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将生变?天然气谈判陷僵局

杨风说华夏 2024-06-06 05:02:23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俄两国大型天然气输送管道的谈判搁浅了。原因是,俄罗斯认为中国在价格和供应水平上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加快了“西伯利亚力量二号”天然气管道的谈判。这条天然气输送管道将过境蒙古,再输送到中国,因而涉及第三国的谈判。

由于此条管道的输送能量将达到每年500亿立方米,这等于是过去俄罗斯向欧洲全年输送的水平,再加上价格问题,使得此项谈判益发复杂。谈不谈得拢,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两国的合作。

1 牵涉多方利益的天然气管道

这条天然气管道的谈判的确复杂,同时,外界也将之视为中俄两国合作的晴雨表。这个说法是,如果谈判成功,这意味了中俄两国合作将获得更进一步的提升,俄罗斯将和中国经济做更深度的捆绑。

当然,这也意味了,欧洲在乌克兰冲突结束后,再次获得俄罗斯大量又便宜的天然气的希望,更加渺茫。尤其是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于2022年9月被炸毁之后,葬送了短期内,欧洲向俄罗斯继续进口天然气的希望。

不过,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被炸的影响只是暂时的,一旦乌克兰冲突结束,欧洲和俄罗斯有可能在未来某个时期重启协商。

因此,西伯利亚力量二号天然气管道的谈判受到大国势力的瞩目,牵涉中俄蒙三国谈判,又影响了欧洲。

至于美国,同样不乐意见到中俄天然气输送管道达成协议,一来,这强化了俄罗斯的能源工业,使得俄罗斯经济获得更多的保障,这就削弱了美国窒息俄罗斯经济,弱化俄罗斯国力的计划。

二来,这将使得中国的能源供应来源多元化,美国想要在战时,借由海军力量封锁中国的能源进口,将更困难。

2 和俄罗斯协商的困难

中俄两国都想要达成协议,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两国都有益。但价格和供应量却是个问题。俄罗斯想要卖个好价格,并且希望确保每年向中国供应的量,也就是中国向俄罗斯采购的量要有保障。

这方面可以理解,中国是国际上最大的能源买家,乌克兰冲突后欧洲停止向俄罗斯采购天然气。更何况西伯利亚力量二号就是专门为中国量身定做的。

但换个角度想,现在是买方市场,中国作为买方,要求更加优惠的价格,不为过。想想看,俄罗斯在这之前总是拿着天然气在国际市场上兜售,在中国、日本和欧洲三方之间兜售,从中获得好价钱,甚至看谁愿意出更多的钱投资于管道的铺设,毕竟铺设管道要花费大量金钱。

举个例子,2014年5月,中俄两国签订为期30年,总价值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输送合同。这份合约也就是西伯利亚力量一号管道。

这在当时是轰动国际的能源大单,让日本羡慕,也让一些出产天然气的国家吃醋。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份中俄天然气大单是历时十年才谈成。如果把之前的运作算进去,还不止十年。

其实,在1990年代末期,中国就已经着手和俄罗斯协商这份天然气合同。然而,中国和俄罗斯的协商遭受日本的挑战,日本掺和进来,争夺西伯利亚的天然气输送管道。因此,当时有所谓的通往中国的管道,以及到日本输送管道的争执。

那时候的俄罗斯一点都没有跟中国客气,在中国和日本之间摆荡,看谁给的条件好,获取渔翁之利。以至于到了2014年,当俄罗斯并吞克里米亚,遭受美国和欧洲的制裁后,普京在此压力下才立即飞往北京,和中国签订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大单。

若非如此,中国还不知道要等待多久,才能够签下份合约。

所以,平实地说,虽然俄罗斯觉得跟中国谈判困难,但相同的,中国这边跟俄罗斯的协商更困难。2014年那份4000亿美元天然气大单,中国等了十年才等到,这一次中国只不过是想要一份更好的合约,并不为过。

中国从2000年以来,由于经济增长仍然保持相对高速,也由于中国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对于能源和金属矿物等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许多国家看准这一点,想要占中国的便宜,往往狮子大开口。

澳大利亚是其中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从2000年初期到2008年期间,每年调高铁矿砂的价格,对中国是予取予求。

因此,在商言商,中国考虑自身对天然气的需求,在价格和购买量上思考,无可厚非。这些都是商业行为,没有所谓的乘人之危,趁着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的时候,大举砍价。

换个角度想,普京大可以在2022年2月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之前,就和中国谈妥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的输送合约。不要忘了,西伯利亚力量二号于2021年1月启动,当时俄罗斯已经在蒙古成立“东方联盟输气管道”公司。

如果不是俄罗斯仍然想着卖个好价钱,也是因为俄罗斯没有料到,欧洲竟然会于乌克兰冲突爆发后,停止向俄罗斯采购天然气,西伯利亚力量二号是有可能在乌克兰冲突爆发前谈妥的,虽然时间还是紧了一些。

