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晚年评价三位伟人,言词十分中肯,对毛主席的评价最为特殊

女公子来也 2024-06-29 17:15:2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1986年,改革的春风席卷整个神州大地,薄一波这位推动中国经济腾飞的关键人物,

仍然在经济发展的前沿奋勇前行。

他南下考察,途经湖南时,发表了一段关于毛主席、刘少奇以及彭德怀三位伟大领袖的评价。

其中对于毛主席的评价尤为引人瞩目。

薄老究竟出于何种缘由对这三位伟人作出评价呢?

他所表达的内容又有何特别之处?

勇挑大梁

薄一波,这位生于1908年2月6日的山西汉子,原名薄书存。

新中国成立前,他已为革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他更是倾注心血于国民经济的建设之中,如同祖国广袤江山的支撑者,默默肩负国家繁荣的重任。

1949年10月,薄一波受命出任首任财政部长。一上任,他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

他敏锐意识到统一财政税收的重要性,在同年11月召开的首届全国税务会议上力主统一全国税收制度。

新中国百废待兴,各地财政混乱不堪,物价如脱缰野马。

为了稳定经济,薄一波向各地区财委发出指示,要求在基本民生领域实行统一。

薄一波在会议报告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统一税收的必要性和方法,任谁听了,都会赞叹薄一波的高瞻远瞩。

果不其然,这一举措犹如定海神针,一出手就稳住了经济大盘,让新中国财政体系逐渐走上正轨,也为新中国财政摘得建国后首个里程碑式的胜利。

1950年,薄一波在政协会议上发表的《关于调整税收问题的报告》,字字铿锵有力,理顺公私关系的迫切性。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他召集全国税务局长齐聚一堂,商讨工商税改革。经过多轮讨论,工商税种精简为11种,货物税品目减至358个,印花税也做了优化调整。

建国伊始,国库空虚,而且战争的阴影也并未远去。因此在财政支出上,薄一波尽力平衡着“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

保障战争胜利和经济复苏是当务之急,赤字的幽灵也不可忽视。

他大胆地提出发行建设国债的妙计,既筹集了资金,又巧妙地化解了通货膨胀的危机。

而当时的基本建设就如同一把双刃剑,积累过多会伤及民生,消费过高则会阻碍发展。

薄一波洞悉其中玄机,提出了著名的“二、三、四”制约界限。

即积累在国民收入中要占据不低于两成的比例,才能为工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而国家预算收入要占国民收入三成左右。

毕竟,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灌溉。

基本建设投资支出则要在国家预算支出中占有四成或更多,目的是为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这一制约标准如同一把精准的标尺,既保障了工业发展的势头,又让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一次预言

其实在50年代初期,新税制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巨大变动犹如一枚投进湖面的石子,在社会上激起层层涟漪。

这一情况迅速引起了毛主席的重视,他给薄一波写去一封措辞严厉的信,批评新税制脱离实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困难。

薄一波收到毛主席的批评信后,如遭当头棒喝,心情万分沉重。

好在茫然之余,他也即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立马抽调精干力量,深入基层调研。经过扎实工作,许多存在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为了让薄一波能够安稳把持大局,毛主席亲自找他谈话,语重心长地说:“小波啊,你要好好学些辩证法和唯物论,这些东西能让你看得更远,想得更深。”

薄一波深知毛主席的良苦用心,但当时工作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读书。

他如实向毛主席汇报:“主席,我现在工作太忙,实在没有时间读书。”

毛主席严肃地批评道:“总是以工作忙为是不对的。俄国十月革命时,列宁不忙吗?但他还是把俄国国情整出了头绪。”

薄一波深受毛主席教诲,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他挤出时间认真学习马列著作,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

之后,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毛主席发表了一次重要讲话:“薄一波同志的错误的确要批评,但我也要负我自己的责任。”

毛主席具体罗列了自己在这件事中的失误,袒露心扉,毫无保留。

这番讲话让薄一波深受感动,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一位能反省自己过错的领导者,这是何等的胸怀,何等的气魄!”

