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琢坦率批评:现代艺术大多平庸,仅少数触及精髓

书法艺坛 2024-06-26 09:23:21

在艺术界,存在着一些难以被大众理解的作品,如书法中的"丑书"、绘画中的"丑画"、文学中的"屎尿诗"等,它们被统称为"现代艺术"或"后现代艺术"。在中国,这类艺术形式更多地被称为"当代艺术"。这些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当代意识"或"当代形式",它们通过各种艺术实验和形式表达,传递创作者的观念和看法,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审美标准。

当代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1917年,杜尚将一个普通的小便池搬入艺术展览,并为其命名为《泉》,这一行为被认为是当代艺术的开山之作。杜尚的这一行为打破了传统艺术的界限,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自由度。

当代艺术传入中国后,一些艺术家开始尝试将这种观念与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相结合。他们试图抛弃传统的束缚,追求与国际艺术潮流的接轨。然而,这种尝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思维混乱、标准混乱、宣传混乱等。

一方面,一些艺术家在追求创新和突破的过程中,可能会过度强调观念和形式的实验性,而忽视了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这导致一些作品在形式上显得过于怪异和难以理解,甚至被认为是"丑书"、"丑画"。

另一方面,当代艺术的推广和宣传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艺术机构和媒体在宣传当代艺术时,可能会过分强调其新颖性和前卫性,而忽视了对艺术作品本身的深入解读和分析。这使得普通观众在面对当代艺术作品时,往往感到困惑和无法理解。

在当代艺术领域,一些现象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其中,"当代艺术"的某些作品和趋势被一些人认为过于荒诞不经,甚至被批评为"垃圾"或"皮毛"。崔如琢这位画家的直言不讳,代表了一部分人对当代艺术现状的担忧和批评。

崔如琢指出,当代艺术中90%的作品缺乏深度和创新,而剩下的10%也不过是对传统艺术的表层模仿,缺乏真正的艺术价值。他进一步批评说,真正的国画大师们已经被边缘化,艺术界的现状是一代不如一代,国画、油画乃至整个当代艺术的定位都显得混乱不清。

这种观点得到了一些认同者的响应,他们认为国画和书法已经失去了它们的灵魂,需要回归传统,正本清源,才能找到艺术的出路,走得更远。他们认为,对于书坛、画坛出现的乱象和每况愈下的现状,有些人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然而,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艺术的混乱和多样性实际上是艺术创新和发展的表现。他们认为,当前的乱象是艺术工作者在求新求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在他们看来,艺术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新思潮的涌现是艺术进步的必然结果。

在艺术界,对于崔如琢批评当代艺术的观点,自然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和看法。一些人认为崔如琢的看法过于狭隘,他似乎只将艺术限定在传统国画的范畴内,对其他形式的艺术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尊重。他们认为艺术是多元的,应该包含各种表达形式和创新尝试。

更有人对崔如琢的直言不讳表示不满,认为他的言论带有个人情绪,缺乏客观性。他们指出,艺术的发展需要不断前进,而不是停留在过去,固守传统。有人甚至批评崔如琢不应该过多地介入艺术评论,而应该专注于自己的艺术创作,避免因为轻率的评论而损害自己的形象。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崔如琢的批评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虽然他的表述可能过于绝对化,但其中也包含了对当前艺术界某些现象的担忧。在当前的艺术圈,确实存在着一些依赖宣传炒作,缺乏真正艺术探索和创新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缺乏个性和生命力,不能真正反映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这种现象的存在,确实对艺术家和书法家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些艺术家为了迎合市场和观众的口味,放弃了对艺术本质的追求,创作出了一些表面华丽但内在空洞的作品。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艺术的亵渎,也是对艺术家身份的不负责任。

因此,我们需要对崔如琢的批评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既要看到他言论中的片面性,也要理解他对于艺术纯粹性的坚持和追求。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当前艺术界存在的问题,鼓励真正的艺术探索和创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宣传和炒作。

0 阅读:61
评论列表
  • 2024-06-26 12:36

    这几幅画都还可以啊

  • 2024-06-27 07:39

    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大杂烩,就是没一样是他自己的,伪大湿,和范增一起卧龙凤雏,一对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