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毛主席改了电报里的4个字,粟裕事后赞叹:真是神来之笔

定哥讲历史 2024-06-16 17:10:46

1948年9月的某天,时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的粟裕正踱步在指挥室,似乎有些焦急地等待着什么。

不久后,有通讯兵急匆匆赶来汇报,将收到的信件交到了粟裕司令手上,这才让他脸上的神情有所缓和。

来信人不是别人,正是毛泽东主席。而信件的内容也并不多,只有短短几个字:“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除此之外,粟裕发现毛主席对自己寄过去的内容上还做了小小的改动。

改动不大,只有四个字,粟裕看完却拍案大笑了三声,口中也不禁夸赞:“不愧是他毛指挥!”

两位军事奇才的想法在这一刻达成同频,在他们的带领下,在民众与战士们的期盼中我们迎来了淮海战役的胜利,也迎来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那么,毛主席到底改了粟裕信中的哪四个字,能让粟裕在战后大赞其是“神来之笔”呢?两位战神又是如何携手合作,让人民迎来了最终的解放?

淮海战役的前身

我们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视作新中国的黎明,那淮海战役就是黎明前最深的黑暗,而这场黑暗,又是政治与军事碰撞的必然产物。

解放战争开始的第二年,也是国共两军反复拉锯最僵直的一年。继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后,我军两大军队跟进中原,全国主战场直接由山东变成了中原。

国军数量众多,且装备精良。我军虽然人少,但好在时常有增援。两军互相压制,谁也拿不下谁。

如此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粟裕每天都盯着战略形势示意图,想着怎么突破这样的僵局,想到头疼病复发也不曾停下。

1948年9月,在经过多番推算,仔细验证后,粟裕向西柏坡、华东局、中原局指挥部提出了自己进行局部作战,攻占淮阴、淮安的构想。

此时的蒋介石以徐州为中心,将黄百韬、邱清泉等四个兵团都集中在了淮海地区,兵力总达60余万。

国军在山东的兵力也盘踞一团,未能被我方拿下,如若淮海地区再失去主动权,对我军日后南下会有不小的阻碍。

于是针对粟裕提出的占领淮阴、淮安的构想,毛主席觉得此想法小了一点,歼灭驻扎在新沂的黄百韬兵团,直接砍下徐州一臂更有性价比

故而粟裕信上所提的“攻占两淮”,被毛主席改成了“首歼黄团”。

事实也证明,虽然对战当时数量有24万的黄百韬兵团,我方对战时十分吃力,但为后面战役第二阶段省了不少力。

黄百韬兵团覆灭

黄百韬兵团覆灭共经历了17天,华野军团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伤亡约五万人,这还不包括参与围攻的几个纵队。他们几乎把后勤和文工团的都补上战斗部队,才得以惨胜。

粟裕司令的脑力也已运转到了极限。他持续七天未曾深睡,时刻都在关注战场局势,每一次突变他都会在最短时间内想出预案。

直到第七天黄百韬兵团覆灭的消息传来,他才“咚”地一声倒地休息,到了体力极限了。

如此状态下的华野没得到多少喘息的机会,黄维兵团千里迢迢从河南赶到徐州,若华野不能支援,则需中野独自抵挡黄维、李延年、刘汝明三个兵团的合击。

大别山一役元气大伤的中野军团、刚刚结束黄百韬兵团大战的华野军团,拼着全部覆灭的风险,也要阻挡李延年、刘汝明兵团的汇合,将下一阶段的任务改为合力歼灭黄维军团。

敌我差距之杜聿明

在淮海战役的前期,与粟裕周旋最凶的就是敌方的杜聿明。

早在国军盘踞中原时日益颓靡时,杜聿明作为徐州剿总司令官刘峙的副手敏锐觉察到了国军反败为胜的关键——集中兵力主动出击。

杜聿明的军事才能一直被蒋介石低估。

他最开始到任徐州时就指出,我军一定会主力歼灭黄百韬兵团,破计之策是黄百韬兵团死守,等待邱清泉’李弥与后赶来的黄维汇合,夹击中野军团。

但蒋介石对黄百韬军团十分看重,怎么也不愿意冒着黄百韬军团全军覆灭的风险去换一个歼灭中野军团的可能,于是他痛失百韬军团,还没在中野身上捞到一点好处。

后续作战杜聿明和蒋介石也持续着这样一个拼命提意见,一个怎么都不采纳的模式。

杜聿明与粟裕一样在战役中会提出每个阶段的预案,随着作战形式而调整,他有心“挽狂澜于将倾”,却败于蒋介石是不是对战事的干预,对调动权的不肯放手。

对比之下,粟裕与毛主席之间,都是彼此信任惺惺相惜。

指明大方向,不干预战事,这也是粟裕司令每个预案都能预判杜聿明,最后拿下胜利的原因之一吧。

黄维军团失踪的参谋

与我军当机立断、争分夺秒作战风格不相同的是,国军似乎总在一些关键时刻“掉链子”。

华野派兵增援中野时,黄维兵团的人在公路两侧发现了鱼鳞式阵地,看上与是大兵力才会使用的。

大部分聪明人已经怀疑是不是继续往前会陷入我军包围圈,考虑换路线。

黄维作为总指挥对杨伯涛提出的意见表示怀疑,杨伯涛说趁着我军包围圈还未形成,向并未封死的东南方向行军最佳,黄维却害怕改变行军方向的大师不通报国防部,出了事会受惩罚。