3 不需要和俄罗斯捆绑

当然,对中国而言,中国也不希望就此跟俄罗斯完全捆绑在一起,还有很多国家想要卖石油和天然气给中国,中国需要评估一下,如果把西伯利亚力量二号天然气完全吃下来,势必会减少从其他国家的采购。

中国不止俄罗斯一个朋友,还有其他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的朋友。公平而论,这些朋友都需要适时地照顾到。中国能够帮俄罗斯的,一定会帮忙,但也不能够在价钱和输送量上“委屈”自己。

中俄两国的确是紧密合作,这是战略上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但这并不表示中国需要“顾全大局”,因而牺牲商业上的利益。基本上,两国需要在互利的基础上合作。中方的砍价也会在合理范围内。

前两年的时候还有一个说法,俄罗斯打算将西伯利亚力量二号并入俄罗斯内部的天然气网络,如此,网络内的天然气可以统筹起来,向中国或欧洲销售。

这样的好处是,俄罗斯可以针对中国和欧洲的销售做调配。看谁出的价格高,就把天然气拨给谁多一些,这对俄罗斯非常有利。

当俄罗斯秉持在商言商的时候,中国当然也可以,这是再公平不过的,不是什么不合理的要求,也没有谁占谁的便宜,就看国际市场的供需条件,以及各自的需求而定。

因此,中俄两国需要好好坐下来谈,找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协议。

另外,之前的规划是西伯利亚二号管道将穿越蒙古国土,如此,中俄两国其中一方,得要向蒙古支付一笔“过路费”。据说,这笔过路费的金额约10亿美元。

支付过路费在国际上并非没有前例。之前,俄罗斯输往南欧的天然气途经乌克兰,俄罗斯也因此每年向乌克兰支付一笔过路费。

只是,乌克兰曾经数次要求涨价,调涨天然气输送的过路费,俄罗斯因此不堪其扰。

有鉴于蒙古也曾经数次对中国的合约出尔反尔,尤其是经不起美日等国的煽动时,会撕毁合约。中国不得不考虑西伯利亚二号管道经由蒙古的风险。

之前的规划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预计全长3550公里,其长度比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3000公里还要长。其中有950公里穿越蒙古国领土。

由于管道长,这是一笔很大的投资。估计,将由中俄两国分担管道的修建费用,俄罗斯国土段的管道由俄罗斯出资,或是从中国的银行贷款,中国境内的管道由中国出资建造。

问题是950公里的蒙古段由谁出资修建?如果是中国出钱,中国当然有话语权,决定该如何修建,途经哪里。

4 中国话语权增高

再说了,在能源的采购上,中国现在和往后会越来越有话语权。为什么?

有两个可能的原因,和一个确定的原因。

一,世界经济已然放缓,美欧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动下降,尤其是,当美欧经济体走入经济衰退时,全球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会减退。

二,一些产油国或天然气出口国,为了本国经济的需求,需要对外多输出石油或天然气,增加收入。俄罗斯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此,俄罗斯在21世纪前10年拿乔的情形,可能难以再出现。

三,中国在新能源的建设上取得良好的成绩,举凡风力发电、水力、太阳能(光伏)、新能源车等,都是世界第一。

这两年中国在纯电动汽车更是取得长足的进展,可以预期,往后中国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会逐步降低,这方面是确定的。

仅管中国在未来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会降低,但中国仍然是能源消耗大国,因而中国对全球能源价格的话语权不会降低,反而会增高。

全球能源需求难以增长,而中国又是全球最大能源进口国,话语权当然会增高,在定价权方面也会提高。

因此,中国没有必要在能源价格合约上“委屈”,尤其是长天期的大单子。

现在是中国展现“实力”的时候。

5 中俄两国庞大合作机会

必须要说明的是,中俄两国的合作不仅仅是在能源和资源矿物上。过去,俄罗斯总是埋怨说,中国仅仅对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和矿物方面有兴趣,俄罗斯希望中国对俄罗斯有更广泛的投资。

这方面俄罗斯说得对极了。例如,如果俄罗斯能够在产业投资上对中国做出更大的开放,而不是防着中国,中俄两国会有更多合作的机会。

并且,这方面的投资金额只会更大,例如远东地区的开发。如果俄罗斯愿意对中国开放更多在远东地区的投资和产业合作,中俄两国在此地区的发展将大有可为。

最近,俄罗斯和中国在图们江出海口的合作,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双方循序渐进,从图们江出海口,再往北、往西逐步发展,如此,中方的投资才会有保障。

投资是双向的,不是单方面的,必须是双方都有兴趣的领域。如果俄罗斯还是对中国处处防范,中国企业对俄罗斯投资的兴趣就难以打开。

过去,中国企业、厂商在俄罗斯的投资也不是没有被坑过,那都是教训。俄罗斯需要在中国商家有兴趣的领域开放投资,而且是大块、大面积的开放投资,不是每次只开放一点。

此外,俄罗斯需要保障中国的投资。如此,两国在经贸上的合作才能够长久,才能够真正互利。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

0 阅读:4

杨风说华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