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诸葛亮给蜀汉十万大军讲话,后排士兵听得见吗?

袁桂萍 2022-10-29 18:22:04

电视剧《三国演义》有一集,诸葛亮四出祁山连战连捷,他兴致勃勃登上将台在“克复中原”大旗下向全军讲话,要一鼓作气渡过渭水拿下长安。

有观众提出了疑问,蜀汉有十万大军,诸葛亮是一个文人,他又不会狮吼功,前排的士兵能听见,后排的士兵听得见吗?

这个问题很现实,也很有趣,理论上是能听得见的,但现实中是做不到的。

一、理论和现实

理论上,人类喊话声音的有效传播距离是200米,这个距离当然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但基本上取的是一个平均值。

以200米为半径计算,人类喊话的声音最远可以覆盖6万平方米左右(只算面前,背后不算)

一般来说,一个步兵集合时的占地面积最大在2平方米左右,也就是前后一米,左右两米,这样可以前后左右伸开胳膊,还能带着武器。

这样的话,6万平方米可以站满3万人,不算少了。

一个士兵徒手时最小的占地面积可以控制在0.25平方米,也就是50公分的正方形方格,1平方米站4个人,不能再小了。

你知道公交车超载的标准是多少吗?人均小于0.125平方米,1平方米站满8个人以上才算超载,所以,全国任何一辆公交车都没有超载过,因为现实中根本达不到超载标准。

如果按照1平方米站4个人计算,那6万平方米可以站满24万人。

我们取3万到24万的一个中间值,6万平方米站10万人还是很轻松的。

这么计算的话,理论上,人类喊话的声音确实可以覆盖几万人以上,如果按公交车超载标准的话,甚至覆盖几十万人也是可以的。

但是,现实中却不是这样的,我们在操场上听主席台上的校长讲话,如果校长不用扩音器或麦克风的话,别说后排的同学,就是中间的同学有时候都听不清楚。

一个标准周长400米的操场占地面积在1万平方米左右,才相当于理论值六分之一,而实际上很少有哪个学校的学生能把整个操场站满,所以,为什么现实中人类喊话的声音达不到那么远呢?

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人类喊话声音的传播距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个体发声差异,低音和高音,大嗓门和小嗓门,效果都不一样。

自然风,如果有风的话也会影响声音传播距离和效果。

外界噪音,如鸟叫、风声、树声、车声、台下说话声。

人体遮挡,前面的人肯定会遮挡一部分声音传播,越往后效果越差。

等等吧,现实生活中声音传播距离和面积想达到理论值的难度是很大的,举个例子,汽车出厂时都会有一个标准油耗,实际上极少有车主能开到那个油耗,因为标准油耗一般都是在比较完美的道路条件下取得的,而我们现实用车的条件没那么好,到了早晚高峰期,甚至能跑出标准油耗的两倍数据。

二、诸葛亮怎么办?

《三国演义》诸葛亮四出祁山时的讲话其实不是给全军十万人讲的,我们看到的画面里最多只有几百个蜀汉士兵,魏延、姜维和马岱等将领都在。

这一方面是导演为了节省群众演员,另一方面,在正常情况下,诸葛亮讲话时台下的人数也不会太多,千儿八百或几千人就算不少了。

诸葛亮发布作战任务和会议精神时不会直接面对全军十万人,毕竟诸葛亮不会头铁到让十万大军全都聚集在一起,要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调动一支军队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粮草、军营和道路问题都是麻烦,军队正常情况下都是各自驻扎的。

诸葛亮会召集魏延、姜维和马岱等将领到大营开会,他们会带一些亲兵过来,加上总部的兵马,大家聚在一起听诸葛亮讲话并分配作战任务。

然后魏延、马岱他们回到各自营地再召集手下各校尉开会,分解作战任务并传达诸葛亮的会议精神。

以此类推,各个校尉回去继续分解开会和传达,直到每个士兵。诸葛亮开会说了几百句话,最后传达到士兵那里可能就一句话:明早五更出发,渡过渭水,抄司马懿后路,拿下长安后,每人赏100个直百五铢钱。

这种传达命令和会议精神的方法使用了几千年,直到近代部队依然也在采用,所以这也造成了一种古代军队难以克服的毛病:军阀辈出,兵变频发。

蜀汉大军有十万人,估计有90%以上的士兵根本不知道诸葛亮长啥样,他们只认识自己本部的校尉,估计连更高的魏延、马岱等将军也只是闻其名不见其人。

在士兵眼里,校尉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除了他,老子谁都不认,而在校尉眼里,他只认本部将领,军阀就是这么诞生了。

三、其他方法

在现实中,如果军队人数不是特别多,能聚在一起且有必要集合在一起,那当然还是会有主帅给全军讲话的可能。

电影《太行山上》有一段剧情,115师主力打完平型关大捷后集合,朱老总给大家讲话,115师编制超过一万人,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全师都在战场集合,几千人还是有的。

虽然这段剧情应该是虚构的,但在讲话的细节安排上还是非常讲究的。

首先,朱老总站的位置不是山顶也不是山谷,而是半山腰,这就避免了山顶大风对声音的影响,同时山腰讲话也能充分利用山体拢音。

其次,115师战士们分布站在山顶、山腰和山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和歌剧院观众席差不多的格局,人群分层减少遮挡,同时也能减少每个人和朱老总之间的直线距离。

因此,在这样特殊的地理地貌下,朱老总面向几千名战士讲话,效果还是可以保证的。

中日合拍电影《敦煌》里则有更合理也更现实的方法。

西夏王子李元昊(当时还不是太子)召集西夏军队和臣服他们的汉人部队、吐蕃部队和回鹘部队,共同进攻当时比较富庶的甘州回鹘。

甘州回鹘战力很强,辽国曾先后三次发兵攻打甘州都失败了,李元昊在辽国第三次攻击失败后率部捡漏,因此他的部队不会太多但也不会太少。

由于李元昊的部队成分太复杂,为了鼓舞士气,李元昊在战前来了一个公开占卜仪式,这玩意必须全军集合一起观看,毕竟没办法给各个营地都发一个巫师,也没有办法让所有巫师都占卜出一个结果。

顺理成章,占卜的结果是大获全胜,这种事情在当年是比较好使的,李元昊宣布了占卜结果,但现场是大漠,风声很大,他的声音根本没法传到全军,另外,他的西夏语也不是所有人都懂。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幕,汉人部队、吐蕃部队和回鹘部队前面都站着一个大嗓门的翻译,把李元昊的讲话翻译成汉语、吐蕃语和回鹘语再喊给部队听。

这种方式就是古代主帅向全军讲话时最常采取的办法,人声传递,一个传一个,最后传递到全军。

综上所述,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古代的主帅一般不会采取自己一个人扯着嗓门喊的方式,而是会通过逐级传达或人声传递的方式达到让每一个士兵领会讲话内容的目的。

到了战场上,人声就不好使了,于是就出现了各种下达命令的道具:战旗、战鼓、军号和锣。

0 阅读:22

袁桂萍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