起来了。

5、吃团圆饭

依照我国民间传统,腊月二十八为“大团圆年”,在外的姑姑,姑爷,女儿,女婿以及堂哥,堂嫂等都要回到家里,摆上丰收的菜肴,围坐到一起吃团圆饭。而这顿团圆饭是非常隆重的,各种吉祥的菜肴都要上桌,吃饭的时间也会比较长,过去讲究凌晨5、6点开始吃,吃到天亮了才陆陆续续下席。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3 阅读: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