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科学的方法,养出了斤斤计较的娃!要不是生二胎,会错下去

爸妈的心头肉 2024-07-03 11:50:38

昨天吐槽我当了4年二胎老母亲的人生感悟,后台留言炸了锅,大家纷纷要开启“海后”模式。

我以为这热闹,只有二胎老母亲会凑,没想到,好些单胎妈妈也来了,

收到这样一条留言:

C妈,我家就一个娃(女孩)。

看完你分享,我觉得我也在弯路上了咋办?

我发现我这一个孩子,好像养得太小气,太爱计较了。

去奶奶家跟堂弟分零食,必须一模一样,不然就大喊大叫不公平,每次奶奶准备东西都战战兢兢。

别人碰到她,哪怕不是故意的,她也会耿耿于怀,说他为什么撞我、这人怎么这样,一顿输出。

她要买玩具,我有时候正在犹豫(都没说不给买),她就立马反问,你这是什么表情?不给买就算了!

整个一个愤世嫉俗啊。

而且,还特别会反驳别人:

垃圾掉地上,你让她捡起来,她说你之前掉了,也经常不捡啊;

刷牙你催第二次,她说,我又没说不刷,一直催什么催?

嗯,管不了,真得管不了。

我们都希望孩子可以大气一些,倒不是为了面子。

而是如果孩子过于敏感,不仅让亲者累,朋友也会敬而远己,孩子自己也很不开心。

看到这条留言,我想起了被CC小时候的高敏感、高需求支配的恐惧。

高敏感娃,ta总是能抓住其他人不易察觉的一些细节,情感反应也更强烈。

表现出来的就是挑剔、难以满足,对周围人都比较苛求,同时又敏感易怒。

说直白点,就是事儿特别多。

这类孩子,如果在养育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的接纳,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变得斤斤计较。

除了一些父母本身特别爱计较,孩子有样学样的,还有两个坑是我曾经踩过的。

当时看上去无比正确,后来有了老二,就知道自己错的有多离谱。

今天分享给大家。

01

过度强调维护自己的权益

咱们这代父母,小时候大多有被强迫谦让、分享的经历,所以做了父母后就非常有物权意识,也很重视自己孩子的感受。

不知不觉,就容易矫枉过正。

我经常在小区里看到,家长义正严辞:

“你的东西你做主,如果不想给别人玩就不给”

结果,孩子警惕每一个靠近那玩具的人,自己护着所有的玩具,一个都不让别人碰,谁碰一下就跟谁急;

“你自己的感受最重要,甭管是谁,只要有让你不舒服的行为就要大声表达出来”

结果,孩子对着长辈大呼小叫,“这是我的事,跟你有关系吗?”毫无礼貌可言;

“你不需要让着弟弟妹妹,如果是你喜欢的东西,哪怕ta哭,你也可以不给”

结果,哪怕自己不太喜欢的东西,哪怕弟弟妹妹哭天喊地,他也不会有一丁点的心软。

虽然这样教没错,孩子个人的感受很重要、最重要。

但,人类不是个体啊,我们本来就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有群体就需要考虑别人。

自己的感受最重要和只有自己的感受才重要,这两者之间可是天差地别。

这个锅,我觉得父母多少是要背一点的。

其实人的天性,本来就会同情弱小的,见着别人可怜,就是会本能地想去同情,想去帮助他。

路遇乞讨之人,哪怕素不相识,也愿施以援手。

孩子更是拥有着天然的同理心。

当看到别的小朋友想要却得不到失望时,看到弟弟妹妹想吃没吃着哭泣时,他本能是会动“让一下”、“退一步”的念头的,从他做为一个孩子的角度来说,是会心软的。

但如果我们每一次都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跟他强调:你的感受最重要,你的东西不需要给,你不需要谦让别人。

让孩子原本摇摆的心,犹豫的态度,反而坚硬起来:觉得自己没错,错的都是别人。

如此,不自觉地我们便破坏了孩子的同理心,让孩子越来越强势,甚至真的变得自私、计较。

当你发现孩子好像走得有点偏了,朋友有点少、周围人觉得她有点太计较,你想往回拽一拽:

让小朋友玩一下吧?给弟弟/妹妹分一个也行。

他反而会愤世嫉俗,把“凭什么”、“为什么”挂在嘴上。

也不必安监控,这几乎是每个二胎家庭的真实写照。

02

太在意孩子,总是不经意放大孩子的不开心

拥有一个高敏感、高需求的孩子,我知道做父母多少都有些紧张的。

我曾经是如此。

如今办公室有一个小伙伴亦是如此。

因为知道孩子心思细腻,所以格外小心。

无论是在家自己相处,还是娃与他人接触,因为太怕孩子受伤、被影响,所以一直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小伙伴说,一旦别人说出一丁点不合时宜的话,她就一个箭步冲上去,赶紧或解释,或安慰,或调节纠纷:

奶奶哄骗娃早上洗漱说,不洗脸,脏脏出门,别人该笑话你了。

妈妈赶紧反驳——奶奶说的不对,洗不洗脸是你自己的事情,跟别人没关系,反而随便笑话别人的人,才是做得不对。

然后孩子,就把这是“我的事,关你什么事”挂在了嘴边。

甚至别人无心或善意的一些关心,也会让娃敏感的反击,小区的奶奶喊她快从假山上下来,她回复“跟她有什么关系?她凭什么管我”。

跟其他小朋友玩,对方一声不吭就拿走了孩子手里的玩具。

妈妈赶紧说——XX都没跟你说一声就抢走了玩具,你还玩吗?如果玩, 你可以告诉他,我还玩呢。

看到一个好看的石头,结果被旁边一个小朋友拿走了。

妈妈立马安慰道——明明是你先看到的,却被那个小哥哥抢走了,你一定很生气吧?

觉得孩子可能会受影响,怕孩子因此发脾气,所以提前反应。

这也算一种过度反应,无形中在放大事情的负面体验。

本来一起玩,玩具被拿走,孩子也可能就换另一个玩具继续玩了,并没有在意到“抢走”这件事;

本来没拿到石头可能也并不会不开心,孩子转身可能就又被别的事情吸引了。

但你一掺和,孩子负面感受,反而被强化。

一件事里,孩子本来可能会计较,也可能不计较。

但咱把这个可能,变成了一定。

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就很清晰且明确地知道,“哦,这是别人侵犯了我个人的自由,他没礼貌,我被欺负了”等等。

我们让孩子对「负面感受」更加敏感细腻。

就……不知不觉,next level了。

这不就是给自己挖坑吗?

我知道有人肯定会说,那就完全不管了吗?孩子被欺负了,权益收到侵犯时都视而不见吗?

当然不是,只不过,我们管不管,一定是建立在尊重孩子性格、感受,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前提下的。

养了CC&DD两个性情完全不同的孩子之后,我愈发发现:

在与生俱来的性格面前,父母最大的干预,是少干预。

就拿维护自身权益这件事,CC和DD的行事风格就完全不一样。

CC呢,基本上就不用管,她的权益想让就让,不想让谁也强迫不了,所以她只交她喜欢的朋友。不喜欢的,关系僵了她也不在乎。而DD就是一个相对占有欲不太强的孩子,而且他喜欢相对和谐的人际关系,他不喜欢跟谁闹很僵……所以,他分享、谦让的时候更多。

这种天生的性情,其实是很难改变的。

家长需要做的,是孩子需要时,比如因为不敢、不会、或讨好而妥协,该出手时就出手。

具体解决方法复习这篇《儿子成了小跟班,总被人使唤!替他委屈之前,我先捡起玻璃心,干了这件事!》。

若孩子本身自己并不在意,那父母无需过度反应。

哪怕,你预判到小朋友会过来抢玩具,起冲突,也不建议提前制止。

理解不想让孩子被欺负的心理,但孩子终归要自己融入并适应小社会的。

只有在一次次的与他人相处、经历冲突中,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长。

太在意孩子的感受,本质上也是对孩子的不理解、不信任。

不信任孩子可以独立承受,不信任孩子可以独立面对解决问题。

而这句话的关键不是在意,而是“太”。

越是一个敏感,易计较的孩子,父母越应该给孩子留出自己解决问题,留出自我调整不高兴情绪的空间,不必事事都着急上手去帮。

就像DD去年插班刚接触集体时,常常因为对方说一句“我不是你好朋友了”,而失落不已。

刚开始我也事事先反应,解释,“别人说那句话并不是真的不跟你做朋友了……”,吧啦吧啦一大堆。

但越解释DD越emo,对别人的话越在意。

每天都像个传信员,给我带回来谁说了不好听的话。

这不就妥妥负面强化么?

后来我学精了,懒得管了,让DD自己去体验,真emo了我再劝,没事就继续观察。

然后他也发现别人只是说说,该玩继续玩,慢慢的反而对这类话脱敏了。

所以,请相信你的孩子,给他独立去观察世界、解决问题、平复情绪的空间。

让问题,飞一会儿~

- End -

0 阅读:0

爸妈的心头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