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竟然是个吃货,这些历史冷知识让人大跌眼镜

博文百晓 2024-01-24 16:53:32

1.孔子是我国最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门下弟子无数,但谁能想到孔子竟然是吃货,孔子的学生需向孔子缴纳肉干作为学费。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这里的“束脩”是什么呢?“束脩”就是一把(十条)肉干,所以上面那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是给我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

2.馒头据传是诸葛亮发明的:馒头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时期的文献中,在西晋人卢谌所写的《祭法》中也有关于馒头的记载,书中记载:“春祠用头”。 我们知道这里的“馒头”是当做祭祀用的物品人头。诸葛亮觉得这样不妥,就将羊肉、猪肉切碎,然后用面包之,并做成人首的形状,以此来祭祀神明,称之为蛮头,即“蛮人之头”。后来因避违改为曼头,然后加了食字旁成为现在的馒头。

3.马谡不是诸葛亮斩杀的,而是病死的。熟悉《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其中有个著名桥段“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在街亭战败之后,马谡为请罪绑了自己送到诸葛亮面前,虽然可以说诸葛亮和马谡关系情同父子,但是诸葛亮执法如山,法不徇私,依然按照军法斩杀了马谡。但对于马谡的结局,正史《三国志》有着明显不同的记载,表明马谡是病死的。

4.“老公”在古代指的是太监。老公在现代一般是女性对自己配偶的爱称,"老公"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由一对夫妻之间的对联创作而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老公"有着不同的含义,如:对老年男性的尊称, 对有地位、有威望的父亲或祖父的称呼, 在元代,"老公"也被用来指代父亲。在宋朝,"老公"逐渐转变对丈夫的爱称。但在明清时代"老公"一词转变为对太监的称呼,太监在古代被称为寺人、黄门、貂珰,尊称内官、内臣、中官、中贵;卑称内竖、阉宦、太监、阉人,民间俗称老公,在宫廷中,太监常被称为"老公公",这是对他们的蔑称。

5.北魏王朝奉行残忍的“子立母死”制度。近年来受古装宫斗剧的影响,很多人觉得古代后宫嫔妃都是“母凭子贵”,但在古代历史中,情况并不是这样,尤其是北魏时期,更是奉行残忍的“子立母死”制度,即皇子一旦被立为储君,其生母就必须要被赐死。这样做也并非没有原因,主要是为了防止外戚专权。

3 阅读:15

博文百晓

简介:聊世间百态,品人生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