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抗日,刚烈傲骨,受伤被俘后,绝食8天殉国

正道故 2024-05-24 06:21:47

古书上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对这句话,我曾信以为然。直到后来,我看到抗日英雄巫恒通的英雄事迹,彻底颠覆了我对书生的误解。在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书生弃笔从军,同样是满腔刚烈傲骨,丝毫不比那些舞枪弄棒的武人差,巫恒通就是这样一位书生豪杰,抗日英雄。

1903年,吴恒通出生在江苏省句容县白兔镇柘溪村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自幼天资聪慧,喜欢读书写字,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授道解惑。也正是为了这个理想,巫恒通学习非常刻苦,并成功考入了江苏省立第三师范,毕业后,在无锡县立第四小学任教。

能够从事自己向往的教师职业,让巫恒通内心非常知足。他很喜欢和珍爱自己的工作,他工作上刻苦努力,认真负责,很快就得到了晋升,先后担任句容县女小校长,南通师范附小教师,句容县督学和泰兴县教育局局长等职务,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在教育行业帮助更多的莘莘学子,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的人才。

然而,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国破家亡的紧迫感,让巫恒通不得不放弃自己深爱的教师职业,毅然弃笔从军,主动投入到抗日救国的革命斗争中,开启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为了组织抗日力量,巫恒通将年轻的儿子,送到新四军去当兵,他自己则主动与陈毅司令员取得联系,共商抗日大计,于1939年3月,组织成立了句容县民众抗敌自卫团,主动接受新四军的领导,同年11月改编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新编第三团,担任团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巫恒通从文弱书生,向抗日名将的华丽转变。

巫恒通领导的新编第三团,在江苏句容县与日军、伪军展开了多次的生死搏斗,大小战斗数百场,多次粉碎了日军扫荡茅山地区的突袭计划,成为让日军和伪军闻风丧胆的抗日英雄。

日军和伪军对巫恒通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这些恶魔不惜一切手段对巫恒通进行报复,他们无端的杀害了巫恒通的兄长,抓走他的孩子,放火烧毁他的村庄,摧毁他的家园,所有日本鬼子能想到用到的手段,全都在巫恒通身上用过一遍,想以这种方式,逼迫吴恒通投降。

可是,日本鬼子严重低估了这个文弱书生的英雄傲骨,巫恒通不但没有屈服于日本鬼子的淫威,反而慷慨陈词地说道:坚持抗敌,有敌无我,有我无敌!有日本鬼子在,房屋被毁,人被杀,这是必然遭遇,只有把鬼子赶出中国,才能保全生命财产。

巫恒通的抗日决心坚定不移,日本鬼子所欠下的每一笔血债,只会让他更加奋勇杀敌,用赫赫战功,来反击日本鬼子的暴行,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誓言,丝毫没有一个书生的柔弱,反而彰显了民族大英雄的气概。

1941年9月6日,已经担任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兼句容县县长的巫恒通,在大坝上村指导抗日工作时,被前来偷袭扫荡的日军包围,巫恒通临危不惧,立即组织力量反击,最终因寡不敌众,巫恒通中弹负伤被俘。

巫恒通被俘后,日军如获至宝,想以各种威逼利诱的方式,逼迫巫恒通投降,以为一个文弱的书生,无法承受严刑拷打的痛苦。可是,日本鬼子怎么也想不到,在内心充满家仇国恨的巫恒通面前,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一点皮肉之苦,又怎能让他屈服?

见来硬的不行,日本鬼子又来软的,他们抓住了巫恒通幼子巫健柏,带到监狱里和巫恒通见面,想用父子亲情来软化巫恒通。作为父亲,巫恒通的内心非常悲痛,但他仍然坚强地对幼子说:你要永远记住你伯父、伯母、叔父是怎么死的,永远记住你爸爸是宁死也不会投降的,要像文天祥那样为国牺牲,你要继承父辈遗志,做一个有志气、有骨气的中国人。巫恒通就是这样不屈不挠,在监狱中绝食了8天,壮烈殉国,年仅38岁。

为纪念巫恒通抗日英雄事迹,现在的句容市烈士陵园中,有两尊半身的青年书生铜像,铜像戴着眼镜,双眼炯炯有神,那书生就是与日本鬼子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抗日英雄巫恒通。在江苏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里,也陈列着巫恒通曾经使用过的物件。

巫恒通一门忠烈,前赴后继抗日救国,这种爱国精神,流传子孙后代,也谱写了一首书生弃笔从军,抗日救国的英雄赞歌!

特别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提醒删除。

1 阅读:46

正道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