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麦茬大豆不施肥的习惯是高产突破口

淇泉老翁农业 2024-05-18 20:46:54

在黄淮麦区,接茬作物大豆是其中一种,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一直备受国家的重视,近年来关于大豆种植出台了有关政策,旨在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产。然而,大豆产量一直提不高,亩产徘徊在200斤左右,其根本原因是在种植大豆不追肥。对于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和误解。本文就此进行探讨,结合外地高产典型经验,提出自己的意见

种植麦茬大豆不施肥的原因,首先是种植习惯,这种习惯由来已久,认为麦茬残留的养分,能满足大豆生长,不施肥也能亩产大豆200斤上下。殊不知不施肥这是“地力”所致,这是吃老本,光用地沒有养地,长此以往,产量提不高。其次认为大豆有固氮能力,大豆确实具有固氮作用,大豆根部的根瘤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氮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氮肥的施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豆种植过程中可以完全不需要追肥,因为植株生长不仅需要氮素,还需磷钾、钙、铁、镁、硼等十多种元素。

另外,大豆的固氮能力是有限的,苗期不能固氮,或少量固氮。只是在开花才能快速固氮,但固氮的量不能完全满足,开花结荚对氮素的需求。如果此时土壤中的氮素供应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追肥,对于保证大豆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再次,大豆生长形成产量不仅仅只需氮素,还需磷钾大量元素和一些微量元素,不施肥各种它元素得不到补充,大豆产量怎么能提高呢?所以要改变种植大豆不施肥的习惯,是提高大豆单产的突破口,只有合理施肥,才能使大豆获得优质高产。

那么,如何科学地进行追肥呢?要想找出正确的施肥措施,首先要知道大豆需肥规律。根据有关单位研究资料可知,出苗至分枝期占全生育期吸氮总量的15%,分枝至盛花期占16.4%,盛花至结荚期占28.3%,鼓豆期占24%。开花至鼓粒期是大豆吸氮的高峰期。

对磷元素的需要是,苗期至初花期占17%,初花至鼓豆期占70%,鼓粒至成熟期占13%。大豆生长中期对磷的需要最多。

对钾元素的需要是,开花前累计吸钾量占43%,开花至鼓粒期占39.5%,鼓粒至成熟期仍需吸收17.2%的钾。大豆在生长过程中还需硼和钼等微量元素,其中钼与根瘤菌的固氮能力有关。

大豆每生产100公斤籽粒需吸收氮7.0~9.5公斤、磷1.3~1.9公斤、钾2.5~4.2公斤,氮、磷、钾之比为1:0.2:0.4。

从以上大豆的需肥规律,总结出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控氮、多磷钾,进行平衡施肥”。同时,要根据土壤质地、气候条件和大豆生长阶段的不同,科学合理地调整施肥方案,确保大豆健康生长和高产。

有机无机相结合:在施肥过程中,要注重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结合使用。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而无机肥料则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等特点,能够满足大豆对养分的需求。通过有机无机相结合,可以实现养分的平衡供应,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施足底肥:底肥是培育壮苗的措施之一,底肥充足养分全,使植株获取充分养分,特别是在开花前一段时间内,在没有固氮能力的前提下,底肥能及时为植株供氮,使植株生长的健壮。底肥一般施土杂肥3方,或者商品有机肥300斤,三元复合肥60斤。施肥方法是,土杂肥可直接撒施在地面,播种时播种机腿翻动土壤可盖住。商品有机肥、复合肥用种肥一体机播下。

分期追肥,精准供给:大豆的生长发育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养分的需求量不同。因此,要分期施肥,精准供给养分。在大豆分枝期和花结荚期进行两次施肥,分枝期每亩追高氮复合肥20斤,花荚期每亩追低氮复合肥25斤。

施肥结合浇水,达到水肥一体,肥水齐攻。在施肥的同时,要注重科学灌溉,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通过合理的灌溉方式,可以促进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注意施肥不能过量,全程施肥控氮,过量施肥不仅无法提高产量,反而会导致大豆贪青晚熟或“症青”,降低产量和品质。这是因为过量的氮肥会刺激大豆茎叶的生长,而抑制了根部的发育和固氮能力,从而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0 阅读:4

淇泉老翁农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