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上汽飞凡裁员70%或降薪,销量唏嘘,降价3万引不起关注

莽画车说 2024-03-16 11:02:14

日前,网上有消息传出,为了降低成本以及针对品牌进行调整,上汽集团已经展开裁员,其中,飞凡品牌的裁员规模或将达到70%以上,高阶智驾团队将迎来全员被裁的命运。此外还有消息称,即便本轮没有被裁退,后续飞凡品牌员工也将大概率降薪。

调整只因销量不佳

其实有这消息并不让人惊讶,早在2024年1月份便有网友爆料称,上汽研发总院负责飞凡品牌智能驾驶业务开发的团队PP-CEM负责人,即上汽智驾首席产品官Pia Hu已于日前离职,且PP-CEM团队全员面临调整。根据最新的消息,未来上汽的智驾研发工作将主要放在零束科技。

还有知情人透露,从一系列做法来看,上汽已经放弃飞凡这个品牌了……目前出口到欧洲的飞凡F7车型,也已被更换为MG标、作为MG9在进行销售。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飞凡品牌都没有必要继续运营下去了。

而飞凡汽车方面出名辟谣,前述传闻为不实信息,“裁员70%以上肯定是假信息”;针对“飞凡被集团重新整合到上汽乘用车体系内”传闻,其称,目前飞凡汽车依然为独立运营。

此外,上汽飞凡品牌的销量确实并不理想。网传,飞凡汽车2023全年销量仅约为1.4万辆左右,实际官方并没有公布详细销量数据,只公布了2023年12月飞凡R7销量已经突破3000辆,但按照上汽宣传的习惯,相信数据并不好,甚至在上汽内部统计中智能归入“其他”。

即使曾经签上周杰伦等大牌明星,飞凡品牌的销量都不理想,飞凡品牌可能得好好复盘。

多次更名,消费者难以适应

提及飞凡品牌的营销,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在短短四年间进行了三次更名,或许这是上汽内部的问题了。

飞凡汽车的前身是上汽R汽车,而R汽车则更早之前是上汽荣威旗下的独立新能源品牌。自2020年起,荣威品牌进行了战略调整,推出了全新的“狮标”和“R标”。狮标代表了荣威品牌的“焕新”,主要针对燃油车型;而R标则代表着中高端纯电动品牌。

市场上很多品牌和车型讲究的是历史、口碑、以及保值率,这都是需要时间去建立的,但飞凡品牌似乎没有意识到这问题所在。就这样,飞凡品牌错过了新能源市场初期树立品牌口碑的时期。

飞凡F7降价未引起关注

当然,飞凡也是有过努力,在本轮“价格战”之初,为了刺激销量,飞凡F7曾推出限时购车优惠政策:2024年3月31日前,飞凡F7进阶版、进阶Pro版、长续Pro版、性能Pro版的售价均迎来下调,都市版车型售价保持不变。

其中,进阶版车型限时钜惠价为20.49万元,免费升级原价7000元的舒适升级包。进阶Pro版和长续航Pro版的限时钜惠价分别为22.49万元和23.99万元,两款车型均可免费升级原价7000元的舒适升级包、原价5000元的20英寸星瀚轮圈;性能Pro版的限时钜惠价为27.99万元,标配原价12000元的豪华升级包以及原价7000元的舒适升级包。

与此同时,官方还推出了限时金融礼、限时智驾礼、限时流量礼、代步无忧、救援无忧等权益:可选择最低15%首付,至高5年的金融产品;终身免费使用价值3万元的RISING PILOT高阶智驾系统软件包;3年免费RISING OS智舱交互系统流量;提车后出险,无限次代步车(一年有效期、每次至高三天);质保期内可享受免费救援服务(不含高速路段)等。

但这降价消息似乎没翻起多少风浪,主要还是在这个追求起售价足够低的“价格战”中,飞凡F7对比哪吒 S、零跑 C01等车型价格不够震撼;而对标特斯拉 Model 3、比亚迪汉和小鹏 P7i等热门车型又缺乏亮点;对比传统车型的“德系双雄”帕萨特、迈腾,以及“日系三杰”雅阁、天籁、凯美瑞,又显得底蕴不足和口碑缺乏。

最后:按照目前飞凡品牌的表现,传出大裁员或换名再战等消息也不足为奇。当初说不接受华为,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上汽也接受华为了,这一次让步和裁员消息传出,是不是证明着上汽策略存在着问题。

上汽集团发布销量数据显示,2023年,上汽集团实现销量约502万辆。与600万辆的目标相差近100万辆的缺口,只实现了目标的83%。据悉,接下来的2024年,上汽只公布了海外销量目标为增长11.75%,或许飞凡品牌的重心将转战海外,给品牌作最后的努力。

0 阅读:0

莽画车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