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政局:全力筑牢养老机构安全防护网

中国城市报 2024-06-12 17:26:35

6月12日,记者从2024年北京市“安全生产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北京市民政局通过多项举措,切实确保养老机构规范安全运营,有力维护了机构入住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北京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杨志伟作发布。叶中华摄

北京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杨志伟介绍,近年来,北京市民政局围绕养老机构服务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公用设施与特种设备管理、无障碍及适老化设施、医疗护理和康护服务、资金安全、传染病预防控制、突发事件应对、废弃物管理等10个养老服务场景开展了一体化综合监管,出台了包括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等17项地方标准,全面推广制式养老服务合同网签,加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力度,建设上线北京养老服务网,实现了养老机构线上展示、预约参观和网上签约等功能,推动全市养老机构硬件设施、安全管理、服务质量、人员素质等方面水平不断提升。

杨志伟透露,结合养老机构人群和场所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安全科普和应急演练活动。

一是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各区民政部门组织养老机构,通过张贴横幅海报、组织观看警示教育视频、开展网络知识答题活动、邀请专家集中讲授等多种形式,让安全科普知识走进养老机构、走到养老服务人员和养老服务对象身边,营造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的浓厚氛围。

二是深入开展“以案为鉴、以案释法”。编制并下发《养老服务领域消防安全事故典型案例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楚违规用火用电、室内堆积大量可燃生活物品、堵塞疏散通道等各类风险隐患危害及相应的处置解决办法;督促养老机构压实主体安全责任,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引导老人不在室内吸烟和使用明火,不超负荷使用电器,熟记火警电话、安全标识和逃生路线。

三是全面开展应急逃生演练。结合高龄失能失智老人身体行动不便、逃生自救能力较差的实际,逐项明确机构工作人员应急处突、组织疏散的责任和要求,在养老机构各楼层明显位置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配置轮椅、担架等疏散辅助器材,并制定专项疏散演练方案,针对性地组织工作人员和老人开展初起火灾扑救和疏散逃生演练。

据悉,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备案养老机构571家,收住老年人约4.3万人。

记者叶中华

0 阅读:9

中国城市报

简介:用专业视角发掘新闻,城市观点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