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为什么认为王振是忠臣?其实你要是明英宗也会这么认为

太宗悦史 2024-06-18 17:12:26

关于王振这个太监,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奸臣,因为如果不是他,明英宗就不会御驾亲征,明英宗不会御驾亲征,明朝就不会从此走向衰落。但是在明英宗看来,王振却并没有错,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主要是一个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问题。

天顺元年,明英宗举行招魂仪式,这个仪式对于文武百官而言,实在是不友好,因为招的这个魂是王振的魂。

他为什么要招王振的魂呢?因为王振死的地方是土木堡,倘若不将魂招回来的话,王振将会成为孤魂野鬼(真够体贴)。

将王振的魂招回来还不算,还特地恢复王振生前的一切官职以及荣誉。

其次,王振当年在京城修了一座名为智化寺的寺庙,他特地在这座寺庙里为王振树立起一座雕塑,为的是王振能够一直享受世人的香火。

明英宗的所作所为都在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为王振正名。

要知道,倘若王振是忠臣的话,那么文武百官都将是奸臣,因为当年清算王振的,就是文武百官。

正统八年,一则消息从土木堡传到京城,这一条消息到的当天,整个京城随之轰动,为什么呢?因为明英宗率领北京三大营以及北京附近的士兵御驾亲征,结果呢?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而他本人则被俘虏。

这对于明朝,可谓是致命的打击,因为当时朝廷的高级官员基本上都跟随在明英宗的身边。

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明英宗将拱卫京师的大军全部率领了出去,现如今全军覆没,明朝拿什么对抗蒙古?

正是因为后果太过于严重,文武百官一度将王振这个始作俑者抛之脑后,因为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在土木堡之变发生的那一刻,文武百官大部分都支持南迁,这并不是文武百官胆怯,而是事实叫他们南迁,毕竟京城空虚,要是不南迁的话,难不成等着别人来要自己的命吗?

但由于于谦站出来将宋朝当年的经历拿出来说,以至于群臣个个回心转意,下定决心要坚守。

但要坚守就必须要有士兵,而士兵从哪里来呢?当然是从其他的地方来,明朝的版图如此之大,调动个二十万大军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有的人或许会说,蒙古也就仅仅只有五万左右的大军,而明朝这一调就是二十万的大军,胜利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吗?并不是。

要知道,蒙古攻打的是某一座城门,而明军要守的是整整九座城门,这二十万大军分摊到九座城门,每个城门又能有多少?因此,当时的明军并非是处于优势,而是处于劣势。

而随着北京的安全问题得到保障,群臣终于能够停下来想一想其他的事情,而这个其他的事情指的就是清算王振一事。

王振虽然死在土木堡,但是他的同党还在,清算不了他,还清算不了他的同党吗?

群臣集体上书,要求负责监国的代理皇帝明代宗清理掉王振的同党,同时株连王振的全族。

这个决策可不是只牵扯到一条人命,而是牵扯到多条人命,更何况王振的同党不缺乏朝廷高官,锦衣卫都指挥使马顺就是其中的一位,因此明代宗的态度是以后再说。

而当时的群臣正在怒火上,哪里还记得君臣本分,明代宗颁布了退朝的命令,可他们呢?一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是盯着明代宗看。

明代宗意识到大事不好,倘若不说出个所以然,今天是很难离开,但还没有等他开口,另一个人就开口,这个人就是马顺。

马顺为什么会在现场呢?因为锦衣卫有一项职责,就是维持朝廷秩序。

如果今天明代宗开口的话,那么自己必死无疑,而现如今明代宗不开口,说明自己还有生存的可能,但那群大臣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逼迫明代宗开口,自己岂能够纵容这种事情的发生?这就是马顺当时的想法。

因此,他站出来几乎用骂娘的语气叫群臣赶紧退朝。

当年王振在的时候,你耍威风,现如今王振不在了,你还敢耍威风?群臣将目光全部转移到马顺的身上。

此时的马顺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过这并不意外,毕竟他作为锦衣卫都指挥使,平日里嚣张跋扈惯了,哪里会将群臣放在眼里。

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群往日里如同绵羊一般的群臣,此时竟然一拥而上,将他活活打死。将他活活打死还不算,还将王振的另外两名同党毛贵、王长随当场打死。

对于群臣而言,马顺、毛贵、王长随的死都不足以在最大程度上解恨,只有一个人的死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解恨,这个人就是王山。王山是谁呢?是王振的侄子。

群臣将他从家里拉到朝廷上围起来,破口大骂,这难道就可以了吗?不可以,骂完之后还将其拉到西市凌迟处死,同时将其族人也一律处死,不过不是凌迟。

明代宗对于这一切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当然是同意的。

倘若没有他的同意,谁敢将别人凌迟处死,谁又敢诛杀别人的族人,而马顺、毛贵、王长随当然是例外,不过他在事后也同意。

从群臣对王振的态度如此愤怒来看,他肯定不止土木堡之变这一项罪过,还有其他的罪过,事实也是如此。

正统七年,王振将朱元璋树立在宫门那一道刻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碑移去,此举明显就是大逆不道。

