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坐镇东北,准备1月军队翻倍、半年结束战事,最后仅实现一半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2024-06-18 17:05:26

我军连续发动攻势

1945年8月2日,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奉命前往东北战场,接替因病去职的原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负责东三省军事部署。对于东北地区,国民党当局是志在必得,蒋介石更是明言:“无东北,则华北无屏障。东北为我唯一之工业区,如为俄共所取,则彼以无量之工业生产,即可侵略中国之全境。如果至此,则远东无宁日,世界和平亦无保障矣。又辽东与胶东为我国海防枢机。无辽东则胶东不能独存。山东一失,则华中、华南亦无法生存矣。”

杜聿明

敌军在东北战场战败换将

为此,抗战刚刚胜利,蒋介石就派其得意门生、黄埔一期毕业的杜聿明,率国民党军精锐第13军、第52军等部从秦皇岛港口登陆,而且不顾国内外的和平呼吁,肆意大打出手,即便毛泽东前往谈判期间也毫不收敛,数月内就攻占了山海关、锦州、沈阳、长春等地,一路将战线推到了松花江畔。但随着“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结束,我军逐步转入反攻,形势开始急转直下。

尤其是1947年5月开始的夏季攻势,我军集中5个纵队15个师另11个独立师24万人的野战部队,在22万地方部队配合下,兵分两路,分别向长春以西、郑家屯以北出击,不仅迅速恢复了南满、北满之间的联系,还收复了42座城市。蒋介石大怒之下,解除了杜聿明的职务,改派其最信任的陈诚前往接替。

蒋介石与陈诚

收编所有保安部队

陈诚虽然是参谋总长,在军中排名第二;但由于排名第一的国防部长白崇禧出身桂系,一向被蒋介石忌惮,因此手中并无任何实权,陈诚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军中第一人,负责调遣全国军队。不过,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以来,国民党军在各大战场连战连败,陈诚也就成了替罪羊,遭到各方非议;为了挣回面子,陈诚准备到东北大展身手,下车伊始就雄心勃勃地宣布:“要六个月恢复东北优势,收复一切失地”。

为了实现这雄心勃勃的收复计划,自然首先要增加兵力。夏季攻势之前,东北国民党军共有有8个军23个师(旅)36万人,但夏季攻势期间损失8万余人,目前仅剩20余万人,许多军、师都残缺不全。为了补充兵力,他一方面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从关内抽调了第49军、第54军等部,另一方面将东北13个保安区全部整编,加上军统收编伪军组建的两个交通警察总队,迅速改编为13个暂编师,全部编入作战部队。

连续收复四平、吉林等重镇

连续损失33万人再次换将

短短1个月内,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迅速扩充至14个军55万人,分别是第6军、第49军、第52军、第53军、第54军、第60军、第71军、第93军、新1军、新3军、新5军、新6军、新7军、新8军等部,编组成4个兵团。不过,兵力虽然翻了一倍,兵员素质却下降了,再加上装备不齐,整体战斗力并未增加多少,在随后的秋季、冬季攻势作战中迅速现了原形。

到次年2月战事停止时,东北国民党军又被打回原形,部队被歼灭23万人,地盘丢失殆尽,仅剩沈阳、长春、锦州3个孤立据点。陈诚遭此惨败,再次遭到各方声讨,有极端者更是要求“杀陈诚以谢国人”。蒋介石只得再次临阵换将,于1月17日宣布以卫立煌为东北行辕副主任兼东北“剿匪”总司令。

卫立煌

当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自沈阳视察回京后,对东北与华北军事倍增忧患。辞修(陈诚)因病而发生心理变态,更为可虑。乃即决派卫立煌为东北剿匪总司令,前往替代,或可转危为安。”不过,不到1年时间,其“转危为安”的幻想就彻底破灭,东北我军发动辽沈战役,先后攻克锦州、长春、沈阳等地,卫立煌在东北全境解放的前夜乘飞机南逃。

辽沈战役示意图

0 阅读:3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简介:笑谈风云,闲说历史,另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