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高频量化都“翻车”,A股各大“门派”全失守,究竟谁在赚钱?

财事酷评 2024-06-19 14:10:01

最近,有地方证监局要求辖区内的私募基金进行自查,尤其是量化交易和程序化交易的报告。与此同时,证券时报也发布了2024年量化基金基本亏损严重,风光不再的消息。可以看出,量化交易在A股这段时间处于风口浪尖,甚至有股民指责量化交易损害股民利益,但是实际上量化基金们今年同样是损失惨重,何来的收割一说呢?

通过和业内不同的朋友交流得知,不只是量化亏损,大家实际上都过得不怎么样,但是大家亏损的钱到哪去了?这个谁能解答?

长期徘徊的股指与市场困局

自2015年A股指数首次突破3000点,甚至达到5000点以上的历史高位以来,我们经历了近十年的长期震荡。3000点成为了股市的一个魔咒,市场无法从这一关口突破,反复试探,却屡屡未果。就在2024年,已经有4次突破和回落,这种持续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难以捉摸市场走势,更别说获利了。

各类投资策略的失效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各种传统的投资策略都显得力不从心:

- 价值投资:曾经的白酒、银行等传统板块,如今也不再是稳赚不赔的选择,价格波动频繁,投资者面临较大的风险。

- 高频量化交易:曾经被认为是暴利的高频量化策略,如今也面临存活困境,市场上涨的机会越来越少,盈利空间被大大压缩,甚至引发不少量化私募出海谋生。

- 题材炒作:市场缺乏持续的热点,许多题材炒作很快就陷入僵局,且缺乏共识,板块轮转太快,容易追涨杀跌。。

- 抄底策略:抄底成为了一种赌博,往往是不涨反跌,投资者的损失难以估量。

- 低估值投资:市场信心不足,对低估值股票的认可度不高,一旦业绩不达预期,股价往往会急剧下跌。

专家呼吁:限制量化交易和做空机制

面对这一困境,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对市场进行规范和调整。刘纪鹏主张立即停止量化交易和融券做空,钮文新甚至尖锐地认为这些机制正在成为耐心投资者的"韭菜收割机"。量化交易和做空策略对市场上涨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已经成为广大股民的共识。

市场前景:政策应对与期待

针对当前市场的困境,我们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措施,来稳定市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管理层应该认真借鉴国外成功的监管经验,制定更加符合国情和市场需求的政策。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为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防止过度做空,提振股民信心

综上所述,A股市场的3000点困局已经成为广大股民心头的痛。我们需要不仅仅是停留在呼吁的阶段,更需要实质性的改革和行动。停止量化交易和转融通现在A股或许不可行,但是防止过度的做空操作,是当前市场环境下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否则,3000点的徘徊将继续削弱股民的信心,阻碍市场的健康发展。希望管理层能够以股民的利益为先,采取果断措施,重建市场秩序,让投资者重新找回对市场的信任与期待。

0 阅读:1

财事酷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