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出分后小心这些骗局

台海网 2024-06-25 08:40:49

24日,福建省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一些诈骗分子开始蠢蠢欲动,福州警方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要提高警惕,认清“升学录取”诈骗套路,做到不轻信、不泄密、不汇款。

伎俩一:花钱可补录。不法分子冒充他人或伪造各种身份,对考生及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未招满,可花钱“打点”获得补录名额,有的谎称有特殊关系可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来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100%是诈骗。

伎俩二:先交报名费。不法分子得知一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后,冒充高校或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为由,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考生及家长信以为真汇款给对方,才发现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向高校、教育主管部门核实信息真伪,切勿盲目轻信。

伎俩三:骗取个人信息。骗子会冒充教育部门或考试院工作人员,声称考生在高考中存在作弊行为,并以“证据确凿”“情况紧急”等字眼来制造紧张氛围,迫使受害者尽快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一旦受害者按照骗子的要求操作,不仅会遭受经济损失,还可能泄露个人隐私。

警方提醒:高考作弊等违规行为不会以短信、电话、链接等方式通知,尤其是对方要求缴纳费用或保证金可以帮助删除作弊视频的,都是诈骗!

伎俩四:发送虚假链接。不法分子通过微信群、手机短信等渠道发送“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广告链接实施诈骗,链接中会要求填身份证和准考证信息,并缴纳一定的查询费用,一旦上当,不但会有财产损失,还会泄露个人信息。

警方提醒:每年高考查分都会提前公布官方渠道,考生查分要通过教育部门指定的官方渠道,千万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伎俩五:谎称提前招生。不法分子冒充某大学招生办给考生及家长打电话,声称本校提前招生,如果想被录取,需要提前缴纳学费,否则会被退档,无法录取。

警方提醒:高考提前批次录取工作,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收到的任何以招生为由的电话、短信,都需要谨慎应对,务必通过官网查询录取信息,避免“病急乱投医”。

伎俩六:“高人”修改成绩。有些考生和家长,经熟人介绍或在网上认识能通过“黑客”进入高招办系统的“高人”,这些人以修改高考成绩为由,索要高价“服务费”。

警方提醒:所谓的黑客入侵修改分数在技术上行不通。高考网上阅卷并非在互联网上,而是采用内网阅卷。考生成绩发布前都做了原始数据存档和数据异地备份,请广大家长、学生切勿落入骗子的圈套。

伎俩七:冒充军校招生。一些骗子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国防生”的幌子,甚至通过伪造军队公文公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许诺教育部门认可学历、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

警方提醒:军校招生无内部指标,不会计划外扩招,更不会向考生和家长收取上万的高额费用。国防生招生,不存在“内部招生指标”,也没有“预录”一说。

警方表示:凡是号称高校和教育单位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要求先转钱的,都是诈骗;填报志愿、查询录取结果,均应通过权威平台,要借助学校官方渠道核实录取通知书的真伪。若有疑问,请拨打反诈热线96110咨询或110报警。(记者 张铁国 通讯员 陈宇航)

来源:福州日报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