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新闻资讯

<em>太空</em>奇观:2025 最亮彗星和太阳的“死亡之吻”

太空奇观:2025 最亮彗星和太阳的“死亡之吻”

IT之家2月1日消息,科技媒体scitechdaily昨日(1月31日)发布博文,报道称C/2024G3(ATLAS)阿特拉斯彗星近距离掠过太阳,为 科学家提供了研究太阳风如何影响彗星的宝贵机会,揭示了有关空间天气的重要线索。...

航天领域飞速发展,人类第一次进入<em>太空</em>

航天领域飞速发展,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

1961 年 4 月 12 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 1 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之后还进行了“东方号”系列等载人航天任务。“水星计划”(1959-1962)是美国第一个载人...

美媒:美被困女宇航员创太空行走新纪录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 据美联社1月30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两名被困宇航员30日在进入国际空间站近八个月后离开该站,首次一起太空行走。宇航员苏妮·威廉姆斯和布奇·威尔莫拆除了一根破损的天线,并擦拭了...

美媒:美被困女宇航员创太空行走新纪录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 据美联社1月30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两名被困宇航员30日在进入国际空间站近八个月后离开该站,首次一起太空行走。宇航员苏妮·威廉姆斯和布奇·威尔莫拆除了一根破损的天线,并擦拭了...

滞留太空的美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

美国东部时间1月30日,搭乘波音“星际客机”飞赴空间站,但因技术故障滞留太空的美国宇航员苏尼·威廉姆斯和布奇·威尔莫尔进行太空行走。太空行走于美国东部时间上午7时43分开始,预计持续约6个半小时。据悉,两人在空间站外...

滞留<em>太空</em>的美宇航员进行<em>太空</em>行走,预计持续约6.5小时

滞留太空的美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预计持续约6.5小时

IT之家1月30日消息,据CNN报道,美东时间30日,搭乘波音“星际客机”飞赴空间站,但因技术故障滞留太空的美国宇航员苏尼・威廉姆斯和布奇・威尔莫尔进行太空行走。太空行走于美国东部时间上午7时43分开始,预计持续 约6个半...

美航天局:力争尽快接回滞留太空宇航员

据新华社洛杉矶1月29日电美国航天局29日表示,正与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加紧努力,力争尽快安全接回因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飞船技术故障滞留在国际空间站的两名美国宇航员。美国总统特朗普28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说,他已要求太空...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太空迎蛇年、送祝福

在蛇年春节到来之际,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九号乘组换上“祥云服”,手拿福字,通过视频给大家拜年。3名航天员均是首次在太空过大年、迎新春。1月28日,农历除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了神舟十九号乘组太空拜年视频...

宇宙级祝福!神十九乘组从太空发回拜年视频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从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发来太空祝福!“我们在中国人的太空家园,给大家拜年了!祝全国人民新岁安泰,巳巳如意。祝福伟大祖国,时和岁丰,繁荣昌盛!查收...

中国“高分家族”揭秘太空中的超级“摄影师”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一群来自中国的高分系列卫星,它们如同太空中的超级“摄影师”,默默注视着地球,用高精度的镜头捕捉着每一寸土地的细微变化。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神秘而强大的家族,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全球第...

特朗普提名太空专家特洛伊·梅因克为空军部长

据外媒报道,特朗普总统已选定拥有深厚太空领域经验的特洛伊·梅因克(Troy Meink)担任下一任空军部长。作为国防部内部人士,特洛伊·梅因克以其丰富的采购和技术开发背景脱颖而出,他将为这一职位带来不同于特朗普其他国防部...

研究:太空微重力环境会改变宇航员眼睛结构

IT之家1月26日消息,根据一项最新研究,在国际空间站(ISS)上停留六到十二个月后,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会对宇航员的眼睛和视力产生显著影响。这项研究由蒙特利尔大学眼科专家圣地亚哥・科斯坦蒂诺(SantiagoCostantino)领导,并...

给中美俄上压力了吗,印度首尝<em>太空</em>对接

给中美俄上压力了吗,印度首尝太空对接

太空这片无垠的领域中,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如同夜空中闪耀的星辰,引领着人类前行。近日,印度成功发射了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SDX01“追逐者”和SDX02“目标”两颗卫星送入475公里的圆形轨道。这一消息犹如一颗石子投入...

<em>太空</em>中神秘的“冰球”让天文学家感到困惑

太空中神秘的“冰球”让天文学家感到困惑

它们于2021年首次被发现,潜伏在日本AKARI太空望远镜2006年至2011年拍摄的数据中。现在,利用智利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进行的新观测,加深了围绕绿松石色天体的神秘面纱。它们可能是致密的气体云,也可能是一种...

深海评|抢占天缘政治优势,印度开始“瞄准”太空

近日,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印度开始向太空迈进了一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16日宣布,该机构此前发射的两颗卫星当天成功完成空间对接任务,标志着印度成为全球少数能成功实现这种技术的国家之一。在印度之前,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是仅...

