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光百亿,离奇破产!顶级天才,让广东损失惨重

金错刀 2024-06-16 15:46:32

如果一家公司开局就手握100亿融资,3000多项专利和尖端科技,会是什么样子?

柔宇科技在2024年给出的答案,只有两个字:

破产。

叶檀财经用了“2024 年最严重的一次失败”来形容柔宇破产,投资人徐小平当年是这么称赞柔宇的——“世界顶级的科学家,中国最优秀的人才”。

柔宇科技已贴上“被执行人”标签,涉及超200条重要风险,超100条司法诉讼。

创始人刘自鸿个人“限高”,涉及司法案件78个,就连深圳机场挂满柔宇屏幕的科技树,也变成了无人问津的电子垃圾。

一个据说打破韩国技术垄断的明星企业,却“离奇”破产,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

而更值得反思的一个问题是:

柔宇到破产最后一刻也没有人来救,到底是为什么?

天才公司,

竟成了深圳“四大忽悠”

“柔宇到底是独角兽还是大忽悠?”

早在2020年,钛媒体和柔宇创始人刘自鸿就来了一场抨击质疑的对话,而在柔宇破产后,又被调侃为深圳四大忽悠。

其实,说柔宇是大忽悠确实有点冤。

柔宇的屏幕曾经出现在央视70周年国庆文艺晚会上,柔宇也是当年整场晚会唯一提供“黑科技”舞台道具解决方案的科技企业。

当时登上央视,柔宇目的很明显,向外界不断强调自身是“技术公司”、“中美两地共同研发”。

前期的柔宇,几乎从不为钱发愁。

不仅有资金,还有深圳政府的支持。刘自鸿把柔宇定在深圳时说道,“硅谷是全球技术创新聚集地,可以接触最前沿信息。深圳是电子产业链发达,可以把技术快速转化为产品。”

2015-2020年间,柔宇科技获超8轮融资,估值约500亿。

当时,有人质疑柔宇还要烧钱到什么时候?刘自鸿淡定回答,“特别底层技术创新的企业,一上来要在一年、两年内盈利也不太现实。”

2018年,柔宇自建的号称世界首条的柔性屏大规模量产线,占地达到10万平方米。深圳发改委公布《深圳市2020年重大项目计划》清单,柔宇也赫然在列。

而仅仅一年后,柔宇在钱的问题上已经相当捉襟见肘。

2021年,一位自称在柔宇员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爆料,柔宇已拖欠近千人薪资近半年,从保洁、保安,到管理人员。

也同样是这一年,供应商们集体聚集在深圳龙岗的柔宇办公楼下,要求柔宇偿还尾款。

这时候,外界开始从天才公司的吹捧变成质疑这家公司是否有能力维持正常经营。

2022年,柔宇科技的大部分员工接到公司的口头通知,被要求“强制放假”。

天眼查信息显示,在2022年的8月至9月,柔宇科技甚至一个月之内被法院强制执行五次。

在当年气派的总部门口,大批员工举着横幅和标语,要求公司尽快发放工资,“除了我们这些白领,工厂工人欠薪已经超过8个月了!”

据统计去年年底,柔宇共欠员工薪水4100多万元。

缺钱的柔宇,有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柔宇独立董事刘姝威曾连续两天发文《拯救柔宇》《珍惜从0到1的研发成果》,其中骂道,“柔宇科技不善于寻找客户,这正是柔宇科技的软肋!”

深圳也在拯救柔宇科技。

2023年8月,深圳市成立了柔宇科技专项小组,希望拯救柔宇:一是政府前期支持和投入很多,二是柔宇有着自己的技术路线,手握这么多专利,值得救。

此时的柔宇已经成为了补不回来的无底洞,三年净亏损超过30亿元。

但问题是,柔宇真是因为找不到客户被逼破产的吗?

