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基金集体“翻车”引发思考,为何没量化“收割”股民还亏钱?

财事酷评 2024-06-19 14:10:13

近年来,股市上的高频量化交易一直备受争议,不少普通股民抱怨这种算法交易方式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认为,量化基金在赚取暴利的同时,却让普通投资者陷入了被套的困境。为何监管部门对量化交易不加以禁止,而只是进行限制和监管呢?随着最新数据的公布,证券市场的风向标或将发生改变。

量化基金的惨烈“翻车”

据《证券时报》披露,曾经风光无限的量化基金如今几乎全线崩盘。截至目前,超过十只量化基金的年内亏损超过20%,其中更有原来的明星量化基金复权单位净值更是跌幅超过29%。

而公募量化基金中,除了极少数有轻微增长外,其余全部亏损,2023年表现超过10%收益率的公募量化基金,今年全部灰头土脸。这些数字无情地揭示了量化基金在当前市场中的惨淡表现。

量化交易背后的市场动态

量化基金主要投资微盘股,这些股票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经历了惊人的上涨,微盘股指数从不到1000点上涨到3000余点,涨幅超过了三倍。然而微盘股的表现恰恰在今年初会出现反转。实际上,部分量化私募在高点进行了获利了结或减仓操作。随着市场走势的逆转,今年上半年的市场回撤势在必行。

量化私募的新布局与市场反应

与此同时,量化私募基金在今年展开了出海潮,不止纷纷布局其他新兴市场,同时进军美国股市,意图实现对新市场的降维打击,甚至打起了量化起源地华尔街资本家们的主意。

这一举动无疑凸显了量化私募基金的逐利特性并不只是针对我们A股股民。量化私募的出海表现如何,还有待验证,或许他们把重心外移也能减少部分股民的猜忌之心,没有了量化资金,目前看A股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

A股市场的结构性挑战与投资策略

尽管A股从年初的从2600余点反弹至将近3200点,但这一反弹并非全面普及,只有少数个股表现出色,整体市场仍然处于缩量状态。A股市场的特点在于板块轮动快速和跷跷板效应明显,这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选择优质股票、做好高抛低吸的策略成为了投资者们的重要选择。

对量化亏损与自己亏损的深刻反思

量化基金的“翻车”事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反思机会。今年以来我们A股表现仍然算得上可圈可点。虽然最近一段时间震荡较多,让不少股民有了多少怨言,甚至把矛头指向了量化交易、转融通等可能做空、危害到股民利益的工具或者策略上。

而实际上焦点之一的量化今年却是灰头土脸,如果今年这种情况股民还是连续亏损,没有赚钱效应的话,很明显并不是量化交易的过,或许我们该从股市的其他地方找找问题,或许我们应该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想一想,有多少股民把想象中的高抛低吸逐步变成追涨杀跌,从而一地鸡毛?

0 阅读:0

财事酷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