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多年的古村,1000多年的孔庙,这样深藏不露的肇庆你了解吗?

暴走姐妹花 2022-09-07 12:51:00

作为历史悠久的岭南名郡,肇庆从名字开始就有着典故。

当年宋徽宗赵佶登基前曾封端王,端州成了他的封爵地。当时,广东转运使燕瑛提议改名肇庆,寓意开始带来吉庆之意。宋政和八年(1118年),宋徽宗亲书“肇庆府”三字赐予肇庆,“肇庆”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因为有着特别的历史文化底蕴,肇庆的文博景点也相当多,这次花花就专门前往打卡,这些地方你都有去过吗?

德庆学宫

德庆学宫,又被称作孔庙,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曾是古代德庆官府主办官学、祭孔习礼的地方,同时也是岭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文庙。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艺术,可以说是华南地区的孤例,在全国范围也不多见。

殿里的建筑有三大特色,首先是采用了“四柱不顶”的独特形式,正中竖立了四根不到殿顶的木质大金柱,柱顶安放十二朵莲花托,承托着压槽枋和井口天花板,使得天花板和殿顶分开,结构独特又美观,起到了避雷的作用。

第二个是“减柱四根”,省去了殿内四根重檐金柱,使得殿内空间更加开阔。

最后是“出跳最长”,大成殿下檐斗拱保持了宋代风格,出跳总长122分度,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唐宋辽金古建筑同类斗拱之冠。

一直以来,景区都坚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平时会举办“春秋祭孔”、“开笔礼”、“拜师礼”、“学宫讲堂”等活动。

学宫里的仰圣园建于2004年,古朴典雅,有着厚重的孔子文化氛围。是仰慕先贤圣哲的场所。不少当地的小朋友都会前往孔子历史文化长廊参观学习。

端砚博物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大家都很熟悉,而肇庆的端砚,就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

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而驰名,并且有着“呵气成墨”的说法。相传,古代有举人进京科考,但因为京城的天气太冷了,其他人的墨条都无法书写,只有他对着家传的端砚呵气,就能研磨出墨汁不结冰,顺利完成了考试。

在肇庆有一家反映端砚历史文化全貌的博物馆,中国端砚博物馆,这是目前国内以端砚为主题最大的博物馆。

馆里展现了端砚在中国历朝历代传统文化中绘就的灿烂多姿的历史脉络,又对端砚的材质与石品花纹、端砚的制作工艺、历代名人与端砚的故事。

花花一入门就有被震惊到,宽9米、高3.2米的整块浮雕墙,气势宏伟,细节线条勾勒细腻,立体生动地展现了端砚石的产地发源。

博物馆的空间设计同样富有韵味,“宋代山水理念美学”和现代简约风格结合,大气又雅致。

主展厅通过稽古探源、紫玉生辉、砚出端溪等八个部分主题,从方方面面展示着端砚发展的简史。花花推荐大家可以预约讲解员带领参观,在专业讲解下,可以对端砚有更深入的了解。

黎槎古村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大家耳熟能详的这两句,出自北宋哲学家周敦颐。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他还是个理学大师,肇庆高要的黎槎古村——八卦村,就是他当时在广东任职时所建的。

黎槎古村距今用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依山而建,环水而设,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沿着古村走一圈,你会发现整个村子是圆形的,村道分布走向就像八卦一样。

村子里有三棵大榕树——“三星榕”,据说这是村子里的风水树,榕树枝繁叶茂,绿树成荫,紧密相连。

10座古朴典雅的门楼。每一座门楼代表一个坊,也就是一个族。每座门楼皆以儒家文化里仁思想命名,分别是仁和里、遂愿里、兴仁里、淳和里、尚仁里、居和里、柔顺里、毓秀里、仁华里、遂德坊,俗称“九里一坊”。

村子依然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古朴风貌,基本没有商业化的东西。偶尔会有一些村里的老太太在摆摊卖特产和手工艺品,大家看到有需要的小东西,也可以帮衬一下的哦。

0 阅读:6

暴走姐妹花

简介:最专业最接地气的旅游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