崇拜技术,

却全是一锤子买卖

在柔宇破产之前,能清晰的在柔宇身上看到两家国外巨头的影子:一家是IBM,一家是三星。

柔宇对这两家巨头的盲目崇拜、模仿、复制,也断送了柔宇的一生。

对IBM的模仿,让柔宇走出了第一步险棋 :强行搞专利。

IBM在全球有个绰号叫“专利之王”,甚至连续29年稳坐美国专利排行榜首位,发起狂来一年搞9000多个专利都不是事儿,这些专利给它创造了超过270亿美元的知识产权收入。

2024年美国AI专利100强榜单

在IBM待过三年的刘自鸿,不是扩充学霸级团队,就是“拼命”搞专利。

据他介绍,公司多位核心管理与技术人员都是技术大拿:毕业于斯坦福、清华、北大还不算,核心成员背景都是在IBM、高通、安捷伦、微软、英特尔、富士康、飞利浦、华为、中芯国际...挖来的。

2015年之前,柔宇科技就申请了300项国内外技术专利。

有项专利技术,是将千万个晶体管的收缩卷曲半径做到小于1毫米,比圆珠笔芯更细,直接技术刷新了全球显示领域的世界纪录。

但一门心思提升专利数量的刘自鸿,似乎忘记了他是干公司的。

除了IBM,在刘自鸿眼里,配得上柔宇的对手只有三星。

而对三星的模仿,让柔宇下了风险更大的一步棋,强行去库存。

他曾说,“目前全球范围内,拥有自己核心的柔性屏技术和可折叠技术,且两者都能量产的公司,只有柔宇和三星”。

但到了2019年,柔宇的屏幕31.4万片,销量仅5.27万片。这时,柔宇科技不找友商合作,而是宣布杀入消费电子,布局智能折叠手机,“自供自销,去库存”。

刘自鸿希望柔宇像三星一样,独立完成所有产品的开发,更正式面向全球发布首款可折叠屏手机——柔派。

虽然这个名字让现在很多人感到极其陌生,但当时却相当高调:地点定在了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集成了柔宇的110余项核心技术专利,售价8999元起。

2020年9月,柔宇继续在屏幕上死磕,推出了柔派2。

在发布会上,刘自鸿大谈柔派2屏幕能够承受超180万次弯折,定价接近1万元。

柔宇一直宣传自己是真正意义上的“硬科技”,堆世界级的平台型技术、堆专业大牛、堆创新科技...

但用户没有义务为理想和专利付款,而更愿意为实用买单。

最终,这台几乎销量乏善可陈的柔派手机挂在了闲鱼,成了一代“电子垃圾”。

高端开局,为何酿成创业悲剧?

这次柔宇破产还牵连了一位大佬,华为。

柔宇内部透露,“华为曾提出投资柔宇科技,专门为华为供应柔性屏,但柔宇科技拒绝了华为的投资。”

“柔宇拒绝华为投资”这句话,似乎在有意无意拉高自己的地位。

前几天,华为急忙辟谣,“实际情况是,我们未有此投资计划,也未提出过投资要求。”

不仅华为不惯着柔宇,其他客户跟柔宇关系也不融洽。

招股书显示,三年半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竟然没有一家持续合作的。意味着,它们方方面面不过硬,擅长“一锤子买卖”。

可按理说,刘自鸿的出身跟这些科技公司,绝对是“门当户对”。

17岁拿下江西抚州的理科高考状元,考上清华,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顺利拿下斯坦福博士,毕业时刘自鸿仅26岁,成为了当时电子工程系历史上用时最短的华人博士毕业生。

甚至当年用天才少年形容都不为过。

高端顶级开局,为何成了创业悲剧?

答案是,柔宇科技就像是一面镜子,映射着 “概念公司”们的一次次空想 。

比如经常被柔宇拿出来说的“超低温非硅技术”,虽然被柔宇吹的天花乱坠,但并没有受到其他手机厂商的认可以及应用。

这个技术虽然听起来挺牛,但它多数时候也仅仅存在于柔宇自己的介绍中,这个由柔宇独家研发的“秘方技术”,甚至找不到合作方。

当然更关键的一个原因在于,柔宇在供应链与产能上是其薄弱环节,跟京东方、和辉光电这些同行相比,柔宇科技的OLED面板产能是最差的。

柔宇地基未稳,初出茅庐,却在口号下显得很拧巴——一味追求技术,却恰恰忽视了技术落地。

在这种情况下,柔宇其实最需要通过跟大企业合作打响自己的口碑和名气。

相反柔宇亲自下场做手机:既想做供应商,又想做手机厂商,导致与手机厂商产生竞争关系,没有厂商愿意用。

结 语:

其实,柔宇并不是什么离奇破产,甚至早有人提醒创业公司这样烧钱风险极大。

刘自鸿的回答却也相当理想主义,他说:“如果创业天天想着钱的事情,其实挺无聊的!”