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em>太空</em>中的合声波

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太空中的合声波

中国科学家与国际同行合作,首次在太空观测到了“合声波”。这项发现打破了传统的观点,揭示了非线性波粒相互作用的新机制。合声波是太空中最强的电磁波动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空间物理学研究的热点。该研究团队分析了国际地球...

首个进<em>太空</em>的潮玩公仔!泡泡玛特上天了

首个进太空的潮玩公仔!泡泡玛特上天了

这也是首个进入太空的潮玩公仔。夜幕之下,随着谷神星一号(遥十六)运载火箭刺破苍穹,身着宇航员制服的SPACE MOLLY怀抱地球模型,快速升空。在“星箭分离”阶段,银色的SPACE MOLLY飘浮在星空之下,在无垠宇宙中俯瞰广袤地球...

泡泡玛特上<em>太空</em>了?首个进入<em>太空</em>的潮玩公仔是它

泡泡玛特上太空了?首个进入太空的潮玩公仔是它

此次任务还搭载了一体由星河动力与泡泡玛特共同设计的SPACEMOLLY,成为了首个进入太空的潮玩公仔。在“星箭分离”阶段,银色的SPACEMOLLY漂浮在星空下,俯瞰广袤的地球,宇宙的深邃和无垠正在向她展开了无限的篇章,形成了一副...

神十九乘组将在太空过春节

本报讯(记者刘苏雅)今天1时12分,经过约8.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几天后,乘组将在忙碌的工作状态中迎来蛇年新春佳节,在遥远的太空守护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守望地球家园的万家灯火。

四川资阳,从果树尖走向<em>太空</em>

四川资阳,从果树尖走向太空

这次“一箭五星”发射成功,既是中国民营企业在世界航天领域的精彩亮相,昭示着民间力量在太空探索中的无穷活力,更证明了四川省资阳市在航天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具备雄厚的科技实力。可上九天揽月,可下园中摘果。过去,资阳人...

印度成功完成首次<em>太空</em>对接 水平究竟如何?

印度成功完成首次太空对接 水平究竟如何?

印度成功完成首次太空对接 水平究竟如何?来源:看看新闻Knews 发表时间:2025/01/17 23:50:54 印度又宣称“迎来历史性的时刻”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1月16日发布消息称,印度去年12月30日发射的两颗太空对接实验卫星,经过半...

建空间站有望了,印度卫星实现<em>太空</em>对接,继中美俄后的第四个国家

建空间站有望了,印度卫星实现太空对接,继中美俄后的第四个国家

印度总觉得“中国行我也行”,而这次还真让印度做到了。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当地时间1月16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宣布,该机构此前发射的两颗卫星已经完成太空自动对接,这意味着印度成为全球继中美俄之后,第四个掌握主动对接技术的国家。该技术是建设空间站的关键技术。一波三折的太空对接2024年12月30日,印度朝太空发射了两颗重量各约220公斤的卫星,分别是“目标星”和“追逐星”。发射当天整个过程非常“丝滑”,卫星很快就分离了,它们在距离地球470公里的轨道上飞行,计划在两颗卫星相差20公里的地方开始尝试对接。对接原计划在2025年1月7日进行,但在对接前两天,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发现两颗卫星实际距离,远比预期的要大,所以保险起见,只能选择暂时推迟对接。对此,该机构只是强调技术还不到位,需要在地面上进行更多试验,但也有很多网友猜测可能是卫星通信出现问题,其中一颗卫星可能失联了。不过目前来看,卫星失联应该是假的,但卫星对接出现不少问题倒是真的。原本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计划将对接推迟到1月9日进行,但在当天尝试对接时,卫星在转移过程中出现了过度漂移,即卫星未能准确对准,因此只能再次延期。第三次对接原计划在1月12日进行,但是对接进行到从15米转到3米区间环节时,卫星还是出现了多度漂移。加上这次对接还发现传感器也有问题,以至于只能再次推迟对接任务。对于印度来讲,要是第四次对接不成功,下一次对接要等到3月25日,这中间隔了两个多月,保不准会不会出现点意外。好在经过三次对接推迟之后,两颗卫星在第四次对接时终于成功对上了,这意味着印度已经成功实现首次航天器太空主动对接,成为全世界继中美俄后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因此,本次对接被印度媒体誉为“历史性的一刻”,直接将印度从上到下彻底点燃了。印度总理莫迪更是给出了极高的评价,称这是印度未来几年远大太空任务的重要基石。为何对接如此重要太空对接技术就是在太空中将两个航天器,像拼积木一样拼到一起,实现这一目标对技术和精确度等都有极高的要求,可以说是相差一毫一厘都有可能导致前期准备功亏一篑。更为关键的是,该技术是载人航天、空间站等太空工程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目前印度的航天发展计划清单里面有在2040年之前将航天员送上月球、打造印度第一个空间站、向金星发射航天器等等。以空间站建设为例,空间站建设本身就是太空对接的过程,一般要分多次将空间站各个部分送上太空,让它们在

被困空间站七个月后,美国宇航员完成太空行走

中新网1月17日电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当地时间1月16日,美国宇航员苏尼·威廉姆斯在被困国际空间站七个月后,与宇航员尼克·黑格共同完成了太空行走,期间对飞船进行了多项维修工作。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数据显示...

