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方组建近太空部队,高超音速导弹具备打击航母能力

熊爸爸前沿 2023-12-04 08:05:20

近年来,全球军事强国中国和俄罗斯成为唯一将高超音速导弹投入实战部署的国家。俄罗斯以其“匕首”、“锆石”和“先锋”等高超音速导弹系统为代表,展示了在这一领域的强大实力。其中,“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系统是将米格-31高速截击机与陆基“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相结合,显示出卓越的战术配合。而3M22“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则在俄乌冲突中取得了显著的战场战绩。此外,“先锋”高超音速导弹作为陆基洲际导弹,携带着分导式的核弹头,据俄罗斯国防部宣称,已经有一个团的“先锋”导弹投入了战斗值班,成为俄军的重要战略资产。

在中国方面,2019年10月1日的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中国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高超音速导弹——东风-17。这款导弹的弹头设计独特,具备“乘波体”导弹的特点,即在飞行途中会采用蛇形弹道或者“水漂”弹道。东风-17的技术指标令人瞩目,拥有1800-2500公里的打击距离,最高飞行速度达到10马赫。它的弹头既可以携带核弹头,也可以使用常规弹头,具备战略和战术双重打击功能。其突防能力强,极难被雷达侦测和防空导弹拦截,成为中国军队的一项重要战略武器。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还拥有其他高超音速导弹系统,如东风-21D、东风-26B和东风-27等,这些导弹都具备强大的杀伤能力,被视为“国之重器”。它们的最大射程分别为2500公里、4500公里和8000公里,能够打击海上的大中型移动目标以及陆基机场、军港等重要军事目标。这些高超音速导弹不仅攻击距离远、打击精度高,而且具备核常兼备的弹头,成为全球军界公认的“杀手锏”武器系统。

在全球范围内,除中国和俄罗斯外,其他有实力的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印度等也在研发高超音速导弹,但截至目前,尚未有国家成功研发并投入实战部署高超音速导弹的消息。反观美国,尽管曾率先提出5马赫以上飞行速度的导弹概念,但在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制和装备领域却被中俄这两大军事强国迅速超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负责研制的AGM-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项目在实际发射验证中屡次失败,最终不得不被迫终止。

近期,有关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火箭军编制内成立全球首支高超打击部队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部队将负责指挥专业的高超音速武器部队,加强中国的战略/战术威慑力。在当前全球紧张的军备竞赛环境下,成立近太空部队并发展战略/战术攻击体系,将使中国在军事领域保持一定的优势。这不仅对外展示了中国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的实力,也加强了中国的战略威慑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近空作战已经成为决定现代化战争成败的重要领域。能够穿越大气层且不易被防空反导系统拦截的高超音速导弹,正逐渐成为主导近空作战的主力武器装备。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特别是东风-17,具备强大的突防能力,使其能够有效打击航母、巡洋舰、驱逐舰、两栖攻击舰等大中型水面舰艇。一旦部署到全球首支高超打击部队,这将对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中国的成就不仅在技术层面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而且在实战部署和战术运用上也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实力。相较之下,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劣势日益明显,无法逆转中俄的技术优势。当前世界格局下,中国高超音速导弹的崛起不仅是军事领域的创举,也是对全球军备平衡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

综上所述,中国和俄罗斯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的成就引起了国际关注。中国高超音速导弹的突出表现,特别是东风-17的实战能力,将为中国在全球军事舞台上赢得更多的战略主动权,彰显中国作为军事大国的崭新形象。

1 阅读:83

熊爸爸前沿

简介:熊爸爸为大家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