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问题凸显,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日韩应聚焦年轻人携手“破题”

亚太说 2024-06-16 16:10:24

日本厚生劳动省6月5日发布的人口动态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新生儿数量为72.7277万,较上一年减少4.3482万;总和生育率(育龄女性平均生育子女人数)为1.20,较上一年减少0.06。两项统计数字均为连续8年减少,创有统计以来最低纪录。

不仅是日本,同处东亚地区的中国与韩国也面临着同样的老龄化压力。不久前举行的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布联合宣言,表示将携手应对低生育率和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共同挑战。

对此,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名誉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大西广分析称,中日韩三国面临的老龄化挑战可能比此前预计的更为严峻,三国需寻求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

大西广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名誉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安倍政府(2012年至2020年)执政后期,日中关系有所改善,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来自美国的压力,两国关系再次降温。日中韩领导人会议近期时隔4年半再次重启,这对两国来说无疑是令人欣慰的好事。

惠及域外国家的中日韩FTA

本次日中韩领导人会议上,三国领导人就加快推进自贸协定(FTA)谈判达成共识,这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一些媒体分析称,如果日中韩FTA成功缔结,将会继欧盟与北美后,形成第三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圈。由此可见,日中韩FTA对全世界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本埼玉县埼玉市的园艺中心,工人开箱检查到货的中国云南进口鲜花(新华社)

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日中韩FTA不仅有利于三国,还会给域外国家带来积极影响。例如,因为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存在,日本在墨西哥投资的话,向美国出口便能更加便捷,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也强化了日本与墨西哥之间的关系。同样,如果日中韩FTA达成,欧洲公司在日本投资转向中国出口,或在中国投资转向日本出口也是可行的。

有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对华投资中,在中国国内现产现销的比例很高,而德国和美国等欧美国家在中国投资很多时候是为了在中国生产产品,然后向中国以外的地区出口。如果日中韩FTA生效,将进一步深化东亚地区内的自由贸易,在中国投资生产再向日本等国出口商品也会变得更容易。因此,要意识到日中韩FTA并非仅仅让三国获益,它也将对欧美等域外国家带来不容小觑的好处。

当然,对三国来说阻力依然很大,目前美国是三国合作最直接的障碍。美国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高端技术领域设置障碍,限制各方对中国出口。这是需要三国着力解决的问题。

老龄化问题严峻,三国需携手“破题”

根据第九次日中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三国将在与国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六个关键领域,即人文交流、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经济合作与贸易、公共卫生与老龄化社会、科技合作与数字化转型、救灾与安全方面确定并实施互利合作项目。我想主要就应对老龄化社会谈谈我的想法。

我一直在进行老龄化社会相关研究。我曾测算过100年后,也就是到2120年时日中韩三国人口的情况。测算结果显示,日本的人口将减少至现在的三分之一,而中国和韩国的人口将减少至四分之一,这一测算结果比大多数预测都更为悲观。站在专家的角度来讲,各方对于老龄化社会问题的严重性仍缺乏充分的认识。

老龄化社会加剧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年轻人不结婚。就算结婚了,也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多养几个孩子。此外,三国也似乎在就业、居住环境等同育儿息息相关的问题上面临类似的挑战。

5月5日是日本儿童节,人们在节日期间悬挂鲤鱼旗,为孩子们祈福(新华社)

就日本而言,约有30%的人口在适合生育的年龄尚未结婚,这基本就意味着必须依靠剩余三分之二的人口来繁衍后代。简单地说,就是每个家庭必须有三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数量。

当然,我想表达的并不是说每个家庭应该有三个孩子,而是我们需要创造一个人人都愿意去结婚生子的社会。年轻人薪资水平较低是影响结婚意愿、加速老龄化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像现在一些国家会讨论“同步加息”一样,我期待将来日中韩三国就年轻人薪资水平进行探讨,寻求实现年轻人“同步加薪”的方法手段。

文:大西广 采访、编译:李一凡

1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