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撞击!中国空间站从根源解决,天舟七号太阳翼大变,不用进口

猫猫爱知识 2024-01-22 06:56:06

从根源上解决!中国空间站太阳翼多次被撞击,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已经在进行新的测试了,这可以说是绝对性的好消息。

一旦新的太阳翼能够适应更好,那意味着未来我国空间站所有的太阳翼也可能发生重大转变,在后续的问题上,肯定也会有所调整,从根源解决该问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一步一步来看看。

没错,中国空间站多次被撞击

对于中国空间站被撞击的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在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任务之中,我国就进行了相关系的披露,

这的确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太空垃圾太多了,并且所有的太空垃圾都在活动之中。

据美国航天局(NASA)统计,人类跟踪的太空碎片大约有3.46万个,但轨道上可能还有1.3亿个碎片由于体积太小而无法准确探测,70%距地球表面约2000公里,这些无法精确探测到的太空垃圾,就是对航天器威胁最大的。

因为这些碎片在太空中以大约每秒10公里的速度移动,一旦碰撞,就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随着人类不断进行对太空垃圾的增多,未来运行之中的航天器,带来的威胁只会变得更大,而不是减弱。

虽然这一次太阳翼被撞击之中,中国空间站的运行没有受到影响,但进行修复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所以,我国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在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进行了对中国空间站的修复。

当然,有不少人说,这是不是故意“操控”太空垃圾,对我国航天器带来的威胁,其实这并不是,虽然我国空间站曾经遭遇了美国两颗卫星的威胁,为了避免撞击,采取了紧急避险措施,但这事情的确不是有意而为之的。

因为除了中国空间站之外,国际空间站也有同样的情况,也是遇到了太空垃圾的撞击,包括国际空间站的机械臂,返回飞船等等,都受到了影响。

所以,中国空间站多次被撞击不是存在其他国家故意为之,大家也不用担心这样的问题,只是很多微小的太空垃圾威胁。

特别是无法检测的太空垃圾,是最难杜绝影响的。

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的确人类没有办法解决太空垃圾,那只能在航天器上出主意了。

所以,我国在天舟七号的变化,就说明了我国在进行改变了。

天舟七号太阳翼重大改变,突破进口瓶颈,不需要了

没错,中国天舟七号太阳翼已经迎来了重大转变,已经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这也意味着未来我国在太阳翼上可能迎来转变,那有什么不一样呢?

从天舟货运飞船的情况来看,最初太阳翼采取的都是玻璃纤维网状结构的半刚性基板,与神舟载人飞船采用的刚性太阳翼相比,半刚性太阳翼具有轻量化、高压安全性、高承载性、展开方式简单和展开速度快等优势。

同时,在天舟一号到天舟六号的太阳翼上,结构中涉及碳纤维的零部件均采用进口原材料,这给我国也算是带来了一定的问题,这这一次解决了,不用进口了,在技术必然更强。

而新的情况来看,我国天舟七号已经实现了原材料国产化,并且充分进行了验证,开展半刚性基板和连接架国产化技术方案论证,进行替代是完全可以了,采用国产化的产品通过了各项试验考核,确保产品功能性能满足要求。

从而解决了进口,又可以满足新太阳翼运用的需求,使得太阳翼“骨骼国产化”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太阳翼本身就是具有“抗击力”。

比如我国问天实验舱,支撑太阳翼工作的展收机构的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高模量、高耐磨,同时,还具有碰撞冲击载荷,并且在温度变化下,材料和机构必须具有尺寸稳定性,以保障和支撑太阳翼在复杂苛刻的空间多场服役条件下正常工作。

所以,这一次我国在天舟货运飞船上实现太阳翼的改变,必然也满足这些需求。

只是,在进行材料调整上,其技术实力必然也会上升,因为在每一个改变之下,都是提升,而不是减弱,这是我国航天发展的要求。

所以,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太阳翼抗撞击能力必然会更强,至少我个人是这样想的。

