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抛弃的甲鱼”野生每只千元供不应求,温室甲鱼却被“嫌弃”?

钓大鲫鱼 2024-02-27 21:55:02
01

曾经泛滥的甲鱼

甲鱼,俗称王八,又称水鱼、团鱼、老鳖、中华鳖等,甲鱼是龟鳖目鳖科鳖属的两栖类爬行动物。

甲鱼是具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据南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记载,鳖(甲鱼)性味甘,平,有滋阴补肾,清退虚热的功效。

然而,具有滋补功效的甲鱼,在几十年以前,却被人们用来喂鸭子,甚至有人嫌弃甲鱼壳不好砍都不愿意要它。这是为什么呢?

听父辈们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经济条件非常落后,谈不上家庭收入,能解决温饱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种田犁地时,经常会听到咯噔一声,然后用手一拔,田里不是甲鱼就是乌龟,有时候一亩田里就能抓好几十只。

尤其是池塘干枯的时候,在下水摸鱼的过程中,经常有人会被甲鱼咬到手,特别是靠近水库位置的池塘,一个鱼塘都能抓到上百斤甲鱼。

不过那个年代在乡下,甲鱼和乌龟虽然也有少部分人吃,但吃这个一般会被人看不起,被视为好吃懒做的光棍汉。

所以,当时从河里、池塘和稻田里抓到的甲鱼,通常都是先筐子带回家,而后用刀剁碎了喂养鸭子。

20世纪70年代初期,乡下逐渐有人开始收购野生甲鱼,不过当时由于经济条件普遍比较差,所以甲鱼贩子给出的价格是非常低,低到乡下人都不愿意去抓。

因为当时的物价本身就很低,即使抓甲鱼拿去卖,但实际上也卖不了几个钱,况且农村的鱼塘和农田里到处都是。

因此,那时候农村人都认为抓甲鱼,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大集体或把庄稼地里的活干好。

而乡镇集市上售卖的甲鱼,价格大约在一毛钱一斤左右,鱼贩子在乡下收购的价格,只能给到六七分钱一斤,而且甲鱼还不好卖。

鱼塘里养殖的“四大家鱼”鲫鱼、昂刺等鱼类的价格,大约每斤三毛钱左右,最不值钱的鲤鱼,都要一毛五至两毛钱一斤。

黄鳝、泥鳅的价格高出甲鱼的好几倍,所以当时农村的池塘、河道、水库里,野生甲鱼随处可见,特别多,可惜可好景不长。

02

身价暴涨却招来“杀身之祸”

20世纪80年代初,野生甲鱼价格已经上涨了十几倍,大城市市场上售卖的野生甲鱼,已经涨到两三块钱一斤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中华大地,全国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尤其是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居民,是一个接一个地富了起来了。

老百姓手里有了钱,生活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对吃的喝的都开始讲究起来了,而甲鱼作为膳食滋补品,很快就被有钱人给盯上了。

一时间,野生甲鱼变得非常畅销,这也导致野生甲鱼的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向上狂飙,由原先每斤两三块,一下子涨到了四五十一斤。

相当于抓一只三斤重的甲鱼,在当时就可以买一块“上海”牌全钢防震手表,或者是天津产的“飞鸽”自行车了,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位工人一天的收入了。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由于野生甲鱼的价格暴涨,乡下的农村一时间涌现出很多捕捉甲鱼的人,甚至出现了很多职业抓甲鱼猎人。

术业有专攻。职业抓甲鱼的人区分两种,一种是使用针钓甲鱼;另一种是徒手抓甲鱼。

针钓甲鱼,通常是用一根长10米左右的尼龙线,绑上一根绣花针,用猪肝作为钓饵,丢入水中等待甲鱼咬饵上钩。

另一种抓甲鱼更是一绝,他们可以辨别水中的气泡,就能知道水下有没有甲鱼,然后潜入水中就可以直接逮住它。

为了高额的回报,甚至在寒冷的冬季,用小船在水面,利用一个类似鱼叉的渔具,往水下泥土里探测,就能抓到在泥土越冬的甲鱼。

短短几年的时间,野生甲鱼的数量骤减,一部分原因是人为过度捕捉,另一部分是甲鱼的栖息地被大面积开发和水源被污染导致的。

物以稀为贵。甲鱼也从原先的几十块钱一斤,涨到了两三百一斤,而高档酒店里的一只野生甲鱼,则要卖到一千多元一只。

而且甲鱼的价格还在持续上涨,原因是供给关系不成正比货源无法保证,广东、上海、浙江等沿海城市的市场上,通常都是有价无市。

善于投机者,总是能在别人还没有发现时抢占先机,一些从事水产养殖的人,把目光投向了甲鱼养殖。

03

温室甲鱼兴起,再到被人嫌弃

我国甲鱼养殖最早起源于台湾省,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缺乏养殖技术,所以人工养殖的甲鱼年产量不高。

