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法师:什么样的时代造就什么样的法师

槽点点 2023-11-01 12:37:52

在二十世纪初,虚云老和尚、太虚大师、来果大和尚以及杨仁山等众多高僧大德和居士,他们著书立说,弘扬佛法,可以说他们支撑了那个时代的精神世界。

最近十几年来,他们的作品大量问世,备受世人推崇和追思。几位大德的故事告诉我们:佛法修行是一个闻思修的过程,需要加持,更靠自己!片面追求名人效应,不见得有益。

有时候,即使你见到了他们,坦白地说,恐怕也很难依止。

倓虚老法师

老法师的圆融慈悲,无论弟子、初参、老参,皆能沐浴在他无私的慈悲之中。

他的无私更体现在物品的分配上,他的东西,只听从衣钵师的安排,愿意给谁就给谁,从未有过私信。但涉及到金钱,他便严谨起来,每一分钱都要交到当家的手中,那是他坚守的十方之财。

在沈阳营口传法时,他发起学戒,身体力行,一律“过午不食”,此举如春风拂面,使当地风气为之一正。

倓虚老法师总是保持着一定的社交距离,不论哪位女居士想要亲近他,一旦发现,他便会礼貌地回避。只有等待知客师的到来,他才会与人交谈。即便是权贵夫人,他也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不会单独接见。

对于比丘尼,他更是坚持两位以上才肯说话。

这位老法师的生平事迹,无疑是一面照见人性与佛性的明镜。

慈舟老法师

老法师的修行之道,严谨而自律。在鼓山的“法学院”,他要求弟子们修行要“超出三界”,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念佛修行。

在老法师的班里,没有初一、十五的假期,也没有礼拜天。每天上午学习戒律,下午则研习华严经。除了过年等特殊日子,经过大家共同的请求,才会到山下去看看,但也只有短短一两天的假期。

平时,按照规定,每月初一、十五才能洗澡。

在这般严谨的修行生活中,所谓的自由、空间皆无从谈起。在那里,只有学佛、拜佛、忏悔,别无他物。

在这个班里,除了一位病逝的可怜同学,其他人都学有所成,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这正是老法师的严师之道,虽然严苛,但却引领弟子走向了真正的修行之路。

弘一老法师

老法师的行事方式极为简朴,他并不收徒,只有一位传贯法师负责照料他的生活。

当有人请老法师开示时,他总是说:“我还是学人,还在学习,没有可以开示你的。”

他从未放下书法,因为书法是他写经的工具,他写的都是“华严偈颂”。

老法师的身体状况并不好,气力不足,他坐着讲话时几乎听不到他的声音。他的教育方式是身教,只需要认真观察他的行为即可。

在湛山寺时,他下午会出来散步,可一旦有人走过去,他就会马上回到寮房。他不会随意和别人打招呼,或一起散散步,他永远不会和任何人闲聊。

弘一法师除了写作就是静坐,很少离开桌子。不写作时,他会点燃一支很好的香,在那静坐。

有人问:“老法师,你在想什么?”

他回答:“我在想我的错处!”

换句话说,他是在反省自己的罪业,随时念念地忏悔。他的特点就是念念不忘三宝,念念忏悔罪业。这就是般若!

没有智慧,这样地坚持做下来是不可能的。

虚云老和尚

老和尚是一位严肃认真的人,无论是对待职事、常住、禅和子,都十分严谨。然而,他对小和尚却格外慈爱,有时小和尚甚至会捋他的胡子。

他一年只剃一次头、剃一次胡子,这是他的特殊习惯。

老和尚的方丈室里只有一张竹床,上头放着一件小衲衣。他无论睡觉还是走路,都穿着衲衣,生活习惯极其朴素。他的房间里只有几件待换洗的衣服和一双鞋子,且都是已经穿了好多年的。

在禅堂开示的时候,小和尚们常常溜到他房里去,听他讲故事。他只讲些关于哪个山、哪个道场的生活习惯,告诉他们如何生活,如何做个和尚。

虚云老和尚身高两米开外,生于1839年,圆寂于1959年。他与过去的赵州和尚一样,活了120岁,让人惊叹不已!

据说,50年代初老和尚从北京回到云居山以后,一心打理道场,曾挑着200多斤的担子健步如飞。

有一次,江西省宗教处的人来山上看他,那人吃饭时,不小心掉了几个饭粒。虚老马上捡了起来,自己吃了下去,并且非常严肃地对那个人说:“你有多大福报,敢这么浪费!”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