2025年这些太空探索大事值得关注

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新的一年里,太空商业旅游和服务也将开启新篇章。近日,英国《新科学家》《经济学人》、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美国行星协会官网等多家媒体,列出了2025年太空领域...

滞留<em>太空</em>7个月后,美宇航员完成<em>太空</em>行走

滞留太空7个月后,美宇航员完成太空行走

当地时间16日,美国宇航员苏尼·威廉姆斯完成了自本次抵达空间站以来的首次太空行走。此次太空行走是为了完成一些维修工作。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 威廉姆斯和搭档威尔莫尔于去年6月5日搭乘波音“星际客机”飞赴空间站,这是...

继中美俄后,印度实现太空对接

中新网1月16日电据路透社消息,当地时间16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实施了太空对接实验并顺利完成,成为全球第四个实现太空对接的国家。据该机构发言人称,在此次对接实验中,两颗ISRO卫星—目标星和追逐星,每颗大小都大致...

月火探索热潮起,<em>太空</em>机构绘蓝图,垃圾难题需关注

月火探索热潮起,太空机构绘蓝图,垃圾难题需关注

月球火星成焦点,太空机构展宏图;空间垃圾成难题,规划背后藏忧虑 月球、火星与太空垃圾:世界航天机构负责人概述宏伟计划,同时表达担忧 月球、太空可持续性、小行星等诸多议题正在米兰的一次重要会议上被讨论。米兰—在...

我国“鱼航员”斑马鱼今年有望再次出征<em>太空</em>

我国“鱼航员”斑马鱼今年有望再次出征太空

IT之家1月16日消息,中国科学院昨日转发新华社报道,我国成功开展“太空养鱼”,“鱼航员”斑马鱼 今年有望再次出征,协助科学家开展太空环境对脊椎动物肌肉和骨骼发育影响的研究工作。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高鸿...

美国<em>太空</em>探索技术公司发射“猎鹰9”运载火箭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射“猎鹰9”运载火箭

总台记者 获悉,美国当地时间1月15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猎鹰9”运载火箭,搭载着美国萤火虫太空公司和日本“i太空公司”(ispace)的 商业月球着陆器 升空。美国萤火虫太空公司发射了其首个月球着陆器...

我国“鱼航员”今年有望再次出征<em>太空</em>

我国“鱼航员”今年有望再次出征太空

我国成功开展“太空养鱼”,“鱼航员”斑马鱼今年有望再次出征,协助科学家开展太空环境对脊椎动物肌肉和骨骼发育影响的研究工作。这是记者从近日在沪召开的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科学与应用进展情况介绍会上获悉的,该介绍会...

今年我国“鱼航员”有望再次出征太空

新华社电我国成功开展“太空养鱼”,“鱼航员”斑马鱼今年有望再次出征,协助科学家开展太空环境对脊椎动物肌肉和骨骼发育影响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高鸿介绍,“鱼航员”斑马鱼是一种小型的热带淡水鱼...

印度验证太空对接,俄国助力!中国呢?

01印度火箭成功测试太空对接技术 印度发展得太快对亚太地区的稳定可不是什么好事,中国得好好注意一下。印度搞了个全球直播,展示了PSLV-C60火箭进入轨道的过程。这次跟平常不太一样,不是普通的把探测器或卫星送入轨道,而是...

2024布克奖获奖作品《轨道》书写<em>太空</em>田园诗

2024布克奖获奖作品《轨道》书写太空田园诗

太空上看到的地球非常完美,但实际上人类生活的地球上存在着很多不完美。本书从另一种高度看待地球,对人类社会展开了深入的思考。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沈昭 小编将通过后台留言私信幸运读者邮递地址,请读者注意查看私信。...

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今后10-15年将开展千余项研究

中新社上海1月13日电(记者孙自法)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科学与应用进展情况介绍会13日下午在上海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空间应用中心)在会上透露,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

中国干了件大事,“<em>太空</em>加油机”呼之欲出

中国干了件大事,“太空加油机”呼之欲出

中国成功发射实践二十五号卫星西方媒体之所以反应强烈,是因为这颗卫星是中国首次进行“太空加油实验”的重要航天器。众所周知,人类向太空发射的卫星都是具有使用寿命的。一旦这些卫星的燃料耗尽,其结局只有两个:要么成为...

看这座国家太空实验室有多不一般

人类,终将走出地球母亲的怀抱,投向无垠太空。在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日前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的科学研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