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都得自掏腰包,房租都交不起,高层子女讲述中央领导有多清廉

经济史话 2024-06-21 09:34:32

建国之初的中央领导,待遇有多差,您都想象不到,到中南海开会喝一杯茶呀,都得自己掏钱呐。

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我们谈到前苏联崩溃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说啊,前苏联崩溃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呢,就是前苏联的领导层,彻底的脱离了人民群众。戈尔巴乔夫自己就说过,当他成为苏共高级官员之后,他会感觉到哇,人生从此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他在郊外有自己的别墅,他有自己的专车,更为关键的是呢,他和他的家庭可以去吃那些特供品。

是的,这个特供品啊,就是苏联的一个发明,也是苏联领导层,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一个表现,只要你是苏联的高级官员,你就可以拿很少的钱,到那些专门的商店,去买那些价值不菲的,从海外进口的美味佳肴,那个商店是琳琅满目,供应齐全的。

要知道身为一个苏联老百姓,在他们赞叹于祖国是世界两强之一,是第一世界国家,能把人都送到太空上之时,苏联老百姓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是短缺,苏联老百姓最大的习惯是什么?是排队,苏联老百姓每天都要排各种各样的队,买面包、买黄油、买牛奶买各种各样轻工业的产品,可是与此同时呢,他们的领导层却在花天酒地,任意享受,所以这样的苏联,他不崩溃才怪呢,他根本就是建在沙子上的城堡,与苏联完全不同的是,从建国开始,我们的中央领导层就是艰苦朴素的,我们就是始终与人民群众啊,贴在一起的,革命战争时期,咱们的军队连军衔都没有,咱们讲究的是军事民主,这才使得我们打了一场又一场胜仗。

1949年北平解放,改名北京之后呢,很多人建议主席他老人家移步到中南海进行办公,但是主席一开始是拒绝的,他说中南海是古代帝王休息之所,我去了太脱离群众,所以曾经有好几个月,主席坚持要在香山办公,但毕竟香山离北京城太远,安保容易出问题,甚至傅作义的那几个警卫营,被人家蛊惑,还产生了兵变。

因此在中央多数领导劝诫之下,主席同意了到中南海去办公,那个时候的中南海,住了很多中央领导同志,以及他们的家属,还有警卫员,林林总总非常多的人,可是除了几个中央领导,家里开有小灶之外呢,大多数人,他们都是到中南海的公共食堂去就餐的,甭管你多高级的官员,还是你只是一个大头兵,你都是到公共食堂去吃饭,而且每个人都是正常交钱的,中南海那个食堂,他也和外面北京其他的食堂,并无二致啊,甚至有的中央领导同志啊,本来按级别是可以在家里吃小灶的,但是他还要去吃大食堂,为什么他表示说家里人口多,吃小灶,吃不起我还是去吃大食堂方便,能省点钱,您能想象的到吗?

大国领袖啊,竟然还考虑自己家里,连开灶都开不起,是的,不单吃饭是要交钱的,住房也是要交钱的,进城之后,中央领导同志有的住在南海,有的住在外面,都分配了还不错的房子,但是这个房子是没有产权的,不是说这个房子就给你了,而且你住在这个房子里啊,你每个月是要交房租的,甚至你那些家具,比如说什么办公桌、沙发、床啊,也是要交租金的,纪登奎的儿子回忆道,他父亲高升之后呢,全家居住在北京的一个小四合院,四合院居住环境是不错呀,但是每个月要交150块钱的房租,150块今天听起来太低了吧。

但是当年纪登奎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一个月工资就200多,纪登奎的夫人呢,一个月工资就100多,俩人加起来一个月300多,合着有接近一半要交房租啊,以至于纪登奎的夫人,有一次找到了相应的管理部门,诉苦说家里孩子太多,负担太大,房租交了之后啊,连生活费都不够了,后来呢,人家相关管理部门情给减免了点房租,纪登奎的儿子还回忆道说,当时华国锋就住在他们家旁边,华老家就一直交的150的房租啊,所以哪怕是中央领导同志,这个日子过得也不宽裕啊,不光得交房租,甚至有件事您都想象不到啊,喝茶也得交钱,咱们中国共产党有个特点,就是经常开会,那尤其是研讨国家大事啊,中南海里,人民大会堂里,也是天天开会,有的时候,不但中央领导同志开啊,地方的领导同志,也得时不时过来一起开会,开会的时候嘛,总得有清茶一盏,抽两根香烟,尤其是咱们建国的第一代领导人哈,这个不太讲究个人健康,大多数人都愿意抽烟,尤其是刚建国的时候,那个事也多啊,今天要抗美援朝,明天要搞三线建设,经常这个会一开,就得开十几个小时,还真得抽几根烟啊,提提神。

可是您知道吗?这个茶和这个烟,它都是得交钱的,曾经有一位刚刚调到中央工作的领导啊,他不知道这个规矩,有一次到人民大会堂开会,要了一杯茶,人家服务员马上跟他说,请交两毛钱茶叶钱,他一听都愣了,怎么在中央开会喝茶还得额外交钱吗?是啊哪怕是主席总理过来,也得交钱,那么囊中羞涩没那么多钱的人咋办呢?

那你就喝白水嘛,好歹白水是免费供应的,当然除了茶之外,有时候也供烟,供烟你也得交钱呀,那抽不起的人,那你就得少抽几根了,甚至还有件事,都足以足证,当年中央领导集体有多么清廉,十年浩劫之后,四人帮被抓起来了,社会上就流传很多四人帮的劣行劣迹,其中有一条是这么说的,说王洪文这个人,特别爱贪小便宜,他怎么贪呢?

当时咱们经常有国宴啊,招待外国来宾,那就得上茅台,每桌一瓶,每桌两瓶,有时候这茅台喝不完,这一桌喝了半瓶,剩下半瓶怎么办呢?这个相关的管理部门嘛,就把这个没喝完的几瓶茅台啊,给倒到一起,掺成一个完整的茅台往外卖,这个卖价呢,那当然,比那种没开封的茅台要便宜一些,王洪文当年也年轻啊,也馋酒但是他的收入也不高,所以王洪文经常去贪这个小便宜,还跟这个主管食堂的人说,什么时候有这个混装的茅台来了,你赶快告诉我一声,我去买几瓶。

这在当年可是王洪文的罪证之一啊,说他贪小便宜去买这种混装茅台,但是大家想想,同时期苏联的领导人在干什么,人家天天吃特供啊,人家是住着郊外的小别墅啊,而咱们这面被斥责为败类的王洪文,他其中的一个罪行,竟然只是贪小便宜,去买这个散装的茅台,那可以想见,其他的那些领导人,得清廉到什么状态呀,所以难怪呀,中苏后来有如此大的不同发展呢?

原作者:李承伟

0 阅读:60

经济史话

简介:聊经济,侃历史,谈笑之间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