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治国之道,平天下之基:领导者的德行与责任

碧海真空月如水 2024-06-27 19:32:24

职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个人的才能和努力,更离不开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由良好的国家治理所奠定的。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意味着要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首先必须确保国家的有效治理。

国家治理的基石在于领导者的德行。领导者若能尊老爱幼,民众便会兴起孝顺和悌爱之风;领导者若能体恤孤寡,民众便不会背弃道德。这正是“絜矩之道”的体现,即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作为民众行为的楷模。

《诗经》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领导者应当时刻关注民众的需求和喜好,以民之所好为好,以民之所恶为恶,如此才能真正成为民众的父母官,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拥护。

国家治理者必须谨慎行事,因为他们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命运。若治理者行为不端,便会失去民众的信任和支持,甚至可能给国家带来灾难。《诗经》中的“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正是对治理者责任重大的生动描绘。

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得到民众的支持至关重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此,治理者必须注重道德修养,以德行赢得民众的心。只有有德行的领导者,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进而拥有土地和财富。

德行是根本,财富只是枝末。如果治理者本末倒置,过分追求财富而忽视德行,那么就会导致民众的争夺和社会的混乱。因此,“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的道理应当时刻铭记在心。

《康诰》中的“惟命不于常”也提醒我们,治理者应当行善积德,以善行赢得天命和民众的拥护。

《楚书》云:“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这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真正宝藏是那些有德行和才能的人。治理者应当善于发现和培养这些人才,让他们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秦誓》中的话也给我们提供了识人用人的智慧。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当能够容纳和欣赏他人的才能和优点,而不是嫉妒和打压。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为国家效力。

治理者在面对财富时应当有正确的态度。生财有大道,即通过勤劳和智慧来创造财富。仁者以财富来发展自己和他人的事业,而不是以身发财、贪婪无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平天下在治其国”的理念强调了国家治理对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性。

原文: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0 阅读:0

碧海真空月如水

简介:立足历史和文化,关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