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的奥秘:为什么它不是磁性的,却能与磁体产生神奇的效应?

葫芦科普 2024-02-11 19:43:43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铜,它是电线、金属管、厨具等常见物品的主要成分。我们都知道,铜不会被磁铁吸引,这似乎很正常,因为铜不是铁磁性的。但是,如果你用一个强大的磁铁靠近一块铜板,你会发现铜板会阻碍磁铁的移动,甚至可以让磁铁悬浮在空中。这是怎么回事?铜到底有没有磁性?它又是如何与磁体相互作用的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磁性,以及它是如何产生的。磁性是一种物质对磁场的反应,磁场是由电流或磁体产生的一种力场,可以吸引或排斥其他物质。磁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的原子结构,特别是原子中的电子。

电子是一种带负电荷的微观粒子,它们围绕原子核旋转,形成不同的轨道层。每个轨道层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当一个轨道层被填满后,电子就会进入下一个轨道层。电子的分布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也影响了原子的磁性。

除了旋转,电子还有另一种量子特性,叫做自旋。自旋可以理解为电子的内部磁场,它有两种可能的方向,向上或向下。当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同,它们就会形成一个磁矩,也就是一个微小的磁体。当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它们就会相互抵消,没有磁矩。

根据电子的自旋和分布,物质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磁性类型:铁磁性、顺磁性和二磁性。

铁磁性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磁性,它是由于原子中有未配对的电子,它们的自旋方向相同,形成了强大的磁矩。这些磁矩可以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排列成一致的方向,从而增强了物质的磁性。铁磁性物质可以被磁铁吸引,也可以制成永久磁铁。铁、镍和钴是最常见的铁磁性元素。

顺磁性是一种较弱的磁性,它是由于原子中有未配对的电子,但它们的自旋方向是随机的,没有形成磁矩。当外部磁场施加时,这些电子的自旋会倾向于与磁场方向一致,从而产生了一个很小的磁矩。这样,顺磁性物质就会被磁铁轻微地吸引,但这种效应是暂时的,一旦磁场消失,磁矩也就消失了。顺磁性物质的例子有氧气、钠和铝等。

二磁性是一种最弱的磁性,它是由于原子中的电子都是成对的,它们的自旋方向相反,完全抵消了磁矩。当外部磁场施加时,这些电子对会发生微小的变化,使得与磁场方向相反的电子对稍微增多,从而产生了一个与磁场方向相反的很小的磁矩。这样,二磁性物质就会对磁铁产生微小的排斥力,但这种效应也是暂时的,一旦磁场消失,磁矩也就消失了。二磁性物质的例子有金、银和铜等。

铜就是一种典型的二磁性元素,它的原子序数是 29,也就是说它的原子核有 29 个质子,它的原子中有 29 个电子。按照元素周期表的规律,铜的电子应该分布在四个轨道层,分别是 1s、2s、2p、3s、3p、4s、3d。其中,s 轨道可以容纳 2 个电子,p 轨道可以容纳 6 个电子,d 轨道可以容纳 10 个电子。

这样,铜的最外层 4s 轨道上有两个电子,3d 轨道上有九个电子。但是,铜的电子分布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它会从 4s 轨道上转移一个电子到 3d 轨道上,使得 3d 轨道完全填满,而 4s 轨道只剩下一个电子。

这种转移的原因是,当 3d 轨道完全填满时,电子之间的排斥力会减小,从而降低了原子的能量,使得原子更加稳定。这种现象在元素周期表中央的一些金属元素中都会发生,比如铁、钴、镍等。

这种电子分布对铜的磁性有什么影响呢?首先,我们可以看到,铜的 3d 轨道上的电子都是成对的,它们的自旋方向相反,没有磁矩。其次,我们可以看到,铜的 4s 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它是未配对的,有磁矩。

这个未配对的 4s 电子使得铜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性质,那就是它是一种优良的导体。导体是一种能够让电流顺畅流动的物质,电流是由电子的移动产生的。在导体中,最外层的电子不是紧紧地绑定在原子上,而是可以自由地在导体内部移动,形成一种叫做电子海的状态。当导体接通电源时,电子就会受到电场的作用,沿着电源的方向流动,形成电流。

铜的 4s 电子就是这样一种自由电子,它可以在铜的原子之间自由穿梭,使得铜的电阻很低,电流很容易在其中流动。铜的导电性是我们今天发电和使用电力的基础,它可以用来制作电线、电缆、电路等。铜的导电性也与它的磁性有关,因为磁场和电流是相互作用的。

