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航导弹年产仅460枚,缺乏先进电子产品的俄罗斯,为何不找中国

南友全球视野 2024-07-03 04:45:01

据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RUSI)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截止2023年,俄罗斯在巡航导弹方面的年产量约在460枚左右,这一数字是俄罗斯在宣布进入“战时生产体制”后,技术装备方面的最新生产能力体现。而在其它弹药方面,按照俄罗斯官方发布的数据,BM-21火箭炮(旅/团一级支援火力)的弹药生产量较过去提升了15.2倍,BM-27火箭炮(师/军一级支援火力)的弹药生产量提高了6.1倍,152毫米口径的炮弹产量提高了5.3倍(2023年生产了100万发)。从这个数据来看,实际上反映了2个问题,首先是俄罗斯军工体的“偏科”极为严重。

俄乌战争最初应该是以“科技战争”打一场现代化的闪电战,所以对技术装备的需求非常庞大。但是在基辅战斗连连溃败之后,双方开始迈入了“胶着期”,由此才开辟了“拼国力”的战争模式。诚然,俄军在这一模式下,依靠前苏联遗留下的庞大库存和自身产能,在初期和中期都获得了对乌克兰军队在火力方面的压倒性优势。但是在技术装备方面,俄军使用记录反而不多,有时候为了摧毁前线重要目标,不得不出动航空兵冒着被击落的风险去投掷航空炸弹,由此造成了不少战机被击毁的战斗损耗。归根结底,其实还是因为俄罗斯电子工业基础差,技术落后,无法像中国与欧美那样,大批量生产各类精确制导武器或相关套件。

其次,俄罗斯军工体的另一大“偏科”就是产业的不规则性,也就是在技术能力,生产模式,交付速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除此之外,俄罗斯在无人机产量方面较北约及北约支持下的乌克兰,存在着明显的劣势。虽然有部分消息表示前线俄乌军队无人机方面使用率的比例为1:5,这显然存在着夸大成分,但结合战场报道以及部分俄军士兵的反馈来看,乌克兰方面的确存在着这方面的优势。而无人机的生产和使用,恰恰又和电子产业息息相关。缺乏先进电子产品的俄罗斯,在涉及技术领域的产品时,较北约和乌克兰非但没有优势,反而存在劣势。

可能许多人好奇俄罗斯为何不找上中国,其实根源问题在于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前,俄罗斯国内的军工企业和决策者都普遍青睐欧美元器件,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欧美加紧了对俄制裁,俄罗斯才找上中国。采购中国元器件时,俄罗斯方面也单纯认为欧美的制裁不会很久,所以没有囤积多少元器件。等到俄乌战争爆发,在国际社会普遍的要求下,中国持中立态度,对两边都不出售战争物资之后,俄罗斯在精密武器的生产数量及质量上开始下滑。以S-400防空系统为例,差的并不是这款系统,而是这款系统所使用的元器件。

0 阅读:0

南友全球视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