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80后小伙住深山古庙10年,靠香火钱度日,有时一个月仅40元

明昼论点 2024-06-10 16:42:15

在26岁这个年华正茂的年纪,大多数人都沉浸在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中,追逐名利、事业和金钱。然而,王先凯却别树一帜,他对世间的一切好像都看透了。在家人的劝阻和世人的非议声中,王先凯坚定地选择了出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十年间他无欲无求,靠着微薄的香火钱度日。是怎样的经历,让他对世俗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厌弃?

生命之灯

山间小庙内,香烟飘渺,一位36岁的男子虔诚地叩首礼佛。王先凯,在他人生的漫漫长路上遭遇过太多苦难,却最终在佛门找到了心灵的依归。

之前王先凯内心总有一份遗憾和不解。"为什么父亲连见我一面都不愿意?"伴随着长大,这个疑问逐渐变成了怨恨。

于是王先凯决定远离尘世,他去到了泰平寺做义工。在佛门清修,他逐渐放下心中的怨恨和痛苦。礼佛、诵经、劈柴、挑水,简单而规律的日子让他感受前所未有的宁静。

在一连几天的大雨过后,山间潮湿狼藉,王先凯寻找到一处相对干燥的地方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挥舞柴刀时,汗水很快便浸透了他的衣衫,他专注于砍柴,全然忘记了周遭的一切。突然,脚下一滑,他顺着陡峭的山坡滚落下去,坠入十米深的悬崖。

坠落的一瞬间,王先凯的生命如走马灯般浮现眼前。辛酸、温暖、挣扎、欢笑,人生百态无不浓缩其中。当他以为就此了结的时候,却发现除了一只手臂负伤外,其他部位并无大碍。

血液不住地从伤口涌出,王先凯咬紧牙关,拼尽全力下山求救。就在意识渐渐模糊之际,他来到了泰平寺门前。他知道佛门忌讳血光,便没有进入,而是跌坐在外。幸运的是,很快就有善心人发现了他,并将他送往医院。

王先凯看着耀眼的手术灯光,竟以为那是佛光普照,就这样安心合上了眼睛。待他苏醒过来,发现自己捡回了一条命,便坚信是佛祖拯救了他。从此,他决心皈依佛门,虔诚信奉佛法。

2010年,王先凯皈依三宝,正式成为佛教徒。他遵循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即使在寺院之外,也会严格要求自己。

每当夜幕降临,寂静的庙宇内静谧无声。王先凯点燃蜡烛,借着火光细读《佛教早晚念诵集》。手臂上15厘米的疤痕在烛光下格外醒目,它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灯,在黑暗中给予他力量和启示。

不幸的童年

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程,有时阳光明媚,有时狂风骤雨。王先凯的童年就如同一座荆棘丛生的小岛,遍布荆棘却又无路可逃。

出生于安徽省一个贫穷家庭的他,从小就承受着家庭的重负。父母虽然恩爱,但家徒四壁,连温饱都成了问题。父亲严厉寡言,母亲体贴温柔,王先凯自然更亲近母亲。不料命运无情,母亲大病去世时他还年幼无知。

从此,王先凯的人生笼罩在阴霾之中。村里流传着他"克死母亲"的谣言,父亲深信不疑,对他百般严厉。

贫困交加,生活重负全在父亲一人身上,他对王先凯的苛责无所不用其极。有时醉酒归来,更是污言秽语,令王先凯心灰意冷。

在那个冷漠的环境中,王先凯的父亲竟然做出了要将他卖掉的荒唐决定。危机时刻,他的小叔及时站了出来,挺身而出化解了这场家庭危机,将王先凯过继到了自己的家中。

尽管小叔一家并不富裕,但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家的温馨。小叔就像温暖的太阳般照拂着王先凯,用无私的爱融化了他内心的坚冰,让他从阴霾中走了出来,重新拥抱光明,重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初中就辍学的王先凯选择了外出打工,他想用自己的双手孝顺小叔,可那一天还没到来,小叔就因病去世,在举行简朴的丧礼时,王先凯以儿子的身份独自面对前来吊唁的人们,内心充斥着无助和孤独。

这也给王先凯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小叔的离世或许就是他后来皈依佛门的导火索。

佛教的智慧和宁静给王先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慰藉,他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的答案。也许正是因为饱经沧桑,才让他对佛法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与领悟。从此,他放下了过往的创伤,全身心投入到佛法的修行中去。

如今的他

在王先凯漫无目的的游荡时,一座古朴破败的庙宇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过询问,他得知这座坐落在乡村后山的庙宇名为药王庙,建于清代年间。

当年,村民们虔诚地集资兴建这座庙宇,以祈求平安和健康,供奉的是华佗和药公这两位历史名医的神位。

岁月流转,它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散发着沧桑的气息。但它的存在见证了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以及对医药救命之道的敬重之心。

第一眼看到这座斑驳陈旧的庙宇,王先凯心中便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感,仿佛这里就是他命中注定的归宿。于是,他开始在这里修行,学习打坐念佛。

起初三年,王先凯在一座义工寺庙跟随师傅们学艺。直至2011年,药王庙一直缺少僧人管理,理事会请他前来主持日常的侍佛供香等活动。

没有固定工资,只有寺庙的香火钱供他生活。由于这不是大寺,香火钱寥寥无几,最高时1200多元,最低仅40元一个月。

可是,王先凯从不在意金钱多寡,他上山砍柴、采集野菜和蘑菇,靠大自然馈赠过活。每天清晨五点半,王先凯准时起床,先到佛像前供水、上香、礼佛,然后打水洗衣、做饭。

累了就出去走走,站在高处眺望,看着一片绿林和广阔天地,无论什么情绪都能被这片静谧包容。

父亲知道他出家后恼火万分,痛骂他是个胆小鬼、逃避者。每次想沟通,父亲都无法冷静,二人最终不了了之。

寺庙坐落在后山上,遇大雨天道路泥泞,王先凯便把路面简单铺正,双手因此磨出厚厚的茧子。他的代步工具只有一辆小摩托,颠簸在崎岖的山路上。

住处摆着一张小叔的黑白照片,王先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这张照片,以纪念他生前的恩师和亲人。"孝心是做人之根本",王先凯常常这样说。

十年如一日,王先凯在这座小庙虔诚侍奉,他的内心远比外表透露的要强大得多,能在这份宁静中找到自我,摆脱红尘烦扰。

青灯古佛,旧茶一盏,他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幸福和遁世的自在。这个曾经对生活失去勇气的人,如今已重新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量。

结束语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王先凯似乎与世无争,过着与世人不同的生活。他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浮华所惑,而是静静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力量。

他时常一个人漫步在郊外的小路上,欣赏路旁盛开的野花,听着微风吹拂树叶的沙沙声。在这片刻的宁静中。

他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感恩于大自然赐予的美好。他会在心中默默地祈祷,祝福世间万物都能安好。

是的,王先凯活得有些与众不同,但他快乐自在。在这个浮华的世界里,他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精神的高度,找到了归属和宁静的家园。

0 阅读:0

明昼论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