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百遍,一字不变——田英章的书法功夫引争议

书法艺坛 2024-06-27 10:02:35

在书法界,对于技艺的讨论总是充满争议和热情。然而,近日田英章——"田楷"的掌门人,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他说道:"楷书它变化少,是它的本质所决定的。一个字写100遍,都是一个样,这是功夫!" 此言一出,立即在书法圈内外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田英章的这种观点,被一些人认为是对书法艺术的误解。他们认为,田英章所强调的"功夫",实际上是一种工匠精神的体现,而非书法艺术所追求的境界。书法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重复,更是一种情感和灵魂的表达。楷书虽然在形式上相对规范和严格,但它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变化和生命力。

田英章的观点也遭到了一些网友的怒斥。他们认为,田英章将楷书的重复性视为一种功夫,是对书法艺术的简化和误解。楷书的美感和魅力,并不在于它的重复性,而在于它在规范中所蕴含的变化和灵动。正如赵孟和启功先生所强调的,"楷书要当行书写",这正是对楷书灵动和变化的追求。

事实上,即使是楷书最为森严的代表——欧阳询,他的楷书作品中也存在着细微的变化和差异。这些变化,并不是简单的复印效果,而是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对笔法、结构和气韵的精妙把握。这些变化,虽然细微,但却是书法艺术生命力的体现。

在书法的世界里,性情与个性是作品的灵魂。正如人有千面,情感丰富,书法作品也应展现出独特的神韵和生命力。书法艺术的真正标准,在于能够避免作品成为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的复制品。正如欧阳询的楷书,虽然严谨,但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微妙的变化,显示出书法家的深厚功底和艺术感悟。

颜真卿的楷书更是变化多端,每一笔都充满了动感与生命力,让人感受到书法的无穷魅力。而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所写的"之"字,每一个都形态各异,展现了书法的灵动之美。如果按照田英章的观点,这些变化丰富的"之"字,或许会被他认为是败笔,但恰恰相反,这些变化正是书法艺术的精髓所在。

楷书作为正规体,自然要求书写者有一定的功底和规范性,但同时也需要书法家在规范中寻求变化,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情感。能够将楷书写得既规范又富有变化,才是真正高手的表现。正如网友"铁笔刘"所说,一个字能写成千姿百态,说明书写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如果写成千字一面,说明书写者的思维可能已经枯竭,虽然有功夫,但却失去了书法的生命力。

书法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将书写者的情感、思想和个性融入到每一个字、每一笔之中。楷书的规范性,只是书法艺术的基础,而真正的艺术境界,是在规范的基础上,展现出千变万化的美。这种美,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更是情感和精神上的美。

在书法的广阔天地中,追求的是个性与情感的表达,而非机械式的重复。田英章提出的"100个字都写成一样"的观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有人质疑,如果只是追求字迹的一致性,那么复印机和打字机岂不是更胜一筹?田英章为何要引导弟子们去做这种看似无聊的练习呢?

这种观点认为,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字迹的绝对一致,实际上是在浪费宝贵的青春。人们应该将这些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中,去创造和体验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这种观点也对"田楷"掌门人的价值导向提出了质疑,认为其可能存在问题。

田英章的功夫固然深厚,但这种追求字迹一致性的做法,被一些人戏称为可以"挑战活字印刷"。然而,这种认知被认为是片面的,甚至有些荒唐。因为书法艺术的本质,并非在于机械式的重复,而在于个性的展现和情感的传达。

历代书法名家的楷书作品,如欧阳询、颜真卿、王羲之等,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味著称,而非简单的一致性。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正是因为它们蕴含了书法家的个性、情感和思想,而非单纯的形式上的重复。

1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