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热不热?就看端午节”,今日端午,今年三伏天会热到哭?

曼梅谈财经 2024-06-10 11:07:30

导读:老话“三伏热不热?就看端午节”,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今年三伏天会热到哭吗?

今天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一个节日与春节、清明节、中秋佳节合并称为我国四大节日。可见端午节在民间的重要性,端午节都有固定的仪式,主要我国南北端午节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和菖蒲等活动。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正是恶月恶日的一个日子,所以端午节有挂艾叶和菖蒲的习俗,主要是为了驱毒辟邪的作用。因为艾叶和菖蒲在农历五月份长得非常高,关键是它有浓浓的辛香味。

农历五月份气温迅速回升,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大,这也造成壁虎、蛤蟆、蛇、蜈蚣、蝎子等这些小动物出来,关键是他们都有毒,因此在正门口挂上艾叶和菖蒲,那种特殊的味道能够驱赶这些小动物不会进屋里。

端午节不仅习俗多,关键端午节的天气特征,也能够预测未来三伏天是否炎热或者是未来天气是否炎热的情况。因此,古人有一句老话“三伏热不热?就看端午节”,也就是通过端午节的冷热程度,或者是天气状况来预测未来三伏天是否炎热的程度。

三伏热不热?就看端午节

三伏指的是夏季最炎热的那个季节,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一般三伏天共计30天或者40天,如果说是40天的话,中伏有20天。这需要根据从入伏到立秋这之间有几个庚日,从入伏那天开始到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之间,有三个庚日就是40天的时间,有两个庚日就是30天的时间。

古人的入伏时间是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来计算,古人有“夏至三庚入伏”之说。也就是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这一天是入伏的第1天,一个庚日就是10天,被初伏共10天的时间。

第二个庚日到第立秋之间有一个庚日,中伏就是10天,如果有两个庚日,中伏就是20天。

秋后加一伏,也就是末伏是在立秋之后从第一个庚日来计算,10天之后就出伏了。

三伏是否是热天?对于端午节的天气变化也是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看老祖宗留下的农村谚语是咋说的?

“端午日头照,三伏酷热热死牛”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端午节这一天日头当空照,而且艳阳毒辣将预示着这一年的三伏天非常的炎热,以至于耕牛都被热死了。

根据谚语用热死牛来比喻三伏天的炎热程度,既形象又逼真,而且又非常的好理解。毕竟耕牛在过去家家户户都养,主要是为了耕地用,也可以说是当时农业的主要劳动力。所以用热死牛来比喻,更让老百姓好理解,因为牛是比较耐热的,基本上气温四五十度热不死牛。

五月初五热似火,六月初六似蒸煮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农历五月初五天气非常的炎热,热的像着了火一样。预示着农历的六月初六天气也是非常炎热的,四蒸炉一样炎热,毕竟六月初六已经入伏,也就是在三伏天之中。

这句谚语也是形容端午节这一天天气非常炎热的话将预示着三伏天更加炎热,似蒸笼一样炎热。“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三伏天就在小暑和大暑节气里,所以用这样的谚语来形容更贴切。

今日端午节是否炎热呢?今年三伏天会热到哭吗?

今天6月10号,正是农历的端午节,我国降水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江南、华南、东北北部、西南、西北地区南部一带,这些地方由于降雨的过程,天气就不显得那么炎热了。

可是我国中北部地区没有出现有效降雨,从新疆一直到内蒙古、宁夏、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华北等地都是大晴天,没有降雨。可以说这些地方已经持续近三个月没有有效降雨了,气温还是非常高的。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信息显示,最近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高压暖脊控制着大气层,使得这些地方气温回升非常快,可以说是近些年来气温最高的一个端午节。这些地方在今天端午节最高气温能达到42度,地表温度超过了62度,这简直不可思议的一个高温天气,大部分地方最高气温在37度左右。

也就是说今天的端午节是非常炎热的,而且也是非常干旱的,也预示着今年的三伏天更加炎热。专家预测今年的三伏天将是有史以来最炎热的一个三伏天。

原因就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形成的热夏高温的天气,就像南亚地区最近出现了49.9度的高温,这也是近些年来罕见的高温天气。这是主要是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着大气层,这些些副热带高气压后期将会移动到我国境内,所以今年夏天热得非同一般。

但根据气象专家解释,今年夏季后期将会迎来拉尼娜现象,也就是说厄尔尼诺现象将在6月初结束。或者说三伏天的末伏可能会出现比较凉爽的天气,也就是比往年要凉快一些,但今年的夏季是非常炎热的,这一点已毋庸置疑了。

综上所述,今日端午节依然是北方炎热,南方多雨,也预测今年三伏天更加炎热,将成为史上最炎热的一个三伏天!

2 阅读:328

曼梅谈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