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即入编?追踪编制的“落脚之处”

顽强的星星 2024-06-25 09:39:23

         我叫田某林,男性,来自江苏南京,是江苏省税务学校九八届税收专业的毕业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对于一名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来说,能够进入税务系统工作,无疑是一种荣誉和期待。然而,我的职业生涯却并未如我所愿般顺利。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五日,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通过江苏省人事厅颁发的报到证,正式入职江浦县国税局(现南京市浦口区税务局),成为浦口区税务局的一员。我以为自己将在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国家的税收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我的意料。

1999年11月,我取得了南京市国税局工会会员证,这本应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在那个时候,我却开始感受到一种不安。按照当年的政策,统分统配的毕业生分配即有编制,享受公务员待遇,我却发现自己并未享受到这样的待遇。我开始疑惑,为何同为毕业生,我却与其他人有着如此大的差距。

我开始深入了解情况,发现我校97、98届的大中专毕业生大多在江苏税务部门享受着公务员待遇。而我,明明也是其中的一员,却为何失业,生活无保障?我当年以高分选择江苏省税务学校,放弃了其他专科院校的机会,就是期望能够享受国家包分配政策,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现实却让我倍感失望。

2004年底,江苏国税局以我不具备专科文凭为由,剥夺了我的编制。这让我感到十分不解。我在1998年就已经接受国家分配,进入了税务系统工作,为何还会因为文凭问题而被拒之门外?这其中究竟有何隐情?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选择,是否当初的决定就是错误的?然而,当我回顾自己的求学之路,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当年国家按用人单位计划需求招生,按需求计划派遣分配,我们自入学起就带有国家干部编制,享受公费培养、毕业后由政F指令性安置就业的政策。为何在分配后,我们却迟迟没有编制?这让我感到十分困惑。

我开始关注身边的同学和同事们的情况,发现他们的遭遇也并不比我好多少。1998年12月,我校大中专90余名毕业生被分配进入全省各地税务系统工作,其中一小部分同学被划到地税系统(直接在编),其余同学被划到国税系统(当年不在编)。这样的分配方式让我感到十分不解,为何同为毕业生,却有着如此不同的待遇?

更让我难以接受的是,为了部分安置在税务事务所的97、98届毕业生转正,竟然制定了所谓的“内部”文件。这样的做法是否违背了国家政策高于地方文件规定的立法原则?我感到十分愤怒和无奈。

同为江苏省税务学校统配毕业生,只因文凭晚拿一年,命运却大相径庭。这让我感到十分不公平。函授文凭真的如此关键,能决定人的命运?我不禁开始怀疑这个社会的公正性。有消息称,当年有人用假文凭获编,而我们这些无权无势的普通家庭却遭受不公。这样的现实让我感到十分难以接受。

我还发现,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在对待转业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转正上存在着明显的偏见。转业军人因团结获转正,无受阻文凭关。而学生作为弱势群体,无背景,“安分守己”却前途暗淡。这样的待遇差异让我感到十分痛心。转业军人无需文凭直接转正,而大中专生却因没有专科文凭而被拒之门外。这样的做法是否公平合理?

更让我无法理解的是,同样是99年被安置到税务事务所的同事,江苏省国家税务局人事部门在2007年左右却将原南京市江浦县国税局的五名招待所人员(不受文凭限制)重新安置到税务局工作(不受文凭限制)。而对我们这些省税校毕业尚未解决编制的大中专学生却不闻不问。这让我感到十分失望和愤怒。难道只因他们人多势众,迫于舆论压力才不得已为他们解决了编制问题?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我深感困惑和无奈。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才会遭遇如此不公。我期望能够得到上级督查部门的关注和帮助,还原事实真相,查明原因所在。同时,我也希望社会能够更加关注我们这些普通毕业生的命运和权益,让我们能够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免责声明:本稿件由当事人提供发布,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及媒体无关,禁止转载和借用,如有侵权或不实信息可提供材料联系平台!

0 阅读:0

顽强的星星

简介:实时更新各类事件。欢迎大家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