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如此精明之人,为什么在天京事变中,居然轻易被干掉了?

陋室文史 2024-06-26 15:16:42

来源:中国知网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运动,它建立的农民政权也成就了数千年以来中国农民运动的巅峰,严重冲击了腐朽的清王朝。

在太平天国与清王朝这一场较量中,有一个人鲜少为人所知,但他却是当之无愧的太平天国掘墓人。这个人名叫张德坚,曾经是湖北巡抚手底下的一名巡捕。

武昌被太平军攻陷之后,被迫失业的张德坚走街串巷,时常化装潜入太平军营地收集情报,随后汇总成集送给清朝的高官。

当曾国藩收到这本小册子,当即成立情报机构“采编所”,张德坚任总纂官。

经张德坚建议,清廷放松对太平天国镇压,使其严密防备有所松懈。张德坚也很快就发现太平天国高层内部并不团结,他预料杨贼与昌辉将会有一场激烈内讧。

剿杀东王,殃及池鱼

张德坚口中的“杨贼”和“昌辉”,是指太平天国二把手东王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此二人素有旧怨,杨秀清最终也正是惨死在韦昌辉的屠刀之下。

1856年八月初六午夜,在佐天侯陈承镕的接应之下,韦昌辉率领3000精兵顺利进入天京城。洪秀全亲信宣读天王诏旨之后,韦昌辉率众杀气腾腾地直逼东王府。

八月初七凌晨,东王府被围得密不透风,韦昌辉带领一众士兵攻入东王府,举刀就砍。一时间,东王府内杀声震天,哀嚎遍地。

被厮杀声惊醒的杨秀清,万万没想到自己半个月前的噩梦赫然成真。危急之际,杨秀清在几名近卫的保护下来到府内的望楼,击鼓召集城中各处的部众前来营救自己,却不知他早已失了先机。

韦昌辉手下的猛将许宗杨,竟然口咬刀背徒手循着柱子爬上望楼。

慌不择路的杨秀清自望楼一跃而下躲在茅厕之中,可惜还是被许宗杨五花大绑提到了韦昌辉面前。

望着站在自己面前,昔日志同道合的起义伙伴,杨秀清妄想动之以情,说:“你我同是金田起义的领头人,你现在不能杀我。”

杨秀清显然心存希冀,既想打感情牌,也想强调自己于太平天国的重要性,却不知杀他的密令正是洪秀全下的。

韦昌辉告诉他:“今日,是奉了二哥的命令杀你。”随后,杨秀清被杀,其头颅也被割下来挂在木杆上。

这个血色凌晨,东王府内的金银财宝遭搜刮一空,杨秀清的十多名妻妾、孩子、亲信、侍女、侍卫全部被屠杀殆尽。

为了彻底铲除东王的势力,洪秀全还颁布诏书假意惩罚杀戮太过的韦昌辉和秦日纲,令二人跪在天王府前受500大杖,那些争相前来观刑的人通通被视为东王余孽。

当天王府大小院门一关,也宣告了这些人的死期已至,共计两万多人。他们当中有些人以厅墙和砖块殊死抵抗了6个多小时,但最终还是敌不过火枪和每枚两磅重的葡萄弹。

有身处天京的外国水手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惨状:有人被吊死,有人被炸药包炸得浑身焦黑,尸体堆得足有五、六人高,这些尸体后来被搬到空地,任由风吹日晒。

天京城内的百姓也被强令揭发“东王余孽”,但凡与杨秀清沾边的基本无一幸免,全部都押赴刑场砍头。

这一场杀戮整整持续了三个月,天京城内人人自危。

驻扎观音门的总兵陈世忠在给清廷的奏报里说,八月二十五、二十六两天,不计其数的尸骸从观音门内漂流而出。天京城俨然变成了一座人间炼狱。

惨死的两万人当中,有多少是无辜受累已不得而知,但他们的的确确都是因杨秀清才丢了性命的。

杨秀清向来精明强干,他能坐到太平天国二把手的位置定有过人之处,又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野心展露,步步为营

杨秀清,是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西紫荆山一带传教时吸纳的骨干,他原本只是一名家境贫寒、其貌不扬的卖炭翁,但早有反清之心,也经常在家中找到反清的狭义之士。