如此耽误到后半夜,越来越害怕进入包围圈的黄维总算下定决心要改变行军方向,然而又有事情阻挡了他的决定。

出发之前,黄维派去85军通知改变行军方向的一名参谋一直没有回来复命。

那天,黄维军团12万大军整齐待命,只等那名参谋出现,立刻动身往东南方。

底下不少人觉得这么多人只等着一名参谋很是不合理,但也在黄维的命令下无可奈何地等了一整个白天,那名参谋始终也没有出现。

黄维既害怕担责,也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耽误了一天一夜后,最终被我们中野兵团包抄,此时他再下什么命令都来不及了。

粟裕的抉择

在淮海战役的后期,粟裕也遇到了跟黄维差不多的情况。

在中野华野的联合夹击下,国军兵团溃不成军,各兵团都在朝着计划的路线秘密逃窜,而军部给发来的请报上指示出,杜聿明会带兵从东南方逃跑。

能否将杜聿明带领的兵团彻底绞杀是淮海战役关键的一步,如果部署失误让杜聿明跑了,那淮海战役就不算取得胜利,彻底解放可能会延迟几个月或者几年,这意味着我军要付出更多的成本,牺牲更多的战士。

作为跟杜聿明交手最久的指挥,粟裕陷入了两难的选择。是相信上级的军报指示,还是相信自己的杜聿明的了解?

如果此时是黄维指挥,那他一定会听从上级的指示,将拦截军部部署在东南方向,这样失败了也不是他的责任,上面追究下来也与他无关。

这就是我军指挥与国军指挥的优势所在。

作为杜聿明经年的对手,粟裕坚信杜聿明不会轻易透露出自己的逃亡方向,他没有让华野部队往东南方移动,而是坚定将其部署在金浦路两侧。

同时,他还安排南线主力部队提前后撤至宿县周边,让他们成为围堵杜聿明的第二道防线。

粟裕的这一部署完全依靠于自己对杜聿明的思维推算,如果他在老蒋手下,这一命令肯定会以依据不够被驳回,但毛主席与粟裕都对对方的军事能力有着充足的信任,毛主席同意了粟裕的部署。

事实如粟裕所料,东南方的逃跑路线是杜聿明故意透露给我方在国军内的眼线的,他早就怀疑那名眼线的真实身份了。

最后粟裕部署在徐州金浦路一带的纵队成功围截住撤退的杜聿明,中原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追逐战。

最后的胜利

淮海战役打到最后已经是人心的角逐而不是装备的比拼。

被包围的杜聿明军队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危机,也陷入了没有援军的绝望中。

我军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华野军不仅编出了不少口号对国军士兵劝降,还有人直接杀了猪,挂起了肉,在旗子上写着“起义蒋军招待所”。

大部分饥饿难耐的蒋军受不了这样的诱惑,直接放下兵器就走向了我军阵地。

最后主动投诚的蒋军达到了一万四千多人,里面不少人上交了自己在蒋军时佩戴的武器,还有人将自己所知道的包围圈内部情况全交待出来。

杜聿明的失败已经是毫无悬念。国军的失败也是如此。

小小改动,“神来之笔”

淮海战役作为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很难想象它最开始的雏形只是两封简短的电报。

正如粟裕将军死后的讣告中对他的描述:“尤其善于组织大兵团作战”,毛主席也对自己手下的将士了如指掌。

将“攻占两淮”改为“歼灭黄团”,局部作战变成大规模兵团作战,这样才最大发挥出了粟裕的军事才能。难怪战后粟裕会将这小小的改动称为“神来之笔”。

后面的战斗阶段中,毛主席也尽可能给了粟裕放手去干的权力,也给出了“战斗关键时刻,无需请示”的信任,这放在绝大部分时代都是很难得的。

时过境迁,我们再回看当时复杂的战局,不禁为当年他们运筹帷幄的能力赞叹,也为他们彼此信任彼此成就的精神感动!

参考文献:

2022-06-28 07:27:47,来源:解放军报,淮海战役:加速解放战争进程的决战

2011年08月19日 16:52,来源:北京晚报,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三次“斗胆直陈”

0 阅读:102

定哥讲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