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良心专家敢讲真话,一针见血指出A股为何总是失守3000点?

财事酷评 2024-06-23 12:27:24

就在周五,A股市场再次跌破3000点,这一现象不禁让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市场表现?是不是我们对于股市的认知出了问题?

过度发行新股:短期繁荣,长期隐忧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贺宛男在最近发文指出,A股市场长期低迷的原因之一是之前过度发行新股。据统计,过去五年每年平均有300家左右新股首次公开发行(IPO),总募资超2万亿元,其中科创板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然而,这些新股往往伴随着高溢价和过度炒作,上市后很快便面临股价持续下跌的困境。

贺教授的观点引起了我们股民的共鸣。她认为,市场短期内可能会因为新股的发行而看到一些繁荣迹象,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却是在消耗市场的活力和投资者的信心。如果新股的定价不合理,投资者就会因为损失而对市场失去信任,市场的整体活力也将受到影响。

A股市场困境的深层原因

除了新股发行过度之外,A股市场还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的问题。自2015年以来,A股基本围绕3000点上下徘徊,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市场资金的稀释问题、解禁股的连续冲击、转融通和融券做空的影响、以及高频交易带来的市场波动性增加等多方面因素。

改革呼声:市场需要新的活力源

针对A股市场当前的困境,我们股民不断呼吁要加强市场监管和改革。首先,即使现在三会IPO已经恢复,但仍需要控制新股发行的节奏和数量,尤其是要控制新上市公司的质量,避免再次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危害股市健康,侵害股民利益。其次,严刑峻法必不可少,应当加大对市场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让部分蠢蠢欲动的人不敢越雷池一步。

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当鼓励长期资金的进入,通过优化市场结构和完善法规体系,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股市只有稳定向上,才能有足够的赚钱效应,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振市场信心,吸引到新的投资者入场。

总结与展望:寻求市场的真正出路

回顾过去一年,相关部门多次提出激活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政策,但市场的反应总是难以持续。虽然“国九条”等政策相继出台,A股也呈现明显改善,但从股民角度来看A股仍未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短期震荡过于频繁与激烈,让不少股民疲于应对。

因此,我们需要对市场现状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分析。A股市场的3000点再次失守,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我们股市健康发展中的一种警示。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增强市场透明度和合规性,才能为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未来,我们能够看到更多像贺宛男教授这样敢言的学者,能够一针见血指出股市的根本问题,为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唯有如此,A股市场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让我们中小投资者也能分享到A股发展的红利。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A股市场的明天而奋斗!

0 阅读:2

财事酷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