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旭放——《问界》引航未来开创艺术新纪元

水墨2023 2024-06-26 08:08:34

骆旭放,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会员,北京李可染画院画家、终身研究员,李宝林艺术工作室画家,陈钰铭艺术创作室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山水画硕士研究生,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访问学者,北京燕山国画院副院长。

骆旭放艺术年表:

1990年《静物》入选“江苏省第四届水彩画作品展”。

1990年《九华印象》入选江苏省全省画院、美术馆作品联展。

1991年《总渠保卫战》入选江苏省抗洪救灾画展。

1997年《少女》入选“江苏省水彩画作品年展”。

1997年《松风图》入选“十五大精神颂——江苏省美术、书法作品展。

1998年《悠悠鹤乡情》作品入选江苏首届美术节,并获铜奖。

1999年《茫茫黄海滩》作品入选中国美协“迎九九”澳门回归中国画、摄影作品大展。

1999年《阳春白雪音犹壮》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O周年、毛译东同志诞辰106周年”全国书画展。

1999年《鹤乡情》入选中国美协“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

2000年《山寨》入选新江苏画派、七彩世纪中国画大展。

2000年《西部情歌》作品入选中国美协“民族魂、国土情”全国书画作品展。

2001年《九寨风情》作品入选中国美协“200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01年《九寨风情》作品入选江苏省苐二届山水画展,并获铜奖。

2001年《安居乐业》获江苏省税收与公民摄影书画展优秀作品奖。

2002年《山水有情云作伴》作品入选中国美协“同里、保护世界遗产”国际中国画作品展。

2002年《瑶寨风情》作品入选中国美协“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03年《飞流直下三千尺》入选中国美协“2003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2004年《秋水无声》入选中国美协"菜乡情",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

2004年《山泉》入选中国美协2004年全国中国画画家提名展。

2004年《西部吉祥图》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江苏省美术作品展。

2005年《清风祥音》入选中国美协200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06年《安居乐业》作品入选美在新江苏,并获优秀作品奖。

2010年《清音》作品获中国美协“爱我中华”全国优秀书画作品奖,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2年《国泰民安》入选中国美协2010年“民族百花奖”全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

2012年《国泰民安》入选中国美协“美丽家园、魅力新疆”第七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

2014年《军民鱼水一家亲》作品入选中国美协“重温经典”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获优秀奖。

2014年《国和民祥》入选中国美协“万里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获优秀奖。

2017年《塬上金秋》入选中国美协"第三届娄东(太仓)全国山水画作品双年展。

论文发表年表:

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智慧谷”艺术专刋,题为“心源”,

201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专刋,题为“重品、悟道、求实、创新”,

2017年.11月“中国文艺家”主办:中国文联出版社,题为:点的壮大,线的延伸,

2017年11月,“美术文献”主办:湖北美术出版社,题为:对新时期国画发展的几点感想,

2017年12月,“大河美术”主办:河南省报业集团,题为:浅谈中国山水画对景写生五大误区。

以线取势 笔精意骇——骆旭放山水画之品读

文 / 尚艺

骆旭放的山水画透露着祥瑞之气,明丽而灿烂,具有清晰的传统文脉。我们从他的山水画中可以看出五代董源、巨然那笔墨苍浑、华滋、秀雅的风范。不过,他把董、巨的山水风范又与荆浩、范宽的风范进行了整合,其作品可谓“北骨南肌”。

此外,骆旭放的画也有“元四家”画的风神气度。一看他的画,立刻就能被那清新朴茂而层次分明的意象所感染,心中的烦躁顿时消失了。当然,骆旭放的画更多的还是取法龚贤:对画面层层积染,“三日一山,五日一水”,从容不迫。其画设色不多,气象雍容而磊落,犹如“黑龚”时期的作品,墨分五色而华彩毕现。

骆旭放的画可以称为“密体”画,大气磅礴但又不失细节上的精微。他的作品光华四射、万木葱茏,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充分说明,骆旭放深知重峦叠嶂、草木旺盛乃瑞气徐来的征兆。若将骆旭放的山水画悬挂于墙上,则满室生辉。想必这是人们喜欢他山水画的一个重要原因。

骆旭放的山水画,景物繁密,一笔一画刻画得一丝不苟,蕴涵着清正、磊落的人格精神。其实,这正是他的立身姿态的象征。在中国儒家学者看来,天下的难事,必定开始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发端于细微;圣人永远不会自以为大,所以才能取得平凡人所不能取得的成就。骆旭放的山水画就是在遵循中国传统儒学观念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具有久远历史的中国画艺术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在古今中外文化空前交汇的时空里,历史上没有任何时候像现在这样对中国画提出尖锐变革的课题。争论伴随着改革。对中国画用笔用墨的反应激烈程度不亚于一场舆论革命。

时代的转换与变革向传统的中国画艺术不断地提出挑战,也给予中国画艺术推陈出新以机遇。当代中国画家对笔墨有多种态度:有的维护它并尽力以之表现新的感觉;有的疏远它而把主要精力用于探索新方法上;还有的认为笔墨已经被古人用尽了等等。中国画发展到当代,面临着诸多的难题,也预示着诸多可供选择的机会。对于画家而言,可以从自我出发,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条路无疑是艰辛和漫长的。对于现代山水画来说,抛掉笔墨与笔墨组合这一水墨画的基础语言形式和语言单位,就会出现精神和语言本身的贫困。笔墨在千余年的士人文化语境里积淀了中国精神与中国智慧,即它已不只是形式,也成为融会着心物和形神的精神了,笔墨是否已经被古人所用尽?应该说前人创造的笔墨与笔墨规范高度成熟,但不能说对笔墨已经用尽,如果只重复古人,就不能适应现代需求。

