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父母从农村接到城里住,父母究竟是享福还是受折磨?

探秘一号 2022-08-26 16:25:44

小时候,在北漂打工时,看到北京的大爷大妈们每天遛弯,牵一只小狗,从公园里一圈又一圈慢慢溜达。公园里,有的打太极拳,悠然自得;有的跳广场舞,阵阵欢笑。他们自由自在地享受着晚年生活。

当时就在想,如果我长大后一定要接父母到城里来住。

这个想法坚持了十多年,然而自己依旧是无所成就,买个房子就掏空了父母的老底,心底尽是不孝的自责声。

虽然为了结婚,在城里买了房子,但依旧无法将父母接到城里来住。

首先三室一厅的房子确实蛮小的,一百多米的房子除去了公摊面积,仅剩不足八十多平米。买房的时候也没有买地下室,因此什么杂七杂八的东西都需要单独放一间房子当作仓库来用。

我们的邻居和我年龄差不多大小的都没有将父母搬来和自己住,除了房间小之外,就是婆媳共处下,关系反而没那么融洽。因此也是无法共融的现状问题一直存在着。

记得去年在楼下看到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他们是夫妻俩。

老奶奶坐在轮椅上,老爷爷慢慢地推着老奶奶的轮椅一步步向前挪动着脚步。

有一次看到,老奶奶潺潺弱弱地说:我想回家。

在闲聊中,老爷爷说:孩子让我们来城里享福了,过清闲的日子来了,其实哪有村里呆着舒服!

老奶奶还是一个劲地说想回家。

当时我就在想,把父母接到城里来住,他们就真的是享福吗?

父母上面的一辈人一辈子都是生活在农村里,春夏秋冬接触的除了家里的老房子,还有那仅存的几亩田地种点菜养活自己。

虽然农村没有城市的繁华、便利,但城市里却充满着无数的陌生。

老人在村里面,一出门就是邻居、相亲,一个村子几百户人家,见到谁都是那么地熟悉,聊聊家常,侃大山,自由自在地。

而当他们到了城市后,一切都是那么地陌生。楼上楼下住的是谁,就连我们年轻人都不知道,更何况让年迈的老人更无法知晓邻居的底细。

他们想找个聊天的人,都是那么地难。

今天看到一个上了热搜的消息,说的是安徽合肥。

一女子把妈妈从农村接到城里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妈妈就经常发呆,或无聊地躺在沙发上,甚至偶尔呆滞地望向窗外,很久都不带动弹的。

而女子妈妈在农村的时候,一向是生龙活虎的样子,做什么事情都很有精神气,现在却很少能看到妈妈以前的样子,女子说,妈妈现在一点也不快乐。

就这件事,“父母来到城市到底是享福还是被折磨”瞬间成为了人们议论的话题。

有一部分人都希望父母在农村别种地受苦了,在孩子眼里,种地很辛苦,而城里就算是呆着也是一种幸福。

另一部分人认为,如果是动不了身需要伺候的话,在城里确实是方便了孩子,因为天天要工作,没法一趟趟天天跑回很远的老家,这样的情况下在城里住,确实是现实可以考虑的问题。

但如果身体没什么问题的话,还是听从父母的意见比较好。毕竟他们一辈子接触的都是黄土地,干地里活有经验,也有盼头,如果到了城市里,就确实是无所事事的状态,精神肯定不会像以前那样。

就好像电视剧《幸福到万家》里面的王庆来一样,他就对种地有兴趣,离开了土地,他做什么都做不好甚至无精打采的,父母和王庆来这种剧情中的人设一模一样。

所以,按父母的想法还是回农村养老,或许对他们来说,有一种踏实的感情在里面。

而认为父母种地就是受苦的人,一来是年轻人吃不了那份苦,他们心里的哪一种叫做躺平或摆烂的行为,一点也不适合跟土地打一辈子交道的父母辈人。

有网友说,自己的妈妈来到城里后,得了抑郁症,回农村后,天天地里干活,可精神了。

父亲在城里得了忧郁症、焦虑症,普遍来说,这是很多农村父母来到城里后患下的共同的症状。

换句话来说,我们想给的,并不是父母真正想要的。

他们朴实的性格,他们在田间勤劳的一生,闲不住。

他们同我们一样,也一样不喜欢“摆烂”地过完下半生。

0 阅读:8

探秘一号

简介:探秘生活悲喜交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