一旦部分材料进行了成功验证,未来中国在使用太阳翼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新技术,那么也就可以减弱太阳翼上被撞击“坏”的可能性。

所以,天舟七号太阳翼重大改变,为未来我国的太阳翼也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特别是在中国空间站升级之后,面对这样问题较多的时候,只能想办法从太阳翼上去入手了,这一次天舟七号太阳翼的大改变,应该就是一次验证。

中国空间站将从3舱位升级到6舱位

没错,中国空间站的扩舱计划已经公开说明了,并且还在加速之中,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将从基本构型由“T”字型升级为“十”字型,而且功能上也会提升不少。

根据中国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介绍,中国空间站未来的发展空间,提到我国空间站预留了机、电、热等扩展接口,规划了多功能扩展舱停泊于核心舱前向对接口。

同时,还将进行开式充气密封舱,可作为近地空间站扩展舱体,为载人月球探测、太空移民居住舱等做先期验证。

而扩展之后的分舱,还能够实现多个分舱的同时伴飞,相当是说,中国空间站的中心枢纽是固定的,其他舱位在有需求的时候,进行相关性的对接,完成任务之后,又进行独立飞行进行相关性的任务。

当然,由于中国空间站是走向“国际化”。

所以,中国空间站扩展之后,还将具有接收国外飞船的能力,其他国家只需要在自己的国家进行发射升空,飞船就可以对接中国空间站,当然也可以在我国执行发射任务,只能说,中国空间站在变成实际性的国际空间站。

而且我国也多次说明了,国外航天员邀请加入,印度,日本等17国项目已经 入选,这些成果都将在中国空间站兑现出来,这是令人比较期待的,也期待中国空间站早点实现这一步。

28 阅读:11492
评论列表
  • 2024-01-22 12:17

    笑话!我国是光伏第一大国,卫星上用的光伏板还要进口?

    笑看风云 回复:
    [吃瓜]外国的?不懂了吧
  • 2024-01-25 14:17

    太空垃圾逐年增多对近地轨道航行器构成严重威胁,以后的近地轨道资源随着类似星链卫星在轨数量增多会越来越珍贵[得瑟]

    铭记在心 回复:
    不懂,围绕地球旋转的物体都是筹速运行,怎么会有碰撞?难道有加速的物体?
    苍山负雪 回复: 铭记在心
    向量角度不一样的环绕
  • 2024-01-22 09:06

    柔性太阳能帆板,防碰撞装置,甚至可以建设激光武器,对太空垃圾进行定点清除。

  • 2024-01-23 15:18

    激光武器,上太空,,清理和摧毁有威胁的,,太空垃圾!!!

  • 2024-01-22 10:47

    强烈反对印度、日本参于中国空间站项目!

    用户75xxx16 回复:
    它们比太空垃圾更垃圾。
  • 2024-01-22 11:40

    可不可以在空间站运行相同轨道前方,再放一个卫星当一把伞,张角可以很小,但是强度够硬,微小碎片可以被弹开

    真的假不了 回复:
    平凡的撞击,会让你这把伞不停的改变角度,操控起来也不是很简单
    DaviD 回复: 真的假不了
    只要角度小,表面够光滑,理论上就能减小整个航天器的受力,然后用几个霍尔推进器来维持姿态,也可能是我这个外行异想天开了[呲牙笑]
  • 2024-01-22 16:28

    难就难在难以探测,如果可以探测到,只需要用高功率激光烧毁即可。

  • 2024-01-27 13:56

    有了手臂,模块化替换不难

  • 2024-01-22 21:30

    国产化就不怕碰撞了。难道一天换一副?

  • 2024-01-26 23:53

    能不能用激光等射线武器,把太空中的微小颗粒推走?

  • 2024-01-22 12:06

    A I写的也好歹改通畅点吧,不然直接取消小编这个职业算了

  • 2024-01-25 18:08

    加个网不就行了?

  • 2024-01-23 21:54

    外面加一层能量罩保护起来。

猫猫爱知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