但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资金就是子弹,比利润更重要的就是现金流。

技术出身的刘自鸿显然低估了钱的重要性。结果,柔宇做出来的产品满足不了手机厂商的要求:不仅含良率低、而且使用寿命低。

最终,整个团队对烧钱速度没有准确判断,浪费了技术更亲手把自己推向深渊。

顶级天才,为何换来创业悲剧?

因为理想可以悬空,但技术终归要落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117 阅读:75346
评论列表
  • 2024-06-16 18:03

    1,技术专家不是企业家,做不了老板,无法引领公司生存和发展。2,销售业务人才一般具备经营管理企业的基础知识和经验,适合成为老板。

    花花儿 回复:
    国际知名企业的老板基本都是技术出生,微软,苹果,谷歌,脸书,IBM,英伟达那个总裁不是技术出身,马化腾最开始也是做技术的,就连可口可乐也是靠技术保密成为了饮料产业百年巨头。桑宇把宝全压在一个成品率低,使用寿命短的柔性屏技术上,成品率低就意味着成本高,有几个人会去买价格高寿命短的产品
  • 梅姐 64
    2024-06-16 16:46

    炒作概念,就是为了融资

    福祥李牛肉馆 回复:
    他是钻技术牛角尖,而且想自己闭环整条产业链。
    用户99xxx93 回复: 福祥李牛肉馆
    不会成本控制,良品率低没法成为好的商品。中国的企业家大部分不会成本控制,上升阶段还能维持,一有困难马上破产。是我们国家对私企破产保护的太好了,让做企业的没了敬畏心。
  • 2024-06-16 16:22

    什么顶级天才,业内谁不知道他是造假的。

  • 2024-06-16 22:06

    柔性软屏幕有什么用处,价格高,容易坏,不耐用。你说的再好,也是没有办法。松下投巨资开发等离子屏幕。最后只有它一个人玩,Sony都不玩。

    周游列国 回复:
    什么高科技?都是皮包公司,老板赚得盆满钵满,国家遭殃
  • lee 48
    2024-06-16 22:12

    这说明了风投投资管理还是不成熟,像这类有技术但性格有缺陷的创始人应该有对应的措施进行投资后管理,而不是任由对方做科学家。其实如果他读到过马斯克那一段产能地狱的经历,就不会那么执着于纯技术,所谓科学家的自傲。就像我设想中创业,就必须有一个能处理对外关系的搭档。因为我是真的不擅长社交这块,并且思想观念也接受不了一些事情。而这位居然没有找个弥补缺陷的搭档,说明风投根本没有考虑团队的搭配问题,只看到了技术先进性,这就是不成熟的表现。

    李浩 回复:
    商人就是商人科学家就是科学家,两者一起多会的极少,两者多会的就牛逼了
  • 2024-06-16 20:46

    会读书不代表能做生意

    W@fihome 回复:
    错,钱已到自己兜里,公司破产跟它毛有关系,这个才是典型奸商
  • 2024-06-16 21:25

    中国的企业家很少有老板愿意把企业做强做大,而是处心积虑搞钱,钱到位就想法往国外转,然后人一跑就完事!

    用户34xxx79 回复:
    也不是这样的,我自己搞过工厂我知道真心要做强做大不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是真的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企业在做大的过程中会不断的涌现出各个层次的竞争对手,你的各种竞争对手会利用成本,技术,宣传,人脉,政策甚至国籍种族等等千万种方法折磨你,如果你成长的够快,你甚至会发现你自己的客户正在成为你的竞争对手,你的股东正在成为你的竞争对手!就像中国发展到现在,已经和米国有很多利益冲突了。当你了解到这一切的时候,你再回过头看清自己的身板到底几斤几两,你就知道知难而退了!
  • 感恩 41
    2024-06-16 17:40

    是个人都想往自己荷包掏钱,无人监管,没有追责,是你你怎么做

  • 2024-06-16 19:55

    既然柔宇有那么多很牛的专利,可以学诺基亚啊,不做手机了还能靠专利赚钱

    脚t1450 回复:
    关键没人陪他玩,谁要他专利?和小日子目前搞氢能源一样
    一帆风顺 回复:
    不是专利就牛逼,不能量产降低成本。那么高价格谁用谁死。而且质量也一般
  • 2024-06-16 20:14

    骗子公司

    雪山苍鹰 回复:
    这样的骗子公司太多了
  • 2024-06-17 00:26

    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自以为是自吹自擂,没人用你的超级技术,只能把这些超级技术吃回去,哦吼…🤩🤩🤩😭😭😭😭😭

  • 2024-06-16 15:58

    刘姝威:华为曾提出投资柔宇但被拒,刘自鸿是科学家不是企业家

  • 2024-06-16 15:54

    众所周知,深圳才几家骗子公司?

