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先生离我们而去,他是施一公院士的祖父

历来论史 2024-06-30 15:09:00

施一公先生透露悲讯新四军传奇战士施平同志这位曾担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老人,与病魔抗争后,于6月29日在上海安然离世享寿113载。他的生平是部不屈的奋斗史引人深思。

施平原名施尔宜,1911年在云南大姚县的阳光下诞生。青少年时期的他就展现出非凡魄力参与了共产党领导的激进学生运动。1926年春风拂过昆明,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大革命的洪流。岁月流转至1931年秋季施平步入浙江大学农学院的大门,不仅成为了一名学子,更扛起了学生抗日会主席的重任。

在那场著名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里施平扛起了领袖的大旗身为浙大学生会和杭城各校学生联盟的主席,他有力地引领了杭州的抗敌热潮。全国学联执委特别委员会的席位上也坐着这位年轻才俊他的声音响彻校园激发着青年们的斗志。1938年初施平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浙东南特委宣传委员,不久后又担当云和县工委书记。在云和他巧妙地利用公开身份创办了《云和快报》一篇篇如《铲除汉奸》《本县没有爱国健儿吗?》等犀利文章犹如匕首直刺敌人的心脏,唤醒了更多沉睡的灵魂。

1939年的寒冬施平转战桂林投身于"国际新闻社"的行列,这个由党引领的机构让他隐蔽地活跃在上海担纲华东沦陷区新闻工作站的领头人,还曾任香港分社的记者和采访部主管!时间跳到1941年8月他投身新四军,在苏中抗日根据地英勇抗敌军中的重要任务包括护送著名文化人士邹韬奋前往淮南军部。解放战争时期1946至1947年间,施平同志在南通县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先后担任县委书记和县警卫团政委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施平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后投身教育事业,曾任北京农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党委书记,他的贡献不仅于此还担任过上海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堪称北京高等教育领域的先驱。

上海新四军研究会透露施平老先生现为亚洲最长寿男性全球仅列第三。他的手印近日在沪被郑重采集以此纪念抗战精神延续不朽的传奇!这位岁月的见证者其故事令人惊叹。

施平这位声名卓著的人物,不仅是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祖父,更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他的名字承载着科学与教育的双重荣耀!

施一公曾在《光明日报》分享他的根扎在云南省大姚县,那也是他爷爷施平的故乡。说起爷爷年轻时他就深受革命精神洗礼,随后离乡背井进入浙江大学农学院深造。在那里一段美好爱情展开,他与奶奶杨琳相遇相知她可是杭州学生运动中的革命先锋。然而奶奶的勇敢付出让她付出了沉重代价被国民党政府当作共产党抓捕。1935年1月5日施一公的父亲在杭州呱呱坠地可仅仅18天后,他就失去了在狱中牺牲的母亲!为缅怀这位无畏的女性爷爷给儿子取名为施怀琳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荣光!

施一公透露他的爷爷当年投身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投身抗日战场,无奈之下将幼年的父亲交给亲友代养。新中国成立后爷爷不辞辛劳,四处寻觅,终于在云南的老家找到了父亲并将他带到北京共同生活。父亲自小命运多舛几乎没见过亲生母亲成年后才得以与父亲初次相认这是一段充满波折的团圆故事。

0 阅读:151

历来论史

简介:读史如登山,无论回顾与前瞻,都可以得到最广阔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