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遏住美生命线,多番否认也无用,反倒暴露了美国一个弊端

今日国际观察 2024-06-25 09:24:57

红海再次成为权利争夺的中心阵地,近日,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掷地有声地宣布,他们再度在红海海域对美军“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发起了导弹攻击,给了美国军队一次痛击。然而,面对胡塞武装的强硬姿态,美国方面迅速作出反应,两名美国官员坚决否认了“艾森豪威尔”号遭受袭击的说法,试图平息这一看似荒诞却引人深思的国际事件。

谁也没料到,一个小小的胡塞武装敢于直接碰美国的霉头,这无异于鸡蛋碰石头,但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美国还真拿这胡塞武装没办法,除了多番否认,没有此事,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而美国没办法搞定胡塞武装,就意味着美国的生命线被胡塞武装捏在了手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美国霸主地位有一大半系在了美元上,而美元与中东的石油直接挂钩。而胡塞武装堵住得正是红海,红海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重要航道,这是全球能源运输的关键通道,每天都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穿梭其间,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提供燃料。同时,作为苏伊士运河的必经之地,红海航道对于国际贸易而言,就像人体的主动脉,一旦受阻,后果不堪设想。和美元相挂钩的石油,一旦长期运不出去,必然对美元有着毁灭性的打击。

而胡塞武装,这个崛起于也门内战的非国家行为体,正是瞅准了这一点,企图通过频繁的军事挑衅,将红海变为施压的舞台。

自称为“反抗者”的胡塞武装,尽管在装备和规模上远不及美军,但很会打“游击战”,他们利用地形优势和本土作战的便利,频繁对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海湾国家的设施发起攻击,甚至敢于直接叫板美国的海上霸权。此次对“艾森豪威尔”号的袭击声明,即便真实性受到美国的强烈质疑,但其象征意义不容忽视——胡塞武装展示了他们有能力在关键水域制造紧张气氛,让美国感到头疼。

反而是美国官员的迅速否认,“艾森豪威尔”号没有受到袭击,倒是有点“不打自招”的意思在里面了。虽然事实很可能确实如此,“艾森豪威尔”号并没有受到袭击,毕竟,“艾森豪威尔”号作为美军在全球部署中的重要一环,实力悍然,不可能轻易被沉击。但是呢,在外界看来,真相是怎么样根本不重要,胡塞武装的连续挑战让美国显得有些过分被动,连一个地区性的非正规军都难以有效应对,这只能说明一个事实,美国十分“无能”。

美国和胡塞武装长期以来的“拉锯战”,到头来,受伤的只有美国一个人,美国即是丢了面子,也丢了里子。让各国平白无故看清了一个事实,美国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不断下降。但这也怨不得别人,美国既然要把手插到中东地区来,搅合进巴以冲突中来,就要接受胡塞武装的致命报复,这是等价交换,很公平。

1 阅读:128

今日国际观察

简介:用不一样的视角生动有趣的告诉您身边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