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公里智能再创中国技术高地,破局全球智慧油站商用化瓶颈

热辣与观察 2023-04-09 19:51:29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不同形态的产品在全球依次爆火,智能化的概念已悄然席卷了多个行业,能源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对人力要求极高的加油站行...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不同形态的产品在全球依次爆火,“智能化”的概念已悄然席卷了多个行业,能源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对人力要求极高的加油站行业。60年间,越来越多的全球巨头加入到了打造智慧油站的商业化探索中,但尚未有一家公司能够提供覆盖全车型的、真正的智能化加油服务。加油站智慧化的拐点何时来到?知名科技自媒体阑夕团队对此进行了解读和预测。

作者丨顾见

监制丨阑夕

当下,“机器人+”正成为产业升级的新路径。从手术医疗、新农业到高端制造、仓储物流领域,涌现出很多通过机器人降本增效的创新案例。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也鼓励市场,推广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开展“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

在机器人产业如火如荼之际,有一个与你我息息相关,能通过机器人智慧化赋能、升级的日常高频场景也迎来了发展机遇——那就是加油自动化。过去数十年里,不少科技公司展开过加油机器人专项研究,但相关产品始终缺少一块“关键拼图”。

如今,这块拼图终于要被补齐了。

一、加油机器人,找到“关键拼图”

识车、开盖、抓油枪、注油、挂回油枪、关油箱,这串动作就是加油机器人的全部工作内容。然而6个看似简单不过的动作,却“困住”加油机器人行业60年之久。

早在1963年,查尔斯·梅斯和李·达尔文就申请了一批专利,通过改造车辆油箱加注管来实现“加油自动化”。34年后,壳牌生产的智能泵首次出现在加州萨克拉门托的加油站,车主可以在挡风玻璃上安装转发器,以此向智能泵提供车辆信息,享受到自动加油服务。

△1963年第一批“加油自动化”专利

这些产品虽然迈出了加油自动化的第一步,但是在实操层面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得到市场的青睐。

直到2008年,加油机器人公司Rotec Engineering推出了名为TankPitStop的加油机器人,并在荷兰的加油站投入使用。该产品几乎实现了加油动作的全面自动化,但问题在于,产品缺乏车辆识别技术辅助工作,只有在机器人加油站注册并安装 RFID 芯片的汽车才能享受到服务。而高达十万美元的售价,也让这款产品缺乏经济性。

△当时价值100, 000美元的机械臂整体

2020年前后,市场上出现了更为成熟的加油机器人。

国外,瑞典加油机器人公司 Fuelmatics 被AutoEnergy合并后开始启动商业化尝试,公司旗下的加油机器人已经将加油时间缩短到2分30秒,并在安全保障、燃料兼容性、支付体验上都有了提升。国内,中石化首款智能加油机器人在广西南宁石油南站西加油站投入试运营,该产品在车型判断、人机交互上的智能化程度有了显著提升,加油时间几乎可以媲美人工服务。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