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旗主权力有多大?理论上金大烟袋,还真能牛逼哄哄使唤和珅

小僧乱翻史书 2023-12-16 04:34:0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苗志恒

编辑|t

引言

中华五千年史,风流人物无数,即便二十四史之巨也记载不完所有英豪。电影电视剧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缺憾,许多只知名姓的历史人物因演绎而变的活灵活现。诸如陈道明的康熙皇帝、唐国强的诸葛卧龙,还有一些深入人心的负面人物,比如王刚的大贪官和珅。

和珅是清乾隆时期的大臣,不同于《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肥蠢痴贪,历史上的和珅是因为唇红齿白的俊朗小生形象才得到乾隆的赏识。

同时和珅是个精干聪慧的政治天才,年仅25岁就位列军机大臣,位才三品之尊权却享宰相之盛,纪晓岚怎得与之比肩。

(和珅)

在电视剧中,位高权重的和珅曾经被没有官身的金大烟袋羞辱,自称八旗旗主的老大爷直接将和珅抓进大牢,即便是乾隆皇帝也要求和珅向金大烟袋叩首道歉。金大烟袋口中的八旗旗主与铁帽子王,引起了观者的注意。

八旗旗主是什么角色?铁帽子王又有何说法?没有官位的金大烟袋为何能视位高权重的和珅为奴才?

一、和珅之辱

和珅一生都与乾隆皇帝深度捆绑,因为皇帝的惊鸿一瞥,抬轿子的和珅因容貌的秀丽被一路提拔到侍卫亲军统领之位。25岁的军机大臣可谓是前无古人了,此后二十年间和珅不光是贪财有道,做官也有很道,位极人臣恩宠不断。

(正白旗)

1780年,年仅30岁的和珅在朝官外,还被授予了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的官职,有了这个正八旗的身份和珅,才能青云直上到一品大学士。

和珅也清楚入了旗就相当于是旗主的奴隶了,但是为了上升他也没有办法,出乎和珅意料的是直面旗主的风险。

电视剧中,和珅奉乾隆之命巡查地方,借钦差之名无往不利。趾高气昂的和珅惹到了真正的贵族,金大烟袋直接派人将和珅拿下,臭骂一顿后直接押入监牢。

(电视剧照)

以政治智慧著称的和珅,自然不会随意顶撞任何可能的大人物,和珅选择等待皇帝来为自己申冤。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金老头,对皇帝也是丝毫不惧,自称是丢了祖上铁帽子王的八旗旗主。

当着乾隆的面就再度训斥起了和珅,皇帝并不恼怒反而让和珅向金大烟袋道歉。金大烟袋训斥和珅的事情并不是无的放矢。

清朝旗制下,旗民就相当于旗主的奴仆,道光皇帝时就有一品大学士请假去出席旗主家中的丧事。和珅再勋贵,也不过是普通旗民。旗主哪怕打杀了他皇帝也没有话说。

(道光皇帝)

因此金大烟袋原型应该就是乾隆时期的正白旗旗主了,但编剧的历史水平显然不高。因为从乾隆的祖爷爷顺治皇帝时开始,正黄旗与镶黄旗以及正白旗的旗主都由皇帝兼任,而在此之前的正白旗主给满清皇室造成了巨大威胁。

二、顺治之殇

满清最著名的正白旗主是多尔衮,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最喜爱的幼子。他的兄弟从努尔哈赤处继承了正黄旗与镶黄旗。在皇太极继位后,他将自己的白二旗与黄二期进行了对调,在权力变更中,多尔衮得到了正白旗旗主的位置。

多尔衮得势的真实原因,是他没有真正得到努尔哈赤的信重,对皇太极没有实际威胁。但其实多尔衮,不能释怀皇太极逼死其母欺压其兄弟的仇恨。在皇太极壮年猝死后,勇武的多尔衮带领正白旗军纵横南北,以摄政王之名威震天下。

(多尔衮)

皇太极之后,多尔衮扶持年仅六岁顺治皇帝登基,实际上掌控朝政。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多尔衮治下,正白旗还在两黄旗之上。皇帝自然不能忍受。多尔衮死后,顺治就将其名下的正白旗吞并,此后清朝皇帝掌控两黄与正白,被称为“上三旗”。

从多尔衮后,清朝历代皇帝都在打压其他旗主的权势,但仍然不能消减旗主对旗民的特权,原因就在于八旗各自都有独立的军事建制,而且听从旗主的号令。这是努尔哈赤的祖命,也是少数民族政权的无奈之举,即便强势如雍正也没有废改。

(努尔哈赤)

三、顶层设计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最为长寿的少数民族政权。八旗制度其实正是满清政权的顶梁之柱。八旗虽然腐败,但确确实实保证了满族人对统治主体地位。

努尔哈赤时,八旗是满人军队战斗力的保证。努尔哈赤最初建立的八旗军队,都由其子嗣兄弟担任旗主,在择优竞争选择主君的同时又保证了政权在爱新觉罗式内部的传承。

顺治之后,下五旗的旗主固定为世袭不降的铁帽子王,此后康雍乾各朝又陆陆续续的增加了数个铁帽子王。满清政府赋予八旗之主与铁帽子王莫大的权力,其中旗主就拥有对旗民的生杀予夺大权。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国本,保护八旗制度的权威就成了清朝的政治正确。旗主拥有莫大的权威欺压旗民,普通旗民又欺压汉民,一层又一层的腐败,八旗对于清朝来说就像是心脏处的一块烂肉,挖不得,只能等待慢性死亡。

结语

乾隆朝后二十年和珅之权势无与伦比,但就是这样的人物,也被满清旗制压成了旗主奴才。不合理的制度必然会引起反抗,民主与自由之风会永远吹拂!

(铁帽子王)

参考资料

李鸿彬,郭成康.清入关前八旗主旗贝勒的演变[J].社会科学战线, 1982(1):10.

高翔."知人则哲"──读《和珅评传》[J].清史研究, 1998(4):6.

7 阅读:8486
评论列表
  • 2023-12-22 13:21

    满清荒蛮糜烂,误我中华!

    用户18xxx71 回复:
    来江苏旅游的?
  • 2023-12-20 20:43

    理论个屁

  • 2023-12-17 17:15

    那个图片是多铎,不是多尔衮![doge][大笑]

小僧乱翻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