  • 2024-06-17 10:25

    一个纯技术派管理公司就是悲剧。人家在迎合消费者,做大市场;他在迎合个人喜好,眼中只有自己所想,不去关心市场。

  • 2024-06-16 20:02

    反正钱入袋了

  • 2024-06-17 06:56

    PPT已经是山穷水尽了[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 2024-06-16 18:21

    柔宇科技是因为找不到客户被逼破产的吗?

    花花儿 回复:
    说是耐折上百万次的柔性屏,问题是谁会买个屏回去折着玩儿[鼓掌],说是价值8000块包含各种专利的高端技术产品,还没别人4000块的好用,桑宇不倒闭谁倒闭[打脸]
    Think big 回复:
    对,产品不合用。概念吹牛皮大王
  • 2024-06-16 23:39

    说句实在的,市场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柔性屏和折叠手机。技术再好,市场不受待见,技术、资金不能良性相互成就,死路一条。

  • 2024-06-16 23:41

    好比前些年,狂吹曲面屏电视,结果呢?还不是一阵风…

  • 不二 10
    2024-06-17 17:34

    说到底还是不够牛逼,做到人家认可才是王道!

  • 小山 10
    2024-06-16 19:27

  • 2024-06-17 07:16

    搞技术的搞技术,搞销售的搞销售,非要一把抓。

    天道厚德 回复:
    包装成技术大咖的骗子而已,实验室的样品出来马上就各种吹,结果没有实际量产的东西出来
  • 2024-06-17 23:47

    做生意失败正常,总好深圳多如牛毛的诈骗公司。

  • 2024-06-17 01:14

    本来就是融资诈骗。

  • 2024-06-16 16:01

    offo第二,太自大了

  • 2024-06-18 01:42

    玩玄的,越玄,消费者越不懂,刘自鸿就越有机会捞钱。

  • taod 7
    2024-06-17 15:36

    就是个骗子

  • 2024-06-16 20:05

    第二老贾吗?

  • 2024-06-17 20:31

    3000项顶尖科技?有三种最顶尖都不得了,这都有人相信!

  • 2024-06-19 11:08

    离奇的包装背后是什么?为什么会出这么多骗局?

  • 2024-06-17 02:06

    烧的、赔的都不是自己的钱,就算亏损上百亿,也不会心疼。 大不了,再重新搞个新概念,继续圈钱呗!

  • 2024-06-16 23:30

    可能技术还是有点价值,但不跟随资本市场,就变的鸡肋了,这种屏也不是什么硬性需求,

  • 2024-06-17 00:43

    中国不缺技术人员,缺少懂技术又动市场和营销的综合性人才

  • 2024-06-17 07:13

    再牛的配件,你也得有终端去适配,去消化你的配件。不然就只是实验室品。 还自诩三星,三星牛逼就牛逼在全产业链布局,即使别人不用自己的屏幕,自家就能消化

  • 2024-06-17 23:35

    技术不成熟,贾老板第二

  • 2024-06-17 08:19

    说白了,技术就是不过关。如果解决折叠屏不容易坏的问题,他就不会破产了

    一帆风顺 回复:
    意义在哪,八千就为了可以折的手机玩。成本不降低,怎么量产推向市场。一个实验室出来的不成熟产品想让消费者为你买单?
  • 2024-06-17 20:33

    这是疯狂的后果

  • 2024-06-16 21:06

    柔屏手机卖的不火

  • 2024-06-17 08:49

    新技术转化成实际应用产品,产品带来利润,才是正道。这个还算好了,有产品实物,很多的是吹牛逼,骗投资。不过也怪了,8个月不发工资都继续干,说明老板真的能吹

  • 2024-06-17 01:15

    他还是很有钱,我在喝茅台有事找公司,奇葩不?