最初的杨秀清,只是广西“拜上帝会”的普通成员,他虽然目不识丁,但有野心更有城府。

1848年三月,趁着洪秀全声称赶往广州营救被捕的冯云山。在桂平县当地武装组织的威胁下,广西教众开始动摇,纷纷想要跟“拜上帝会”撇清关系。

正当广西教众因群龙无首人心涣散之际,杨秀清利用当地对巫术的迷信,假装“天父附身”稳定人心之余,一下子就把自己的地位拔高成“上帝第四子”。

杨秀清的好友兼同期会员萧朝贵有见及此也有样学样,假装“天兄下凡”,这“天兄”指得自然就是耶稣了。

杨萧二人,一个把自己升级为“上帝次子”洪秀全他爹的代言人,一个则变成洪秀全他哥的代言人,你猜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

等洪秀全和冯云山返回广西时,米已成炊,可为了维护“神权”保证教内团结,洪冯二人不得不承认杨秀清和萧朝贵的地位,这便形成了杨、萧与洪、冯的对立局面。

事实上,“天父附身”并不是杨秀清第一次展现野心。早在金田起义之前,他与洪秀全的矛盾就已经埋下。

金田起义前夕,拜上帝会与地方团练战事不断,杨萧二人以“避吉”为由让洪、冯二人躲入胡以晃家中,他自己则总揽起义前的一切事务,直到起义前几天才将洪秀全和冯云山接回来。

这在教众看来,又成了什么样子呢?

——起义之事非同小可,但大事当前,身为“拜上帝会”创始领袖的洪秀全非但没有发挥领导作用,还脱离教众躲得不见踪影,等到起义在即才出来惺惺作态,劳苦功高的只有杨秀清。

杨秀清的的确确是乱中取势的好手,先是在教内广结朋友笼络人心,当拜上帝会出现权力真空,他不失时机地演了一场“天父附身”的大戏,给自己在法理上争得不容置疑的地位。

与洪秀全这个落榜书生不同,杨秀清还拥有相当不俗的军事才能。在他的指挥下,太平军顺利从清军的围剿中突围并往湖南进发,然后攻湖北下江西,又接连将安徽、南京收入囊中。

洪秀全躲藏在胡以晃家期间,行踪被清军侦知。危急关头,也是杨秀清带兵接应,洪秀全才逃过一劫,这件事也进一步确定了杨秀清的军事领导地位。

1852年6月,杨秀清与萧朝贵发布了《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等三篇檄文,将太平天国运动推向高潮,太平天国的“圣光”得以普照大清的半壁江山。

“东王”杨秀清身兼太平军统帅之职,兵权在握,是太平天国仅次于洪秀全的存在,其权力与地位都凌驾其余四王。后来冯云山、萧朝贵先后牺牲,杨秀清更是彻底掌握了军政大权。

随着杨秀清手中的权力逐渐扩大,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就连太平军进攻方向和定都南京等战略大事,都是杨秀清决定的。

杨秀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洪秀全则被他架空成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是太平天国的精神支柱以及名义上的领袖。

跋扈张扬,离心离德

这位“圣人”被捧得越高,越是脱离教众,远离权力中心。洪秀全不仅再难接触到实权,甚至两次遭到“下凡天父”的杖责,这所谓的“下凡天父”自然是杨秀清故技重施。

大唐的江山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而在杨秀清看来太平天国的江山也是他打下来的,那李世民能做的事情,他为什么不可以?

何况,当他殚精竭虑作战略部署,当他率领太平军出生入死的时候,洪秀全沉醉在天京皇宫里的女人香不能自拔,完完全全当起了甩手掌柜,那他又何必为他人作嫁衣裳?

众目睽睽,杨秀清无法立刻取代洪秀全的位置,但他可以一步步挤压洪秀全。

太平天国史料中记载,有一次杨秀清再次“天父附身”,他进宫命洪秀全跪倒在自己面前,并宣称洪秀全宫里的四名女官是功臣近亲,不该留在宫中为洪秀全一人服务。

说完这些,天父附身的杨秀清一脸严肃地问洪秀全是否知错,虽然洪秀全忏悔认错,可杨秀清还是态度强硬地命人当着石达开和韦昌辉等人的面,杖打了洪秀全四十下,然后扬长而去。

