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夜宿川主寺,与李冰对话都江堰,寻找人生意义

正道故 2024-05-12 02:42:19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关于李冰父子的故事。

早在20年前,大约在2004年10月份,我前往四川处理一些事情。当时我从广西出发,穿的也是现在的短袖,可是那天晚上,我们从四川成都坐车一直往九寨沟方向,大约行程走了12个小时,才走到半路。

因为当时的交通并不好,我们入住了一个地方,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那个地方叫什么名字,是一个寺庙,里面有一些和尚,因为确实很晚了,无法赶路,我们只能勉强入住。

当时晚上的温度很冷,气温零下两度,对我们广西人来说,那是一个极限。虽然寺庙里面提供了一些很薄的棉被,可是确实天气太冷,我一晚上没睡着。

第二天早上,天刚刚亮的时候,我没有睡着起来特别早,就去看了一下周围的环境,这时候我才发现,这座寺庙它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叫川主寺。

我不知道20年过去了,这座寺庙是否还在,但是我印象非常深刻,因为旁边有一位老和尚跟我说,这座寺庙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所谓的川主,其实就是指李冰这个人。

我们在历史书上也知道,都江堰是李冰父子建造的,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当时李冰父子在四川当郡守的时候,其实他并没有太多可以流传下来的文字材料,当时的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也只是用了三个字,来记录李冰在四川的当官时间,就是蜀守冰。

蜀守冰三个字,简单的概括了整个李冰在四川的为官过程。但是当我深入了解李冰为人,以及他所创造的业绩的时候,让我感到非常震惊。

大家都知道,都江堰距我们现在大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这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座能够具有千年历史而不垮的水利工程,而且现在的都江堰,仍然在发挥着灌溉800万亩水田的一个灌溉功能。它也是我们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奇迹,就是改变了从水害,变成水利的一个转变,足以看出这个工程伟大杰作。

很多人都知道,我们现在把成都称为天府之国,但是在李冰到任之前,当时的成都并不是这个样子,当时已有天府之国这样的一个称呼,但是它指的不是四川的成都平原,而是指八百里秦川,是另外一个地方。

当时的四川盆地,也就是成都这片地区,是一个荒蛮的地区,很多犯人都要从咸阳发配到四川成都这个地方,就相当于清朝的宁古塔。只要犯了错误的人,都会被流放到宁古塔。

由此可见,当时的成都是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据历史记载,成都四面环山,在当时在冬天和春季的时候,成都是非常干旱的地区,地面基本上都是浓烟滚滚,不适合作物生长,而到夏秋雨季的时候,它可以连续下雨7个月不停,整个盆地都是被洪水覆盖,就像一片海洋。

所以当时的成都人,他们的生活的地方其实并不是在成都平原上,而是全部躲到周围的山上去居住,在整个成都地面上,是不可以住人的。当时的水患非常严重。

李冰到任之后,当了这个郡守,他的前任叫张若,他接任之后,从那一年开始,李冰就花费了自己人生25年的时间,在这个成都平原大地上,为当地的老百姓制造了都江堰工程。

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江堰工程,只是当年众多工程中的一小部分。据历史资料记载,当时李冰修建都江堰工程的时候,都江堰只是核心工程,当时的还修建了两个引水渠道人工河,就是现在成都的南河和北河,这两条河成为灌溉成都平原的重要水利,同时也成为成都对外航运的重要通道。

除此之外,都江堰还有十多个大型的附属工程,比如修通航道,把水引向大渡河、岷江等许多附属的工程,在这些重大工程中,每一项都是人类的极限,可是李冰却用了25年时间,完全实现了不可能的任务。

回过头来想想,李冰的才能,李冰为当地老百姓所做的奉献,绝对是独一无二,是不可替代的,也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绝对的奇迹。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当时没有任何文字能够记录李冰的整个过程,但现在的人们仍然记住了李冰对成都的功绩,很多老百姓都把李冰当做神一样供奉,这也就说明李斌为当时成都,乃至我们中国开辟版图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现在,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一个特殊的论断,甚至有一些著名的学者,也会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他们认为,人生本来没有意义,人生只是一团欲望。对这个观点,我是非常不认同的,特别是当我看到李冰父子在四川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时候,我发现人生是有意义的,关键是你怎么选择的问题。

如果你选择像李冰父子那样,把自己一生的才华智慧,都奉献给了他爱的那片土地,都奉献给了他为官一任所要承担的父母官的职责,为了大众的利益去努力,去奋斗,李冰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假如你只是自私自利,总是考虑自己身边那点利益,总是想为自己获得更多的好处。这样的人生当然只有欲望,不会有任何的意义。

通过李冰父子修都江堰这一,件事情,我们就可以看到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反思。

特别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提醒删除。

0 阅读:0

正道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