大陆正式开始养殖是从1974年,在我国湖南省汉寿县,由刘筠院士牵头负责,当时的甲鱼苗的来源,主要是依靠野外捕捉。

经过几年的人工养殖摸索,成功取得了甲鱼人工繁殖的宝贵经验,随后迅速向周边推广开来,中国大陆甲鱼养殖正式拉开帷幕。

众所周知,甲鱼是一种需要冬眠动物,每年3月底4月初从泥土里爬出来觅食,10月份水温下降到15℃以下后,就钻入泥土里冬眠了。

最适合甲鱼生长的气温是27~28°,当气温低于15~18°时,摄食欲会大大减少或这是停口不进食,气温高于33°时甲鱼也会出现停口不进食。

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发现,甲鱼养殖的周期时间太长,一般需要4~7年才能上市交易,根本满足不了这火爆的市场,况且资金回笼也慢,所以必须要改变现状。

没过多久,一些头脑聪明的人想着,把甲鱼放在一个比较恒温的环境,甲鱼既不用冬眠而且一年四季都在生长,大大缩短了甲鱼生长的时间。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我国湖南、浙江、江苏、安徽等地,把原先养在水泥池的甲鱼,搬进了温室大棚里。

虽然费了不少工夫,但甲鱼的生长速度,的确比之前的快了3~4倍,和当初预期的一样,在恒温的环境下,甲鱼没有了冬眠每天都在生长。

而利欲熏心的养殖户,在甲鱼的饲料里添加一些激素和添加剂,让需要生长4~7年的甲鱼,时间一下子缩短到了2年以内就能上市。

在这短短几年时间里,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收割了第一桶金。

没有不透风的墙。随着温室大棚养殖的甲鱼环境脏乱差和激素等负面信息被爆出后,很快就不受消费者待见,甚至觉得不干净、有激素被人嫌弃。

而大棚甲鱼的价格,也由原先一两百一斤,下降到现在的十几块钱一斤,近几年价格持续走低,原因是消费群体缩减。

但温室大棚甲鱼并没有退出市场,而是走平民路线,活动于乡下宴席和街边摊的卤味等,这些大多数都是温室大棚甲鱼。

图片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04

延伸阅读——辨别野生甲鱼的技巧

观察甲鱼爪子

野生甲鱼和养殖的甲鱼,最大的区别是生活环境的差距,野生甲鱼是需要以捕食生存,养殖的甲鱼则等待人工喂养。

所以区别是不是野生甲鱼,首先观察甲鱼的四肢爪子,野生的爪子磨损严重,且颜色发黄;养殖甲鱼爪子则是短小没有磨损且发白。

观察甲鱼背

野生甲鱼背部光洁平整,皮薄均匀,在阳光下会有蜡质光感,养殖的甲背皮肤略厚,疣粒粗糙且无光质感,活跃性不高。

观察甲鱼裙边

野生甲鱼的裙边肥厚,并且肉质感十足,养殖的甲鱼裙摆比较薄,尤其是大棚甲鱼的裙边和野生甲鱼一眼就能辨别出来。

甲鱼底板

用手摸甲鱼底板,是辨别野生甲鱼最常见的方法之一,野生甲鱼的底板用手摸,会感到肉紧而有弹力,养殖的甲鱼则是软和无弹力。

还可以通过观察底板颜色和底板光滑度来辨别,野生甲鱼的底板有磨损,甚至还有较大的划痕,养殖的甲鱼底板一般比较白净。

甲鱼整体颜色

自然水域长大的野生甲鱼,颜色一般多见土黄色,黑斑色底板呈现褐,有也甲鱼颜色呈灰黑色,养殖甲鱼多呈黑色或绿色,或者是黄中带绿色。

最后。野生甲鱼在这几十年的变革中逐渐退出,如今野生甲鱼的数量非常少,即便是职业捕捉甲鱼人,空手而归也是十之八九。

所以,任何物种,如果过度的索取,都会面临枯竭的那一天,人与自然,应当共存。

但话又说回来,野生甲鱼几十年前没人吃,如今却吃不起,这又是谁能想到的呢?

12 阅读:4666
评论列表
  • 2024-05-11 20:13

    以前的人真不喜欢吃?

    江湖笑 回复:
    以前的人缺的是粮食和油水,这些东西跟本提供不了。你总不能一日三餐全靠吃鱼虾之类的吧。
  • 2024-05-12 13:01

    本人70年代生活在湖南湘西,鸡蛋论个卖,按大小9分或1毛一个,草鱼很贵要7毛一斤,每次赶集,市场的角落里有农村小孩卖甲鱼,按大小1毛多或2毛一斤,没什么人买,都是农村孩子抓来换点零钱,买铅笔橡皮擦之类的……

  • 2024-05-12 09:56

    滋阴,眼睛不好的人的圣物

  • 2024-05-12 07:49

    马家军带火的

  • 2024-05-13 11:22

    肉质区别太大了,真的,

  • 2024-05-14 13:29

    因为养殖的都是激素!

  • 2024-05-18 23:37

    对于不吃皮的人来说,甲鱼就是一点都不好吃,还带皮。

钓大鲫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