“上帝次子”、天王洪秀全尚且是这样的待遇,更妄论其他人了。洪秀全的哥哥洪仁发因点名迟到被当众鞭打,秦日纲曾经因玩忽职守之罪遭鞭笞。

长期受打压的韦昌辉经常不分昼夜被喊去听训,一旦延误时辰,同样逃不过当众鞭笞,但他与杨秀清的恩怨远不止如此。

定都天京之初,韦昌辉相中了一块地准备建北王府,不料杨秀清也看中这里,韦昌辉再多不满都只能拱手相让。不过,最让韦昌辉倍感耻辱的是他兄长与杨秀清亲属的土地纠纷。

韦昌辉的兄长看中天京郊外的一块空地,并且已经与卖家谈好购买事宜,但杨秀清某一个小妾的兄长突然横插一脚硬要霸占此地,双方互不相让。

得知此事的杨秀清再次“天父附身”,怒斥韦昌辉的兄长是犯了天条,因为东王亲属的地位要高于北王亲属,他忤逆东王亲属就是目无尊长,命韦昌辉自行斟酌。

杨秀清连“天条”都搬出来,可见他杀心已起,难保不会借题发挥扩大事态。无奈之下,韦昌辉将兄长五马分尸,给杨秀清的答复是“以儆效尤”。

1855年,太平天国派水营给被围攻的武昌运送粮草物资。负责此事的是韦昌辉麾下的水师大将张子朋,急性子的他因水兵懈怠而将其痛打一顿,不想竟激起兵变。

张子朋后来被“天父”杨秀清当众斩首,其上司韦昌辉也吃了几十大板,数日下不了床。

俗话说“打狗也要看主人”,杨秀清不管不顾阵前杀将,说到底还是冲着韦昌辉去的,他似乎对当众羞辱韦昌辉的事总是乐此不疲。

正因如此,杨秀清临死之前竟然对韦昌辉提起昔日情分,此举被批龌龊之至,亦愚蠢至极。

定都天京之后,虽然曾经目标一致的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等人,都为了私利不断谋取更大权势,但杨秀清是他们当中做得最过分的一个。

杨秀清对洪秀全缺少尊重,对韦昌辉、秦日纲等将领动辄打骂鞭笞。普通将士和下人,一旦被他判定为“大违天规”,无一幸免都被施以“点天灯”的酷刑,这在张德坚的《贼情汇纂》里均由记载。

对杨秀清而言,以下犯上和欺压同僚都不过小菜一碟,他对下更是严厉得令人不寒而栗,以至于离心离德,但他仍然毫无自知之明,很快又给自己追加一道催命符。

1856年秋,自诩是自己的雄才大略让曾国藩的水师、胡林翼部陷入重围,极度膨胀的杨秀清认为是时候让洪秀全让位。

杨秀清连下多道命令,将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陈玉成全部调离天京,令洪秀全孤立无援。

然而,杨秀清并未当机立断让洪秀全提前“驾崩”,还要走个过场逼他封自己为“万岁”。

察觉凶险异常的洪秀全十分镇定且机智,立即提出应在东王下月生辰当日举行庆典加封尊号,傲慢至麻痹的杨秀清以为洪秀全已是瓮中之鳖,再怎么也翻不出天,于是放走了他。

杨秀清更不知道洪秀全、韦昌辉、秦日纲等人,早就对他起了杀心,就连最老实的石达开都没有对“诛杨计划”表示过反对。

当洪秀全派信使携密诏召回秦日纲、韦昌辉等人时,杨秀清的丧钟已经敲响。

杨秀清精明强干不错,但他对“天父附身”这招过于自信,自信到盲目,以至于看不清危险的逼近,但这也是他咎由自取。

李秀成的供词里就说过,杨秀清“威风张扬,不知自忌”。

他野心勃勃又多行不义,将所有人推到自己的敌对面,那任凭他再厉害也是双拳难敌四手,被轻易干掉也就不意外了。

参考资料:

知网《杨秀清的政治性格与悲剧命运》——郭海成

4 阅读:873
评论列表
  • 2024-06-27 02:37

    分享分享您的观点~让我们一起探讨

  • 2024-06-27 01:19

    充分体现了文化素质低下的人的劣根性[得瑟]

  • 2024-06-26 19:17

    翻开之前的历史,清一色的。因此,一旦教我不同的历史,我自然就明白了。

陋室文史

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