物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定律,叫做伦兹定律,它描述了磁场和电流之间的关系。伦兹定律的内容是:当一个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或者一个磁场在导体周围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一个感应电流,这个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与磁场的变化相反的。这个定律可以用来解释铜与磁体产生的神奇的效应。

当我们用一个强大的磁铁靠近一块铜板时,磁铁的磁场会在铜板周围变化,这就会在铜板中产生一个感应电流。这个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与磁铁的移动方向相反的,也就是说,如果磁铁向铜板靠近,感应电流就会从铜板远离磁铁的一边流向靠近磁铁的一边,反之亦然。这个感应电流也会产生一个磁场,这个磁场的方向是与磁铁的磁场相反的,也就是说,如果磁铁的北极向铜板靠近,感应电流的磁场就会在铜板的北极面向磁铁,反之亦然。这样,铜板的磁场就会与磁铁的磁场相互排斥,从而阻碍磁铁的移动,甚至可以让磁铁悬浮在空中。这种现象被称为磁悬浮,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技术。

磁悬浮的原理不仅适用于铜,还适用于其他导体,比如铝、金、银等。只要导体能够产生足够大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磁场,就可以与磁铁产生磁悬浮的效果。磁悬浮有许多实际的应用,比如磁悬浮列车、磁悬浮风扇、磁悬浮扬声器等。磁悬浮的优点是可以减少摩擦,提高速度和效率,降低噪音和磨损。

除了磁悬浮,铜还有其他与磁性相关的奇妙现象,比如超导和迈斯纳效应。超导是一种物质在极低温度下,电阻突然变为零,电流可以无损耗地流动的现象。超导物质在磁场中会表现出一种叫做迈斯纳效应的性质,就是它会将磁场完全排斥出自己的内部,形成一个完美的磁屏蔽。这种效应可以用来制造超导磁体,它们可以产生比普通磁体更强大的磁场,用于核磁共振、粒子加速器、磁悬浮列车等领域。

铜在极低温度下也可以成为一种超导物质,但它的超导温度非常低,约为 -273.15°C,也就是绝对零度。这是因为铜的原子结构使得它的电子很难形成一种叫做库珀对的状态,这是超导现象的关键。库珀对是由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组成的一种量子束缚态,它们可以在晶格的振动下相互吸引,从而克服了库仑排斥力。库珀对在超导物质中可以无阻碍地流动,形成超流态,不受外部磁场的影响。

铜的超导性是在 2017 年被一组德国科学家发现的,他们利用一种叫做原子层外延的技术,将铜的原子沉积在一种叫做铋的金属上,形成了一层只有一原子厚的铜薄膜。他们发现,这种铜薄膜在 -273.15°C 的温度下,表现出了超导性,这是因为铋的晶格结构对铜的电子产生了一种叫做电子-声子耦合的作用,使得铜的电子能够形成库珀对。这一发现为铜的超导研究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也为超导物理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25 阅读:3659
评论列表
  • 2024-02-12 12:00

    这篇科普文章写的很好[点赞][点赞]!需补充的,原子核外的电子分布是有规律的,按不同能级分层排布,不同层级的电子能量是不同的!

  • 2024-02-12 15:06

    这下知道了为什么地面看不到ufo飞奔,因为都是磁悬浮,事先埋好的铜部件做急停急飞加速,还有人受到辐射,其实受到何种辐射可以逆向推出埋好的部件需要的金属物质

  • 2024-02-12 09:03

    这种铜薄膜在-273.15摄氏度实现了超导性?

  • 2024-02-12 10:29

    怪不得外星人说铜是一种可以用作反重力的特殊金属,他们一直在地球上采集铜矿

  • 2024-02-12 11:30

    铜是我最喜欢的一种金属[墨镜]

    小文 回复:
    那你就炼,练好了给我一个
  • 2024-02-12 03:23

    电子分布不是随机的吗?

    一笑 回复:
    有量级
  • 磁场是以什么形式传播的,电子吗?

    fengyun在线 回复:
    光子有的说是交子。
  • 2024-02-12 12:32

    铜和金是双胞胎[呲牙笑]

  • 2024-02-12 07:14

    老纳就不告诉你[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 2024-02-12 10:07

    其他金属也可以与磁产生不一样的效应

  • 2024-02-12 19:07

    那为什么用些高级功放用铜做变压器屏蔽罩?

  • 2024-02-12 13:03

    不懂

  • 2024-02-12 19:00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葫芦科普

简介:来自星星的小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