  • 2024-06-16 20:54

    我看了产品介绍性能,东西不差的,而且应用范围很广

    是我太悲观 回复:
    PPT公司,我也能吹,只是别人更能吹
    天空的鹰 回复: 是我太悲观
    别人是有产品的,而且之前的折叠屏手机的屏幕都有采用,你会吹,只是你能吹岀来产品吗?
  • 2024-06-16 22:26

    某为错失上套机会?名字为啥帶:自?有点可惜😔

  • 2024-06-18 09:28

    一个人就把所有人的钱赚完,汤都不想给别人喝,你看丰田的氢动力牛逼吧!最后还是被马斯克日死了,你这是到广东好的没学会。广汽这点你到是挺熟的,你不死谁死?

  • 2024-06-16 20:49

    够了

  • 钱力的游戏规则[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

  • 2024-06-17 02:30

    钱就是这么圈走的。根本就没有屏幕的技术。都是买屏幕回来东拼西凑变成自己

  • 2024-06-17 22:09

    打江山的不一定会管江山。搞研究的不一定能搞企业。

  • 2024-06-18 17:09

    总结,适合搞技术,不适合管理公司,他专心搞技术,公司给职业经理人管理。手握五百亿,早成功了。

  • SKY! 3
    2024-06-19 07:48

    经营能力一塌糊涂,每次去都和我们谈技术,还有采购很黑

  • 2024-06-16 23:50

    没说到破产原因根本原因

  • 2024-06-17 00:36

    卖身就行了呗

  • 2024-06-17 21:06

    自产自销现金流跟不上

  • 2024-06-17 07:16

    自作自受!

  • 2024-06-17 19:37

    名字,刘自鸿。鸿心壮志未酬,自高自大自夸,却流于破产之边缘。柔宇。柔者弱也弱性群体,柔带矛和木,一把木头弓箭何能射向宇宙射穿宇宙之轮❗

  • 2024-06-17 22:15

    明明就是骗子,非要说天才。

  • 2024-06-17 22:43

    柔性屏,看看就好,市场潜力很有限。

  • 2024-06-17 19:19

    骗补贴骗钱天才大有人在。

  • 2024-06-18 08:15

    看完文章,总结就是,技术是有的,理想是有的,就是没有贴近用户做产品。用好高骛远四个字就可以形容。

  • 2024-06-17 19:26

    夜浪自大

  • 2024-06-17 20:23

    明明就是一家骗子公司 只不过是用来圈钱的而已 破产成功 放心了

  • 2024-06-18 07:16

    天才往往也是蠢材

  • 2024-06-17 11:05

    或许10年后他的技术会被推广起来,显然他等不到了

  • 2024-06-17 07:37

    深圳到处都是骗子公司

  • 0_0 2
    2024-06-19 09:39

    败在营销上。。

    用户10xxx70 回复:
    方向就错了,这种鸡肋技术,消费者不会买单
  • 2024-06-19 12:11

    刘老板破产不用怕,学罗永浩老师也能翻身!

  • 2024-06-18 01:02

    说好的干翻三星呢

  • 2024-06-17 20:55

    瑞德林是这样吗?

  • 2024-06-17 14:05

    公司破产了,老板发财了[捂脸哭]

  • 2024-06-18 03:40

    柔性屏幕,应用场景一直比较少!才是关键!没有什么必要性,非用不可的地方!

  • 2024-06-17 22:52

    心太大,不知道分享。有钱大家赚,花花轿子抬人

  • 2024-06-19 12:41

    核心产品就一个柔性屏,谁会为一个不实用的高价技术买单呢

  • 2024-06-19 13:49

    这种发展放式破产是迟早的事

  • 2024-06-20 15:23

    无有怕!已卖了宗地补回来了。

  • 2024-06-19 08:23

    员工应该跟老板共进退,而不是落井下石

  • 2024-06-19 22:51

    不想着盈利就不要创业,去给研究院打工多好!

  • 2024-06-20 15:10

    有3000多项专利 啥也不干卖相关产业专利也不可能破产 这是要卖给外国公司了?[汗]

  • 2024-06-21 04:41

    这就是典型的利用名人和资本圈钱跑路的案例!

  • AB
    2024-06-17 00:47

    权力的游戏规则[笑着哭]

  • 2024-06-21 08:36

    操作方向要是整成前期诺基亚可拆电池,三楼扔下摔不坏,价格一千到三千内低端的,三千到五千中端的,五到一万高端的,肯定卖爆[呲牙笑]

金错刀

简介:爆品战略理论提出者,科技商业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