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诗词大会》,康震、蒙曼、郦波、杨雨都有话说

李锄蓉 2024-06-02 05:17:44

喜欢《中国诗词大会》的朋友,相信在心中都做过一个这样的比较:场上四位嘉宾,谁的点评更好?

有的人甚至想象,如果让康震、蒙曼、郦波、杨雨四人像选手那样,开展一次巅峰对决,谁又会笑到最后?

让嘉宾像选手一样上演“神仙打架”,当然不可能,不过让他们围绕诗词这一主题,各写一篇文章,这样的事情,还真有媒体做了。

主持人和嘉宾在台上

在5月30日出版的《电视报》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中南大学教授杨雨四位《中国诗词大会》的嘉宾,围绕“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一主题,为青少年送上了关于诗词的精彩寄语。

龙洋

康震说,作为《中国诗词大会》的老朋友,自己参加诗词大会最真实的感受是,要让诗词真正融入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用李白和苏轼的经历作比,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文末,又送上了两句诗,一句是李白的“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一句是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康震在外景地

蒙曼的文章以文天祥作比,论述了读书,特别是读古诗词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并推荐了《论语》、四大名著以及唐诗宋词等经典。她说,诗词里大都是美的东西,如果一个人能于诗词中体悟到美,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温柔敦厚之心。蒙曼说,《中国诗词大会》的目的就是把人的“诗心”点亮,并号召大家都来喜欢这个节目。

蒙曼

郦波结合自身体会,在文章中论述了诗词的“有用”与“无用”。说无用,是因为诗词从来不是决定输赢、彼此攻击,甚至提供炫耀、以资傲娇的资本。说有用,是因为它能在生活不如意时带来温暖,在感到人生迷茫时指明方向,在痛苦时赋予坚持与坚守的信心。郦波更坦言诗词对他来说,是抚慰心灵的力量,是塑造精神的力量,是滋养灵魂的力量。

郦波

杨雨结合自己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的特殊经历,从回答身为法语专业的自己如何讲古诗词的疑问入手,设身处地讲述了诗词对于自己的人生意义,鼓励大家用跨文化的视角去阅读,去探索,去领悟,以丰富对诗词传统文化的理解,获取意想不到的惊喜。她说,跨文化学习可以领略中华诗词的独特韵味,可以拓宽视野,理解不同文化的共通和差异。

杨雨

总的来说,康震、蒙曼、郦波、杨雨四人的文章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但蒙曼的文章更有针对性,也更易“燃”起人们对诗词的激情。康震、郦波的略显空洞了点。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嘉宾撰写的文章

0 阅读:0

李锄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