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与嫦娥的返回舱:为何外观差异巨大?

探索宇宙科普录 2024-06-27 18:01:29

嫦娥六号成功返回地球,实现月球背面首次采样返回,嫦娥六号的成功任务不仅让国人欢欣鼓舞,也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于那些密切关注嫦娥六号归途的网民来说,或许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其表面出现了明显的烧焦现象,甚至有部分区域烧起了泡。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美国的阿波罗飞船,尽管经历了类似的再入大气层过程,却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何嫦娥六号会有这样的损伤,而阿波罗飞船却安然无恙?本期内容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当一艘航天器从太空返回地球时,它必须经历一段极为危险和复杂的过程——再入大气层。这一过程充满挑战,飞船表面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的热量可以高达2000-3000摄氏度以上。有效地进行热防护因此成为飞船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自1961年人类首次进入太空以来,隔热材料经历了三代技术的发展,每一代都在前一代的基础上有了显著的改进。早期的隔热技术相对简单,主要依靠在飞船外表面覆盖高熔点、高比热容的金属合金层,以直接承受高温。这种方法能够初步解决热防护问题,但其缺点是非常笨重,且温度上限有限。在这些早期技术中,金属合金层的重量和热防护性能成为主要限制因素,迫使工程师们不断寻找更轻便和更高效的解决方案。进入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国开始了激烈的载人登月竞赛,推动了隔热技术进入第二代发展阶段。

这一代技术在原有直接承受高温的基础上引入了烧蚀材料。烧蚀材料在受热时会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阿波罗飞船和苏联的联盟号飞船都采用了这种技术。具体来说,阿波罗飞船的隔热材料由含有金属添加剂的硅酸钠制成蜂窝状结构,蜂窝格子内填充环氧酚醛树脂。发射前这些材料呈棕黄色,燃烧后则变成一层碳和二氧化硅,有效阻止热量传递。这种设计不仅能吸收大量热量,还能通过材料的烧蚀过程带走热量,从而保护飞船内部的设备和宇航员免受高温损害。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第三代隔热技术应运而生。中国的神舟飞船和嫦娥系列探测器采用了这一先进技术。与第二代技术相比,第三代隔热技术在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上有了显著改进,更加轻便高效。例如,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隔热技术与神舟飞船相同,都是第三代技术的代表。这些飞船采用了先进的复合材料,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还能在烧蚀过程中有效吸收和带走热量,确保飞船在高温环境下安全返回地球。

那么,为什么阿波罗飞船表面看起来没有那么黑呢?这里必须提到飞船的气动外形设计。飞船通常设计成倒锥形或纺锤形,这种设计不仅考虑了飞行的稳定性,还能有效应对进入大气层时的高温和剧烈的气动阻力。倒锥形和纺锤形设计的独特之处在于,不论飞船以何种姿态进入大气层,都会在气动阻力的作用下恢复到一个稳定的姿态,这大大提升了飞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然而,这种设计并非没有代价。由于飞船在返回地球时的气动加热效应,其底部局部温度会显著升高,而顶部和侧面的温度相对较低。以阿波罗飞船为例,其侧面的倾斜角度较大,导致侧面温度仅有几百度,因此只需要底层金属隔热层即可。而飞船底部的温度则超过2000度,烧蚀材料在此高温下完全烧焦,但多数照片并没有展示底部的情况,仅能看到底部边缘的黑色痕迹。

与阿波罗飞船相比,我国的嫦娥六号在返回地球时采取了一种不同的策略。嫦娥六号并非完全正对着前进方向,而是稍微侧着前进。这种姿态会导致飞船一边受到的热量更多,而另一边则较少,这种现象在空气动力学上称为侧滑效应。侧滑效应虽然听起来像是一个问题,但实际上是设计者刻意为之。通过利用侧滑效应,飞船可以通过调整顶部空气舵的角度来控制侧滑力,实现更加精确的降落地点控制。这种设计巧妙地利用了空气动力学的原理,使飞船不仅能够安全返回地球,还可以精确控制降落地点。嫦娥六号在返回舱一边烧焦而另一边未烧焦的现象正是因为侧滑效应的作用。

为什么说神舟飞船的隔热技术是第三代呢?这是因为相比于阿波罗飞船以及美国的猎户座飞船,嫦娥六号在隔热材料的制造和应用上有了显著的改进。阿波罗飞船和猎户座飞船的隔热材料大多是由工人手工打造,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而我国的神舟飞船虽然也采用了类似的蜂窝结构,但制造工艺已经不再依赖手工,而是采用了热压罐自动成型技术。这样一来,制造时间大大缩短,这种工艺的进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更为关键的是,我国新一代飞船采用了可拆卸更换的隔热设计。这意味着飞船在完成任务后,可以对隔热材料进行更换,从而实现飞船的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飞船的维护成本和制造成本。这一技术不仅在阿波罗飞船上没有应用,甚至连美国最新的猎户座飞船也未采用。

因此,不要因为看到嫦娥六号表面烧焦就误以为我国的飞船技术落后。实际上,这种现象是由于侧滑效应和精确降落控制设计所致,是科学设计的结果。同样,也不要因为阿波罗飞船侧面没有烧焦而轻信其造假的说法。科学原理和技术细节才是真正需要了解的部分。我国在嫦娥六号和神舟飞船的设计中,通过巧妙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和先进的制造工艺,不仅提高了飞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实现了飞船的重复使用。这些技术上的突破,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为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此,你们怎么认为呢!欢迎大家踊跃讨论,感谢大家观看,我是探索宇宙,我们下期再见。

4 阅读:649
评论列表
  • 作者你就硬洗!承认好莱坞科技震撼人心有多难么?

  • 2024-06-28 06:38

    阿波罗使用了保护罩,进入大气层完成烧毁后自动分离脱落,保持阿波罗的完好无损。

    用户10xxx61 回复:
    可惜技术失传了[呲牙笑]

探索宇宙科普录

简介:专注知识科普领域,打开世界未知大门,感受科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