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发芽期需水较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

奎奎评三农 2024-05-25 06:54:27

芹菜发芽期需水较多,此时土壤含水量低于10%,则会严重影响种子发芽,甚至造成零发芽率,所以此阶段要保持土壤湿度,为种子发芽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确保出芽率。幼苗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5~6片真叶时进行定苗,定植前一天要浇水,以利于起苗避免伤苗,定植时不要将心叶埋住,栽后要立即浇定植水,确保定植率,定苗宜在傍晚时分进行。

芹菜,又名旱芹,是伞形科芹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杀菌消炎、利尿通便等药用功效,同时也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蔬菜。然而,芹菜种植并非易事,尤其在发芽和幼苗期,管理不当极易导致出苗率低,影响后期生长。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芹菜发芽期和幼苗期的水分管理,以及间苗、定苗等关键技术,助你掌握芹菜育苗要领,为丰产优质打下基础。

我们要了解芹菜种子的发芽特性。芹菜种子属细小种子,千粒重仅1-2克,出苗慢,耐贮性差,发芽适温20-25℃,发芽期一般需要15-20天。最关键的是,芹菜种子发芽需水量大,若土壤水分不足,种子吸胀受阻,则会严重影响出苗率。有研究表明,芹菜发芽期土壤含水量低于10%,出苗率不足5%;含水量在20%-25%之间,出苗率可达85%以上。可见,发芽期的水分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全苗齐发、苗壮苗齐。

如何做好发芽期的水分管理呢?基本原则是"三湿三干",即播种床土壤表面湿润,播种前湿润,播种后湿润,发芽出土前保持微湿。具体操作上,播种床要选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轻壤土,播前整地要细致,浇足底墒,湿润到15厘米深;精量播种,覆土2-3厘米,然后镇压,再薄薄撒一层细土,防止土壤板结;播后要用细喷头均匀洒水,保持地表湿润;出苗前7-10天要盖薄膜保湿,膜下用干草遮阴,并适时揭膜通风,以免积温过高。总之,发芽期要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为种子萌发创造适宜环境,这是提高出苗率的关键。

随着种子破土而出,芹菜幼苗进入快速生长期。这一阶段芹菜幼苗根系尚未完全建成,抗逆性弱,管理不善易发生烂根、烂芽、死苗等问题,因此苗期管理要格外用心。在2-3片真叶期要及时间苗,株距3厘米左右,去除弱苗、病苗,以减少植株间的相互竞争。间苗时要见缝插针,避开晴天午后,同时浇水保湿,缓解间苗造成的"水分胁迫"。

间苗5-7天后,当幼苗长至5-6片真叶、苗高8-10厘米时,就要进行定苗了。定苗的基本要求是"五定",即定距、定量、定位、定根、定时。一般行距15厘米,穴距12厘米,亩栽7-8万株。定苗前要选择无病虫、根系完整、苗叶挺拔的壮苗,并提前一天浇足水,以利起苗,避免烂根。起苗时动作要轻,切忌硬拔,以免伤根。起好的苗要放在湿草或湿布上,防止失水。栽植要分株、带土、埋根,切记不可将心叶埋入土中,否则易引起腐烂。栽后要及时浇定根水,水量以苗叶张开为度。定苗最好选在下午或傍晚进行,一则有利成活,二则便于定根水渗透。

苗期管理的核心是水肥管理。芹菜属喜湿型蔬菜,需水量大,尤其在生长中后期,叶片蒸腾旺盛,需水更多。一般多采用"灌水—干湿交替"的方式,即见干见湿,随干随灌。具体可结合土壤湿度和植株长势,一般3-5天浇水一次,每次灌水量为200立方米/亩,夏季高温天气可适当增加灌水次数。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排涝,芹菜根系浅,怕涝怕渍,雨后要及时开沟排水,降低地温,避免烂根。

施肥方面,芹菜喜肥,尤其氮、钾肥需求量大。苗期追肥以氮肥为主,可选用尿素、硝酸铵等速效氮肥,每7-10天追施一次,亩施尿素3-5千克。待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要增施磷、钾肥,壮茎叶,促球茎膨大。除了常规氮、磷、钾肥,芹菜还需补充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可选用硼砂、钙镁肥等叶面喷施,以提高抗病力和品质。值得注意的是,芹菜怕肥伤,追肥要适量,切忌过多过频。

当然,芹菜育苗成功与否,还受品种选择、基质配方、病虫防治等因素影响。优良品种是丰产优质的前提,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市场行情等因素,合理选择抗病、耐热、优质、高产的品种,如"鲁芹二号"、"申芹一号"等。

0 阅读:10

奎奎评三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