在随后三十余年的经济建设探索中,薄一波始终以毛主席的教诲作为指路标。

1964年,薄一波在川汉铁路选线工作中提出独到见解,主张“不应仅凭主观臆断,而要以航测图作为依据进行科学选择。”

他的建议得到了毛主席的大力赞同,毛主席在回信中写道:“你的看法十分正确。”

薄一波对毛主席始终怀有敬仰之情,他曾饱含深情地著书立说表达自己对毛主席的崇拜。

基于这样的思考,薄一波预言道:“未来,毛主席的历史地位将比现在更高。”

只有经过时间的积淀,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到达一定高度,对毛主席思想的理解也会愈加深刻,方能理解毛主席不再仅仅代表他个人,而是成为党、军队和国家的精神领袖。

那么,薄一波又会如何评价刘少奇、彭德怀两位领导呢?

三次评价

1986年,78岁的薄一波依然奋斗在经济建设前沿。

在南方调研期间,他专程拜谒了毛主席、刘少奇和彭德怀的故乡,与他们分享如今这盛世近况。

踏入刘少奇故居湖南宁乡花明楼,老战友的音容笑貌在薄一波的脑海中愈发清晰。

刘少奇的一生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他以铮铮铁骨铸就鄂豫皖根据地,在抗日烽火中点燃东北抗联的熊熊烈焰。

尤为令人景仰的是,刘少奇对党的建设倾注了毕生心血。

他呕心沥血撰写的《刘少奇论党的建设》,字字珠玑,为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往昔岁月如风而过,刘少奇的精神却历久弥新。

薄一波执笔挥毫,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跃然纸上——浩气长存。

这四个字,饱含着薄一波对老战友的深切怀念,更是对刘少奇同志这一生的郑重评价。

花明楼前,浩气长存,刘少奇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记在后人的心中。

步履轻缓,薄一波又走进彭德怀将军的故居,空气中似乎还回荡着昔日大元帅的豪迈誓言。

昔日彭将军投笔从戎,在湘军之中崭露头角。

此后戎马一生,心系国防,即使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也初心不改。

“我这条命都是人民的,我愿意为国家,为人民付出一切。”在薄一波的耳畔,彭将军掷地有声的誓言犹在回响,激荡在故居的每一个角落。

富贵贫贱,威武屈辱,都无法动摇彭将军的坚贞意志。

薄一波在评价彭德怀时,不禁引用经典名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彭公故里,忠魂不泯。

他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脊梁。

当薄一波故地重游到滴水洞——毛主席曾经在这里办公。

往事历历在目,眼前仿佛还残留着毛主席运筹帷幄的英姿。

“若论毛主席之功,薄老有何见解?”秘书的询问打破了沉默。

薄一波深思熟虑后缓缓开口:“无论是少奇还是彭总,都承蒙主席教诲良多。主席之于我们,不仅是领袖,更是一位导师,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在评价毛主席时,薄一波强调一定要跳出个人视角,要从党的发展历程和党内生活等更宏观的角度去分析,才能认知一个完整立体的毛主席。

后记

正是在这些伟人思想的指导下,我党才孕育出了一大批好同志,好干部。

如今,伟人故居人潮涌动,井冈山和延安等革命圣地也迎来了无数寻觅红色足迹的人们。

每一片革命前辈曾留下的印记,都化作了人们心中的灯塔,指引着后人砥砺前行。

这些革命先辈的思想将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更加夺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杨洪林. 薄一波正确评价毛泽东述评[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1):124-127.

薄一波:生命不息 学习不止[J]. 当代贵州,2011(35):65-65.

薄一波. 薄一波同志的贺信[J]. 中共党史研究,1996(6):3-3.

0 阅读:3

女公子来也

简介:欢迎大家来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