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枚伊朗火箭弹引发爆炸,山火蔓延,以色列10万人紧急撤离

霏霏说趣事 2024-06-20 03:34:48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

文|霏霏侃

编辑|霏霏侃

引言

近日,黎巴嫩真主党向以色列北部发射了至少250枚火箭弹,引发了大规模山火和民众恐慌。约10万以色列民众被迫紧急撤离,这是中东地区新一轮冲突升级的信号。

作为一个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地缘政治热点,巴以冲突为何久拖不决?当前紧张局势对地区安全格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就此进行分析。

真主党精心策划的袭击行动

此次袭击是真主党有计划、有组织的军事行动。他们事先部署周密,甚至采用诱饵战术迷惑以色列防空系统。在极短时间内,真主党武装就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了250多枚火箭弹,其中部分落入人口稠密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面对真主党的突然袭击,以色列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在火箭弹落区周边紧急疏散了约10万民众,并出动大量消防力量扑救火情,以防大面积山火蔓延。

为什么真主党会在此时对以色列发动袭击?这需要从双方长期的敌对状态说起。

真主党对以色列的敌视由来已久

"我们抵抗以色列直到最后一刻,直到巴勒斯坦完全解放的那一天。"

这是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的一段著名言论,道出了该组织对以色列根深蒂固的敌意。作为一支什叶派武装力量,真主党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泛伊斯兰国家,视以色列为最大障碍。双方在黎巴嫩南部有一条长达79公里的"蓝线",即联合国划定的"撤离线"。

自2000年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以来,双方在有争议区域的军事对峙就没有停止过。2006年,真主党跨越"蓝线"袭击以军哨所并劫持士兵,引爆了第二次黎巴嫩战争。此后十多年间,真主党不断获得伊朗援助,军事能力大幅提升。

以色列情报显示,该组织目前拥有13万余枚火箭弹,其中不乏射程覆盖以色列全境的中远程型号。

除了意识形态和领土争端,地区军力对比的变化也刺激了真主党的反以斗志。叙利亚内战爆发后,真主党大规模介入作战,使其战斗力和军事经验获得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伊朗近年来不断突破以色列红线,加快发展导弹和核计划,令以色列倍感威胁。在这种形势下,真主党急于找到一个契机向以色列展示力量,巩固在地区的影响力。

以色列对黎真主党威胁的担忧

在以色列眼中,不断壮大的真主党如同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尽管以军在传统军事力量方面占有优势,但面对非对称作战而言,优势并不明显。

真主党善于在人口密集区藏匿武器,利用平民作为"人肉盾牌",以色列在军事打击中难免造成平民伤亡,招致国际社会谴责。

而且,持续的冲突和战争现状也给以色列社会和经济带来巨大负担。因此,以色列一直试图通过军事打击和外交施压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削弱真主党及其伊朗靠山的力量。

然而,从目前的态势看,这一策略收效甚微。一方面,以色列对真主党目标的精确打击难度很大,往往事倍功半。另一方面,伊朗通过多种渠道向黎巴嫩提供军援,填补真主党的损失。在地区博弈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以色列对真主党威胁的担忧与日俱增。

此次冲突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此次交火再次凸显了巴以冲突的复杂性和顽固性。自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以来,巴以问题一直是影响地区稳定的关键因素。在争端双方都拥有强大外部支持,且都无法完全战胜对手的情况下,军事对抗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矛盾,制造新的仇恨。

此外,黎以冲突的升级还可能诱发新的地区混乱。一旦战火重燃,黎巴嫩、叙利亚等真主党盟友必然会提供支援,届时整个地区局势可能失控。

考虑到伊朗与以色列在叙利亚问题上也针锋相对,双方一旦在黎巴嫩开战,很可能殃及叙利亚战场。而真主党与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武装关系密切,巴以冲突很难避免卷入其中。

一场新的地区大战一触即发。

与此同时,中东地缘政治格局正加速演变,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频频介入地区事务,沙特等国与卡塔尔、伊朗的对抗加剧,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博弈不断,都给本已脆弱的地区稳定埋下隐患。在这种大背景下,任何一起局部冲突都可能成为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引发连锁反应。

国际社会需要理性克制

面对此次事件,国际社会普遍表示关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冲突双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通过对话化解分歧。欧盟、俄罗斯等也纷纷呼吁双方停止军事行动,通过外交途径管控局势。

但现实情况是,巴以矛盾根深蒂固,单靠对话很难从根本上化解。国际社会虽多次斡旋调停,但收效甚微。奥斯陆和谈、"土地换和平"等倡议都因现实障碍而流产。以色列坚持"安全第一"原则,不愿在领土主权问题上让步。

而巴勒斯坦则主张通过武装斗争赢得民族解放,拒绝接受以色列国的存在。在这种零和博弈逻辑下,冲突升级似乎不可避免。

网友对此事的评论

这件事情很快就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黎巴嫩和以色列冲突这么久了,这次倒是火箭弹数量最多的一次。这下估计又要打起来了。"

"巴以问题这种东西,本质上就是两个民族国家建设项目的碰撞。你要巴勒斯坦承认以色列,等于要人家放弃立国理想,怎么可能?打了几十年,以后只会继续打下去。"

"真主党确实很能打,这次发射火箭弹的组织和规模让人印象深刻。这支武装要是真和以色列全面开战,后果不堪设想。还是和谈吧,打下去没意义。"

"这种事早就见怪不怪了。巴以冲突是中东这个火药桶的导火索,真要引爆了,整个地区都会不得安宁。美国、俄罗斯、欧洲这些域外大国不出手调停,光靠冲突双方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我也觉得关键还是在美国身上。这么多年了,美国主导的和平进程可以说一无所获。美国若是真想解决问题,应该压以色列让步,而不是无条件支持。否则永远也别想结束战争状态。"

理性对话才是正途

中东局势错综复杂,利益交织,单靠武力无法化解深层次矛盾,这一点历史已经证明。要真正实现地区和平,必须回到政治解决的正轨上来。这需要域内域外各方共同努力。

对以色列而言,军事打击可以暂时遏制真主党,但从长远看,若不消除威胁的根源,就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安全。以色列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对待巴勒斯坦诉求,在领土争议等关键问题上作出必要让步,为和平创造条件。

而真主党一方,也应该摒弃极端路线,通过合法的政治途径捍卫权益,杜绝武力对抗。只有双方都退一步,才能为和谈创造空间。

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大国,应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冲突双方重启对话。单方面偏袒某一方都无助于问题解决。

域外大国只有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以巴勒斯坦人民和以色列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才能赢得双方信任,发挥应有的斡旋作用。长远而言,还应该加大对巴勒斯坦的经济援助,帮助改善当地民生,挖掉滋生极端主义的土壤。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历来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巴以问题。我们坚持"两国方案",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当权益,同时也理解以色列的安全关切。中方愿为地区和平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共同营造中东的美好未来。

和平稳定是中东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巴以问题只有通过对话协商,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寻求共赢,才能最终找到出路。让我们共同呼吁理性、克制、对话,为中东地区持久和平贡献智慧和力量。您对此有何看法?

0 阅读:0

霏霏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