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动汽车后,为何欧盟又对我国医疗设备发起调查?

希瑞归莱 2024-04-18 03:26:33

当前,中国和欧盟的贸易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去年以来,欧盟就电动汽车、清洁能源技术和风电场等领域的不公平竞争问题,已经向中国提出抗议并开展审查,同时也提出了外资企业在中国国内遭受的诸多不公平待遇等问题。然而,欧盟表示,中国并未就这些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改善。

最近,据彭博社4月15日报道,继电动汽车之后,欧盟将准备对中国的医疗器械采购展开调查,原因是欧洲认为中国对本国供应商提供了不公正的政策支持。而这项新调查更大的背景是,欧盟认为中国对关键制造业提供大量政府补贴,从而形成不公平竞争,以及在当前的欧洲经济安全战略下,欧盟目前正在推进更加严苛的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政策。

据知情人士透露,欧盟可能最早于本周宣布正式启动对中国医疗器械供应商开展调查。在欧盟相关机构与中国开展谈判之前,这项调查将侧重于先从企业和成员国收集相关信息。

彭博社发布该消息后,西门子Healthineers和飞利浦的股价分别上涨1.2%和2.1%。

据报道,欧盟这次调查是“国际采购文书(International Procurement Instrument ,IPI)”在中欧贸易摩擦的首次落地实施。

所谓国际采购文书(IPI),是一项于2022年8月生效欧盟法规。它其实是一项限制非成员第三国进入欧盟内部市场的贸易工具,因为这些第三国也同样采取了对欧盟经营商进行市场限制措施。

根据欧洲获得的信息,中国医疗器械领域对欧洲企业的不公平竞争,包括鼓励国内医院更多使用中国国产医疗设备。例如,过去两三年里,包括安徽省在内的一些省份采取了措施,促进医院更多采购本土医疗设备。

报道称,如果欧盟的这项调查能够证明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这些问题的确存在,那么欧盟将采取措施限制中国企业参与欧盟市场的公开招标。

根据IPI的规定,这些限制性措施,还可能意味着中国企业投标人的分数下调,甚至完全排除非欧盟成员国的投标人。

此外,进入IPI限制名单的中国企业所获得的分包合同金额也将受到限制,或者需要缴纳更多费用。

欧盟认为,中国采取的非市场竞争策略,以及对外资医疗企业采取不公平竞争的背景,主要是“中国制造”的战略目标。根据“中国制造”的战略目标,到2025年“核心医疗器械组件”中国本土企业生产目标将实现85%的市场份额,其中高端设备的市场份额目标是70%。

为了达到该目标,中国一直在推动扭曲市场的措施。例如,对进口医疗产品的歧视性政策,以及对外资企业提出更加严苛的要求,包括外资企业需要对中国企业有投资或技术转让义务。

此外,中国还加大了对医疗器械设备的出口。据欧盟的一份数据,2019年中国在医疗设备商品还存在13亿欧元的贸易逆差,但一年后的2020年则变成了52亿欧元的贸易顺差,当然期间也有全球疫情爆发的特殊因素。

图:今年以来,欧洲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疫情前水平

近年来,中国国内医疗设备市场确实发生了高速增长。据专注于中国的研究机构Merics的数据,2022年中国医疗技术市场的估值为1350亿欧元,约合1450亿美元。

知情人士表示,过去一年内,欧洲和中国对此问题的谈判几乎没有进展。在中国的市场扭曲问题日益严重、对外国公司的歧视更加频繁的情况下,欧盟必须做出反应。

目前,这个行业内有不少外资巨头活跃于中国市场,包括欧洲制造商德国西门子医疗、荷兰飞利浦医疗、瑞士罗氏、法国依视路和德国费森尤斯等。

德国最重要的在华企业之一西门子表达过类似的情况。有报道称,在2023年11月,西门子医疗首席财务官Jochen Schmitz在出席杰富瑞2023年伦敦医疗保健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表示,中国政府2023年7月发起的医疗反腐使得医疗设备需求几乎冻结,西门子医疗在2023年第三季度的收入受到打击。

上周末,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周末抵达中国,对中国存在违背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情况提出警告,这点与之前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一周前表达的信息保持一致。

图:4月15日德国总理舒尔茨在中国上海

资料来源:

1、Bloomberg, April 16, 2024, EU Set to Launch China Probe on Medical Device Procurement

2、MedTrend医趋势,2024年4月16日,《突发!欧盟拟展开调查,或限制中国械企参加招投标》

0 阅读:0

希瑞归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