而在正统八年,雷击奉天殿,按照以往的规定,这是上天对皇帝的警告,皇帝应当开放言路,询问群臣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翰林院侍讲刘球只因为奏折上有“宜亲政务,权不可下移”这一句话,当即被王振抓到诏狱里处死,尸首分离,这就是王振的对号入座逻辑。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每逢地方官进京的日子,王振的门口都是车水马龙,为什么呢?因为你来拜见王振或许并没有什么好处,但是你不来拜见王振一定会有坏处。

群臣对这一点可谓是痛恨到了极点,为什么呢?他们读了一辈子的书,竟然比不过一个太监。更加令他们恶心的是,明英宗还一口一个先生叫着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振的存在已经打击到文官集团的自尊心。

王振如此大奸大恶,为什么明英宗还对他尊敬有加呢?主要原因在于,王振从小就陪伴在明英宗的身边,他凭什么陪伴在明英宗的身边呢?因为他不是普通的太监。

在尚未当太监之前,他是一名学官,有着渊博的知识,当然,他的知识跟在朝廷里当官的文官比起来算不上什么,只能跟太监比。

土木堡之变的源头在于哪里呢?在于王振吞了蒙古的银子。他为什么要吞蒙古的银子呢?因为按照以往不成文的规定,蒙古每一次来明朝做生意都必须要送给他王振银子。

而恰好在正统十四年的那一次没有给他送银子,他反手就制裁了蒙古一次。

而当时瓦剌的也先已经统一蒙古,岂会忍气吞声,当既分兵四路,对明朝的辽东、甘肃、宣府、大同发起进攻。

王振此举在其他的人看来就是祸国殃民,但是在明英宗看来却是为明朝出了一口气,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也先仗着他统一了蒙古,有着足够的军事实力,从来没有老老实实的做过生意,拿下等马当成上等马来卖,那是常有的事情。

更加可恶的是,他还将强盗塞到商队里,以至于只要是商队经过的地方都会出现抢劫事件。

明朝对于他的种种所作所为苦不堪言,但是却不敢翻脸,毕竟要是翻脸的话,边境又不得安生,只能退一步海阔天空。

而在群臣退后的时候,王振反而前进,这岂不是说明王振强于群臣?

虽然御驾亲征的是明英宗,但是负责统帅大军的却是王振。

而王振是怎么统帅大军的呢?原本他是想打仗的,但还没有到大同就遇到了他在阳和的亲信郭敬,郭敬将战场的情况告诉他,将他吓了一大跳,直言要撤退。

而你撤退就好好撤退,他偏偏又率领大军前往蔚县,蔚县是哪里呢?是他的老家,要到他老家,让别人看看他现在有多么的威风。

而走到半路又考虑到他在老家的田地,倘若大军一到,那他的田地岂还有收成?因此,选择原路返回。

当然,他对外的说法是以免践踏到其他人的田地,王振真善良。

而当时又是打雷又是下雨,士兵已经疲惫不堪,再加上准备出征的时间仅仅只有不到十天,粮食也出现问题,可是他呢?根本不管,反正再累也累不到他王振,再饿也饿不到他王振。

而他王振有错吗?没有错,他只是想快一点回到京城,有什么错?

大军抵达土木堡的那一天,距离军事重镇怀来仅仅只有不到三十里的距离,倘若前进的话,土木堡之变一定不会发生,但是他王振又出幺蛾子。

因为他这一路上可收了不少的礼物,他要等他的礼物到了再走,而他这一等,也行就打了过来。明军已经累得不成样子,怎么可能是也先的对手?虽然不至于全军覆没,但已经处于败退防守的地步。

而土木堡这个地理位置相当的不容乐观,是一个类似于盘子那样的地形,骑兵冲击起来杀伤力相当的恐怖,更加重要的是还没有水源,而明军已经处于强弩之末的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的时候明军只敢固守,不敢进攻,也不敢撤退。

直到第二天,王振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他为什么下达撤退的命令呢?因为也先跟他说已经撤退,事实上并没有撤退,而是埋伏在附近。

随着明军一撤退,也先一下子冲出来,将明军杀了个措手不及,而明军早就已经到极限,哪里还有反抗的力量?

土木堡之变就此发生,虽然是王振一手造成的,但是谁能够保证自己百战百胜。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印象好,那么无论另一个人做出什么样的恶劣行为,在那个人的脑海里都能够得到一个往好处想的结果,明英宗对于王振明显就是这么一个态度。

但他却不知道的是,就是他这一个态度,让他成为千古笑柄,因此,不得不佩服王振的PUA技术,竟然能够将明英宗PUA到这种程度,也怪不得《明史讲义》里说王振“弄冲主于股掌”。

2 阅读:1703
评论列表
  • 2024-06-24 09:39

    英宗把“英”这个字都弄坏了,甚至把明朝的皇帝格局拉低了

太宗悦史

简介:历史中有我们的人生,有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