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该怎么看?比大小更重要的,是管腔狭窄与斑块易损性!

瓜瓜的笔记 2024-06-25 06:12:34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每天给您分享专业的医学科普知识,帮助您及其家人提高健康生活品质,感谢您的支持!

很多人在第一次拿到颈动脉斑块的超声报告单时,都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XX(mm)× YY(mm)”等描述斑块大小的数据上。大家普遍认为,斑块尺寸越大就越危险。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决定颈动脉斑块危险性高低的关键因素,并不是斑块的大小,而是颈动脉管腔是否狭窄以及斑块是否易损。

颈动脉斑块的关键评估指标

颈动脉斑块引起管腔狭窄的程度,是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指标。如果超声报告显示颈动脉斑块已经导致管腔狭窄≥50%,那么这种情况往往预示着疾病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阶段,需要立即采取治疗措施。

狭窄程度≥50%的颈动脉斑块,其健康危害与冠心病、脑卒中(中风)以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相同。临床经验表明,这类斑块基本上属于高危或易损斑块。一旦发生破裂,血液中的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破裂处,形成急性血栓。这些血栓可能直接堵塞颈动脉,导致严重的头颈部缺血,甚至可能被血流带入大脑,引发急性脑梗死。

面对这种情况,不要犹豫是否需要用药。原则上,这类患者需要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到1.8mmol/L以内。除了他汀类药物外,可能还需要使用依折麦布或“降脂针”等其他降脂药物。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也是必要的。

易损斑块的重要性

在许多健康体检中,直接发现颈动脉有明显狭窄的情况并不多见。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面对的是那些暂未引起明显狭窄的颈动脉斑块。这时候,判断这些斑块是否属于易损斑块就变得尤为重要。

斑块内有点状钙化、斑块表面存在溃疡或血栓、斑块纤维帽不完整等特征,同样是易损斑块的标志。无论斑块是低回声斑块、等回声斑块还是高回声斑块,只要存在上述任何一项易损征象,就应该被划定为易损斑块。

斑块厚度比长度更重要

很多人关注斑块大小,但事实上,斑块厚度比长度更为重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是一个关键指标。通常,IMT超过1.5mm是诊断颈动脉斑块的基本标准,而当IMT达到2.5mm或以上时,即使斑块没有任何易损征象,也应被视为高危斑块。

在评估斑块的危险性时,除了看斑块是否引起管腔狭窄和是否为易损斑块外,还需要关注斑块的厚度。IMT指标的变化,可以为我们提供早期预警信息,帮助更早地采取干预措施。颈动脉斑块的评估远不止关注斑块的大小,更重要的是其对管腔的影响和易损性。

管腔狭窄与易损斑块的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策略对于颈动脉斑块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础,饮食上应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保持营养均衡。同时,戒烟限酒也是必不可少的,吸烟不仅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还会影响药物疗效。

运动是控制血脂水平的重要手段。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健康。对于高风险患者,运动计划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避免过度或不当的运动导致不必要的风险。

药物治疗方面,他汀类药物是降低LDL-C的主要药物。依折麦布和PCSK9抑制剂等新型降脂药物也可根据需要使用。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有助于预防血栓,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出血风险。

定期监测是预防和控制斑块进展的重要环节。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和血脂检测,可以及时了解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特别是高危或极高危斑块患者,更需要频繁随访和密切监测,以防止急性事件的发生。

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常常伴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保持积极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管理和预后至关重要。通过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压力管理,如冥想、瑜伽和社交活动,可以帮助患者保持心理健康,增强治疗效果。

结论

颈动脉斑块的评估应注重管腔狭窄和斑块易损性,而不仅仅是斑块的大小。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科学的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高风险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发生。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重视斑块的综合管理,保持健康,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最后,您有什么想分享的经验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0 阅读:49

瓜瓜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