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一个师几百人,八路军一个师几十万人,都是为了隐藏实力

历史轮 2024-06-11 07:52:22

军队的人数越多,肯定对敌人的威慑越大,因此,统兵的人一般都喜欢夸大。

曹操赤壁之战之前,他在威胁江东孙权的书信中称:“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其实,曹操的所有兵马加起来也就20来万人,真正最后到赤壁作战的也就15万人左右。

但“兵者,诡道也”,打仗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

很多时候,军队的编制人数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它会根据战争情况的变化而变动。

有时候需要把兵力虚张夸大,但有时候又需要把兵力尽量说少,从而通过数字迷惑或者麻痹敌人。我军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我军部队的编制人数,通常让敌人云里雾里,压根摸不准。

一、红军时期一个师几百人,是为了迷惑敌人

红军时期,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虽然都是方面军,但红一方面军巅峰时期有10万人之多,人数少的红二方面军只有2万人,但大家都是平级的,都是主力方面军。

红军下面设有各个军团、军、师、团等编制,为了壮大声势,迷惑敌人,有时候成立一个军,其实只有百十来人而已,比如黄麻起义后组建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实际只有72人。

如果一个军百十来人的情况较少,那么一个师几百人的情况则非常多了。红军采用了“三三制”军队编制,很多师的兵力较少,最多只有1000至3000人,有的时候就几百个人。

甚至长征之后,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从出发时期的8万6000人,到达陕北,减员到7000人,但一直保持原有建制,可想而知,那个时候一个师多少人。

我们使用高级的军队编制,但人数比较少,主要原因还是我军那时候实力弱小,这么做可以迷惑敌人。大家想一想,军事电报里面如果说:“现命令我红军动用10个师围剿敌军一个师。”不明所以的敌人,估计吓坏了,其实这个10个师实际兵力,或者只有1个师而已。

二,八路军时期一个师几十万人,是为了麻痹敌人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边谈判,我党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国共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红军改编为三个师,下辖的三个师番号为115师、120师和129师,每个师下辖两个旅,每个旅下辖两个团。当时的三个师编制一共45000人,分别是总部机关和直属部队3000人,所辖3个师的编制均为14000人左右,也就是说,一个师定编是10000来人。

但没有编制,我们自己给自己安排编制,无数个李云龙一样的独立团慢慢地如雨后春笋一样发展壮大,以115师为例,后来通过大规模的组建,115师1万来人编制的兵力成长为二十多万人,虽然115师还只是一个师的称号,但实际上,115师已经完全拥有了一个集团军的兵力。

孙子兵法说:“能而示之以不能,用而示之以不用。”即使八路军时期非常强大了,但我们还是隐藏了实力,麻痹敌人。

《亮剑》中李云龙一个团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国军楚云飞就纳闷:可那附近只有一个团的兵力呀,怎么攻打平安县城呢?其实,李云龙这个时候一个独立团,再算上地方武装,全团总兵力已经超过一万人,并且装备全部都换了一茬,轻重机枪、迫击炮应有尽有,甚至连意大利炮都装备上了。副团长说:“团长,你都快当师长了。”这句话是大实话,李云龙也确实有实力打一打平安县城。

总的来说,在复杂的军事斗争中,确实我们应该仔细读读孙子兵法:“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一切的动作都是围绕打赢战争而进行,一个师多少人,这个数字让敌人摸不透,也能产生神奇的效果。

8 阅读:2109
评论列表
  • 2024-06-15 18:36

    早期的部队编制人数少,可能一个团就下辖几个连而已,六七百人的团很正常[呲牙笑][呲牙笑]

历史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