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吃零食”和“不吃零食”的孩子,离了父母的严管,差距拉大

野楠聊育儿 2023-11-17 16:53:00

“你家轩轩怎么才上了一个学期的大学,就胖了这么多啊”、“孟姐,你还是带儿子去医院检查检查吧”,这是邻居们时隔一个学期后,看到孟姐家儿子轩轩的第一反应。毕竟,谁也没想到才几个月而已,这孩子不止长胖了一点点,原本比较瘦弱的男孩如今看起来已是200多斤的胖子了。

其实,孟姐夫妻俩第一眼看到儿子的时候,也十分震惊,甚至连忙带他到医院检查,只是医生得出的结论是“暴饮暴食引起的肥胖”。细问之下才知道,自从独自去北京上大学,远离了住在广州的父母后,用他的话说,那就是“实现零食自由”。

薯片、可乐、汉堡、蛋糕、炸鸡排等,一切高热量、高糖量,从小就被妈妈严管,一点都不能吃的“垃圾食品”成了轩轩的一日三餐,甚至有时候晚上10点后也要吃上一些才睡觉。于是,短短3个多月,他的体重由原来的130多斤飙升到了如今的220斤。

看到儿子变成了大胖子,孟姐后悔不已:“早知道以前就不要过于严管,好歹让他解解馋!”而且,不知道是因为这几个月习惯了吃零食,只要哪天不吃,轩轩便觉得不舒服,非常容易暴躁。看来,哪怕再胖,短时间内也戒不了吃零食的习惯了!

其实,像轩轩这般从小被压制着完全不能吃零食,一旦没有了父母的严管便出现失控状态的孩子并不少见。从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最新调查数据可知,有超过8.7%的大学生平日不在学校食堂解决一日三餐,而是依赖于从各种渠道购买的零食。不难看出,过度压制反而出现不可控的反弹!

从小能吃零食的孩子与完全不能碰零食的孩子会有哪些差异?

根据2021年中国大学生群体购买零食原因调查结果发现,超过70%以上的大学生之所以沉迷于零食,是因为从小被父母严管,到了大学后陷入“报复式”消费情绪,十分享受这份自由。

差异一:情绪差异

根据哥伦比亚大学儿童心理学的专家们进行研究后可知,诸如糖果、蛋糕、巧克力等糖分含量较高的零食,可快速补充能量,对于吃得少但消化速度较快的孩子来说,吃零食可以给他们带来愉悦感,且令他们精力更充沛。

而对于那些在家长严控下,未能接触这些零食的孩子,没有体会到这份愉悦感,还会因饥饿产生烦躁情绪。

差异二:社交差距

对于孩子来说,零食、玩具、图书等分享都是拉近彼此距离,幼时社交的雏形。而当孩子通过这些分享进行交流,逐渐找到彼此共同的喜好,继而获得志同道合的朋友。

而对于完全不能吃零食的孩子来说,便是失去了与同龄人进行探讨的一个共同话题。且极易让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排斥,因为对于孩子们来说,零食、玩具等都是童年必需品,如果没有接触便相当于“异类”。

差异三:匮乏感差异

从儿童心理学可知,当孩子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匮乏感”。而这种负面心理并不会随着他们长大而消失。

正如知名女星张歆艺所说,小时候她非常渴望能得到一双白球鞋,并根据妈妈的要求考到了全班前5名,但妈妈并没有依言购买,以致于她成为明星赚了不少钱后,总是忍不住购买白球鞋,哪怕家里已经堆积了数十双没有穿的白球鞋。

就像小时候一直不能吃零食的孩子,已经将零食作为一种执念,长大后会陷入无法自控,不断购买、食用的状态。而对于那些小时候能适当吃零食的孩子,他们自然不会对零食产生匮乏感,长大后也能控制自己。

除了以上几点差异外,从小被家长强压着不给吃零食的孩子还会陷入心理学中的“禁果效应”,也就是“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继而对家长产生叛逆心理,不再仅限于零食,而是处处与家长作对,并将这些叛逆行为当作挑战家长的权威,从而获得喜悦感。

不得不说,家长原本出于孩子健康而禁止吃不利于健康的零食举动,反而有可能引发负面的心理反应,可谓是得不偿失。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都曾指出,在孩子童年时期,家长应适当满足孩子的零食需求。

如何科学、合理安排孩子吃零食?

1、与孩子一起制定吃零食时间

儿童营养学家Professor-Ding针对孩子吃零食提出建议,那就是安排孩子吃零食,需与正餐间隔2个小时左右才能保证孩子的正常饮食。

家长们与孩子一起制定吃零食时间时,宜选择9至10点之间,还有午睡后2至3点之间,这两个时间段距离午餐、晚餐还有1至2小时,不会影响正餐。所以,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健康的小点心、水果、坚果等零食。

2、保证零食的安全性

家长们之所以不愿意让孩子吃零食,主要就是考虑到零食的安全性难以保证与成分不健康等。其实,只要家长挑选大品牌、成分较为健康的零食,对于孩子的能量补充、肠胃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Tips:可以选择苏打饼或以粗粮为原料的面包,利于补充蛋白质的坚果,促进钙吸收并含有维生素D的奶酪棒等。同时,尽量避开碳酸饮料、罐头、蜜饯、奶茶等高糖、添加剂较多的零食。

3、限量供给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可知,正常的一日三餐占据了营养来源的80%,而剩余的20%则是给其他补充能量渠道,也就是零食、水果等发挥的余地。

所以,家长在安排孩子吃零食时,不宜完全制止也不能过分纵容。在保证孩子的正常饮食前提下,可以安排一些低热量、低糖量、成分较健康的零食,只要不超20%的空间。

零食、玩具、游戏都是孩子童年不可缺少的元素,只要合理安排,不仅能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还能保证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家长们切不可对零食一事有所马虎,除了注意安排零食的方法外,自身也有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枕边育儿寄语:

零食并非都是有害无益,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儿童饮食结构中,成分健康的零食反而能补充正常饮食以外近20%的其他营养元素,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再加上孩子天生对零食的喜爱,科学、合理的安排零食还能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家长们不宜一味否定,禁止孩子吃零食!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野楠聊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