传统笔墨是一个广大的体系,博大精深,它给予我们的既有限制,也有资源和再创造的无限空间。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和艺术规律,是整个中国画界的使命。中国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兼容并蓄,不断注入新的表现手段,才能在21世纪不断进行笔墨革新,以适应当代的审美需求。绘画中最宝贵之处在于生活气息,感人之处在于生动的反映生活,融汇中西,把握时代审美特征,探索个性艺术语言,才能不断推出具有鲜明时代特性的佳作。当代中国画家不可胜数: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傅抱石,赵望云,石鲁等一大批画家,他们都在笔墨上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并创立了自己的风格。风格是画家对自然迹化最强烈,最能打动人,最具画家性格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是画家生活经历,艺术功底,文化素养,乃至人品的综合体现。在当代画家中,尤其是中青年一辈,比较重视自我风格的树立而不愿千人一面。

为此,某些急功近利者,面对深厚的笔墨传统所呈现出的浮躁心态,导致他们在营构视觉形式上,抛弃了中国画的笔墨根本,而走向化学材料的滥用。传统笔墨在现代山水画的应用中常会遇到和具体的真山水和今人的感受如何对应的问题。其中笔墨的抽象性与景观的具体性之间怎样统一,是最大;最重要的难点,如强化笔墨的独特性就容易弱化景物的地方性,反过来,则又可能弱化笔墨的独特性,要突出二者又能让它们彼此强化,非下大功夫不可。从历史经验看,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途径是从景观形态寻求创造新笔墨的契机,如同古人从北方景观找到了创造斧劈皴,从南方景观找到了创造披麻皴的契机那样,把特定的景,情和特定的笔墨符号熔为一炉。许多现代画家在继承先师那种严谨雅致的风格基础上,强化瞬息之动,即时之情,采用墨出无法而意向定法,整体严谨而局部纵姿的规则,通过干湿冲激,相互浸化,浓淡调合,冷暖相济的处理,将偶然性与必然性连为一体,将偶有所得和偶有所感融注一道,尽其淘滤生活印象的积蓄,捕捉自然的浮光掠影,从而扩大了艺术创作对现实生活的容量。当然绘画艺术光新不成,要有时代感,应当大胆尝试,但必须用得恰当好处,不论用任何手法来创新都是好的。在传统艺术中,物质始终是手段的手段,即使是对笔墨物质性高度尊重的文人画中,水墨性依然是实现文人规范的造型和绘画用笔的手段。

在现代水墨画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在运用笔墨的同时,还要用笔墨来表现好现代生活。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作到以下几点:一是笔墨形态与传统保持连续性的同时,又有所创造与新变;二是笔墨本身的质量要高:如坚实的书法性,合理性等;三是笔墨构成要产生较强的形式感与视觉冲击力,与现代人文环境合拍;四是笔墨自身的结构具有层次性,空间性和变化统一特质;五是笔墨能适应表现当代生活,同时又不失它特有的文化气质,而不是用脱离生活的技巧去哗众取宠。美是客观存在的,客观存在却不都是美。艺术里的现代或传统都可能是美的,关键在于艺术中的蕴含,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尊重传统但并不为传统所囿,尤其不标榜自己继承了传统因而排斥现代,尤其不为自己风格已经现代便蔑视传统。艺术作品主要在于它们从不同程度、角度触及人类某些共同的、本质的、最为深邃的东西。

总之,骆旭放的画有万木葱茏之美。而这“葱茏”不仅是对大自然和画家个体生命力的赞颂,还有对国家繁荣兴旺的赞颂。从这个意义上说,骆旭放画画,缘自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骆旭放是个理论修养较高的画家。他写得一手好文章,曾自云:“作画如参禅。”这不是人云亦云的敷衍,而是他自己的真实体会。因为,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玉宇无尘的艺术境界。在他的画作中,一切都是“活”的,充满了生命活力。即便是一个小小的点画,也似乎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活物。

骆旭放喜欢坐在山上静观眼前风物。他静坐时,能感受到自然山水的“喧嚣”。这是他以丰富的人生阅历为“静观”背景而感受到的自然的生命气息。这表明,他在自然的世界里照见了古人,也看到了自己。在我看来,骆旭放的画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绘就的,我们从他画中感受到的蓬勃旺盛的生命气息也由此得来。骆旭放用笔从容稳健,刚柔、虚实皆处理得恰到好处,似金声玉振,颇见精神。他的山水画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这是其绘画值得我们品味,而且品味越久,感觉韵味越绵长的一个原因。

自然山水原生态的美感和画面最后的美感效果固然很重要,但骆旭放的山水画创作所注重的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两方面。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探索出一种能滋养、孕育“艺术生命”的独特艺术语言。

总之,骆旭放画中的山石、树木犹如水洗般明净,让我们看后心灵犹如浸入太古冰湖般感觉无比清凉。骆旭放的美学思想,正是他那精理入于意象、峻气化为华彩的绘画创作最为宝贵和最值得重视的方面。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